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其一
飛鳥遺蹟,蟬蛻亡殼。
騰蛇(1)棄鱗,神龍喪角。
至人(2)能變,達士(3)拔俗(4)。
乘雲無轡(5),聘風無足。
垂露成幃(6),張霄(7)成幄(6)。
沆瀣(8)當餐,九陽代燭。
恆星艷珠,朝霞潤玉。
六合之內,至心所欲。
人事可遺(9),何為侷促(10)。
其二
大道雖(11)遺,見幾者寡。
任(12)意(13)無非(14),適(15)物無可(16)。
古來繞繞(17),委曲(18)如瑣(19)。
百慮(20)何為,至要(21)在我(22)。
寄愁天上,埋憂地下。
叛散《五經》(23),滅棄《風》《雅》(24)。
百家(25)雜碎,請用從火。
抗志(26)山西,游心(27)海左。
元氣為舟,微風為舵。
敖翔大清(28),縱意容冶(29)。
注釋譯文
(1)騰蛇:是一種會架霧的蛇,是一種仙獸,一名“螣蛇”,也叫飛蛇。《山海經·中山經》:“﹝ 柴桑之山 ﹞多白蛇、飛蛇。” 郭璞註:“即螣蛇,乘霧而飛者。” 《荀子·勸學》:“螣蛇無足而飛”。《爾雅·釋魚》:“螣,螣蛇”。郭璞註:“龍類也,能興雲霧而游其中”。
(2)至人:道家指超凡脫俗,達到無我境界的人;思想或道德修養最高超的人。《莊子·逍遙遊》 :“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
(3)達士:心胸豁達的人。《呂氏春秋·知分》:“達士者,達乎死生之分。”
(4)拔俗:超脫凡俗,不庸俗。
(5)轡:駕馭牲口的嚼子和韁繩。
(6)幃、幄:帳幕。
(7)霄:雲霄。
(8)沆瀣:夜間的水汽,露水。《楚辭·遠遊》:“餐六氣而飲沆瀣兮,漱正陽而含朝霞。”
(9)遺:捨棄。《論語·泰伯》:故舊不遺。
(10)侷促:形容受束縛而不得舒展。
(11)雖:縱然。
(12)任:由著,聽憑。陸游《卜運算元·詠梅》: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
(13)意:意志,願望。《管子·君臣下》:明君在上,便僻不能食其意。
(14)非:不對,過失。《淮南子·脩務》:立是廢非。
(15)適:適從。
(16)可:能夠。
(17)繞:糾纏。
(18)委、曲:曲折,彎轉。
(19)瑣:鏤玉為連環叫瑣,後以金屬為之,作“鎖”。
(20)慮:思慮,謀劃。《荀子·禮論》:禮之中焉,能思索謂之能慮。
(21)要:重要,重大。
(22)我:自稱,自己。《孟子·盡心上》:萬物皆備於我矣。
(23)《五經》:五部儒家經典,即《詩》《書》《易》《禮》《春秋》。其稱始於漢武帝建元五年。其中《禮》,漢時指《儀禮》,後世指《禮記》;《春秋》,後世並《左傳》而言。漢班固《白虎通·五經》:“五經何謂?謂《易》、《尚書》、《詩》、《禮》、《春秋》也。”《新唐書·百官志三》:“《周易》、《尚書》、《毛詩》、《左氏春秋》、《禮記》為五經。”
(24)《風》《雅》:指《詩經》中的《國風》和《大雅》、《小雅》。亦用以指代《詩經》。
(25)百家:原指先秦時期各種思想的各個派別,後用來對先秦至漢初各種流派的總稱。
(26)抗志:高尚其志。《六韜·上賢》:“士有抗志高節以為氣勢,外交諸侯,不重其主者,傷王之威。”
(27)游心:浮想騁思。嵇康《贈兄秀才入軍》:“目送歸鴻,手揮五弦,俯仰自得,游心泰玄。”
(28)大:通“太”。 太清:指天空。《楚辭·九嘆·遠遊》:“譬若王僑之乘雲兮,載亦霄而凌太清。”
(29)容冶:謂遊樂。
作品鑑賞
《述志詩》兩首是詩人對自己人生態度的一種宣言。
在《述志詩》第一首中,詩人先用自然界中的四種靈異現象對比:飛鳥逝去,會在地上留下足跡;蟬從幼蛹變化出來,遺棄外殼;騰蛇死去,去下它的鱗皮;神龍最後喪失它的犄角,不再是龍。詩人由此展開他對人生哲學意義的思考:物尚如此,作為萬物之靈的人更應有變化的神異本領。他認為修養極高的“志士達人”能變化,能超群拔俗。其特異之處是:乘雲不必用轡頭,駕風飛行不必用腳。以天上的赤氣作他的帷幄賬幕,以夜半霧氣作為飲食,太陽作為蠟燭,恆星作為明亮的珠子,朝霞當作溫潤的美玉。上下四方之內可以隨心所欲來往,這是多么自由自在?人世間各種紛擾之事完全不用放在心上,為什麼要把自己的一生限制在狹小的世俗侷促範圍內?
