迴翔

迴翔,盤鏇飛翔。 漢 王褒 《九懷·昭世》:“世溷兮冥昏,違君兮歸真,乘龍兮偃蹇,高迴翔兮上臻。”

拼音:

huíxiáng

迴翔的含義

(1).盤鏇飛翔。漢王褒《九懷·昭世》:“世溷兮冥昏,違君兮歸真,乘龍兮偃蹇,高迴翔兮上臻。”晉傅玄《秋蘭篇》詩:“雙魚自踴躍,兩鳥時迴翔。”《南齊書·祥瑞志》:“十一月,虜國民齊祥歸入靈丘關,聞殷然有聲,仰視之,見山側有紫氣如雲,眾鳥迴翔其間。”唐孟浩然《自潯陽泛舟經明海》詩:“遙憐上林雁,冰泮也迴翔。”
(2).徘徊;流連。宋蘇軾《奉和凝祥池》詩:“鳴鑾自容與,立馬久迴翔。”元范梈《翰林楊仲弘詩集序》:“皇慶初,仲宏與余同為史官,會時有纂述事,每同舍下直,已而猶相與迴翔留署,或至見月,月盡繼燭。”
(3).往返,往復。宋曾鞏《侍中制》:“某行蹈中和,學通古今,從容應物,有適用之材,慷慨立朝,多據經之論,比迴翔於禁闥,遂更踐於樞庭。”明李東陽《送都御使陳公之南京詩序》:“公(陳德政)舉天順甲申進士,自吏部而南,專領刑獄,迴翔郎署間久。”清錢謙益《太常寺少卿鄭三俊授中憲大夫》:“﹝鄭三俊﹞性資恢傑,風操端莊,初以循良,進於留署,迴翔守郡,敭歷憲司。”
(4).悠閒自適貌。漢王粲《雜詩》之一:“迴翔游廣囿,逍遙波水間。”清王先謙《朱梅崖溪音序》:“筠園方壯時,以詩名天下,嘗游太學……顧以不得志,困而歸,年幾五十,迴翔谿上,其誠有所樂耶?”
--------------------------------------------------------------------------------

亦作“廻翔”

1.盤鏇飛翔;迴旋。《楚辭·九歌·大司命》:“君迴翔兮以下,踰空桑兮從女。”南朝梁沉約《詠湖中雁》:“白水滿春塘,旅鴈每廻翔。”清蒲松齡《蝗賦》:“或軒翥而競去,或迴翔而頓止。”茅盾《子夜》一:“從屋子裡散射出來的無線電音樂在空中迴翔。”
(2).指盤鏇而行。明湯顯祖《游羅浮山賦》序:“從數羽衣人芟藴而上,鳥道三十餘里,迴翔眩視,草樹飛走,光氣有異,非所經識,意謂靈境。”清戴名世《書許翁事》:“嘗與余登高山,馳馬直騰,迴翔上下,趫健如少壯。”清蒲松齡《南山壽畢年伯母》詩:“八袠康強尚如昔,弛杖迴翔步高甬。”
(3).水回流。《文選·枚乘<七發>》:“迴翔青篾,銜枚檀桓。”李善註:“迴翔,水復流也。”
(4).迴轉;返回。三國魏阮籍《詠懷》之七九:“一去崑崙西,何時復迴翔。”
(5).逗留;徘徊。《太平廣記》卷三六九引唐牛僧孺《玄怪錄·岑順》:“軍師進曰:‘天馬斜飛度三止,上將橫行係四方;輜車直入無迴翔,六甲次第不乖行。’”唐無名氏《白蛇記》:“二女奴曰:‘娘子住此之東,今先去矣,郎君且此迴翔,某即出奉迎耳。’”明徐渭《又啟諸南明侍郎》:“憐惜之心,或奪於顧忌;扶持之力,遂阻於迴翔。”
(6).指任職或施展才幹。宋王讜《唐語林·政事上》:“西川是宰相迴翔地。”清歸莊《左柱國光祿大夫路文貞公行狀》:“已而里居,久之,復迴翔清署。”李大釗《我的馬克思主義觀》:“從前的社會組織,不能供他迴翔。”
(7).反覆。清戴名世《與何屺瞻書》:“余讀之,廻翔往復,不能釋去。”清李慈銘《越縵堂讀書記·援鶉堂筆記》:“見壁間懸有歸有光文,今之歐陽子也,迴翔雒誦,不能捨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