這是詩人對人生的個人價值的一種全新角度的思考,他立圖擺脫污濁塵世的束縛,在理想的天國中遨遊,以此來對抗、傲視黑暗的現實。
近兩千年來,儒家思想對人們思想的束縛極大,把豐富多彩的個性與幻想消融於對制度的馴順服從中,傳統的、一種模式的單相思維也牢牢地禁錮著國人的頭腦。仲長統的這種異端思想在上述的兩個方面都大膽地提出獨特的見解。如同電光石火般划過黑、寂的夜空,十分珍貴。
當然,詩人的思想,從根本上講還是道家的“出世”思想,“出世”本身就是對污濁黑暗的現實人生的一種批判、否定、不滿和對抗。
在《述志詩》第二首中,詩人一開始就寫出自己“志”產生的時代根源,說明這個“志”並不怪誕,而是客觀現實下合乎情理的必然產物。詩人說“大道雖遺,見幾者寡。”這是詩人對東漢末年危機四伏、社會動亂將愈演愈烈的精確的預言。當時東漢王朝趨於瓦解,禮崩樂壞,儒家思想的統治也自然失去了威嚴,統治階級內部殺伐頻仍,軍閥四處割據,亂世人生觀盛行,所以產生《古詩十九首》那種“生命短促,節序如流”的感傷,“人生無常,及時行樂”的苟安,都是社會大動亂的一種曲折反映。
在這種社會大動亂中,詩人正面提出:按照自己的秉性行事沒有什麼不對,而遷就適應外界就辦不到。古今變化錯綜複雜曲折相連有如鎖鏈,所以思慮再周全去適應也是沒有用的。最關鍵的是要自己拿定主意,立定腳跟。
面對這種現實,詩人主張:寄愁天上,埋憂地下,叛散儒家五經,歸隱山林,以此保持自己的高尚志氣和心意愉快。用構成天地萬物的元氣作船,用微風作舵,在天空中遨遊飛翔,縱意於容貌艷麗,保持身體健康。
這種主張體現了對人生的熱愛與生命的珍視。既無力改變現實,也不願葬身於黑暗現實的混亂現實的混亂廝殺中,這是在社會動亂中力圖掌握自己命運的一種自我意識的覺醒和抗爭。老莊的“出世”思想不如儒家的“入世”思想積極,但歷代進步文人在政治黑暗時期都拒絕同流合污,不肯與統治階級合作,陶淵明如此,李白也如此。
《後漢書》記載仲長統:“後參丞相曹操軍事。每論說古今及時俗行事,恆發憤嘆息。”《述志詩》是對黑暗現實的一種絕望的憤激,也可以從中體會到詩人熱愛人生,珍惜生命價值的,對世事有深刻的觀察與熱烈的愛憎。
在藝術上,《述志詩》是完美的四言詩,氣勢雄偉,富於浪漫主義的奇特想像,從語言到形象充滿瑰麗雄壯的陽剛之美與痛快淋漓的風格。“寄愁天上,埋憂地下”氣魄雄偉,對仗工整,歷來為人傳頌。
作者簡介
仲長統(179年-220年),字公理,山陽郡高平縣(今山東省微山縣)人。東漢末年哲學家、政論家。仲長統從小聰穎好學,博覽群書,長於文辭。少年時敏思好學,博覽群書。20餘歲時,便遊學青、徐、並、冀州之間。仲長統才華過人,但性卓異、豪爽,灑脫不拘,敢直言,不矜小節,默語無常,時人稱為狂生。凡州郡召他為官,都稱疾不就。到漢獻帝時,尚書令荀彧聞其名聲,舉薦他為尚書郎,之後,曾參與丞相曹操的軍事,但沒有得到曹操的重用,不久便又回到尚書郎的位置。代表作有《昌言》、《述志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