迤薩馬幫

迤薩馬幫

迤薩馬幫,是清代以來活躍在雲南境內,並通往東南亞的馬幫路,這樣勤勞、智慧的人們打通了滇南第一條通往東南亞的第一條馬幫之路,馱出了滇南旅居國外的第一代華僑,並創造了獨特的集中西建築文化,馬幫文化為一體的迤薩古鎮。

歷史背景

迤薩馬幫
迤薩馬幫
迤薩鎮位於雲南省紅河州西南部的紅河南岸,紅河縣境北
迤薩馬幫
[1]部的迤薩乾梁子上。周圍無田,只有少數依靠雨水澆灌的乾山地。明代以前主要居民是彝族(卜拉),明朝洪武年間,鄰近區域正式分封土司世襲制度。迤薩屬臨安府(今建水縣)管轄,漢族人口逐步遷入,清代屬元江直隸州。特別是清乾隆年間,迤薩開採銅礦,土法煉銅約六十餘年,漢族人口猛增,已成為迤薩的主要居民。此時,馬幫運輸業、商業、手工業、建材建築業應運而生,市場經濟活躍。在嘉慶中期,銅礦停辦,迤薩社會經濟逐步衰退,部份漢族遷往土司地區謀生,人口有所減少。延至道光十六年(1836年)臨安老板車鴻來迤薩重建銅礦,取名“鴻發銅廠”,從採礦到冶煉,工藝比以往先進,煉出之銅可製作銅鍋、銅盆、銅壺等用具,迤薩社會經濟好轉,居民增加到300餘戶,近2000人,持續約十餘年,銅廠又停辦。
發展歷程
首闖天涯
由於迤薩地區缺田少地,特別是新遷來的漢族無田無地,生活極端
迤薩
困難。迫於生計,迤薩一批有膽識的青壯年解放思想,敢想敢幹,他們相互邀約、結夥,趕著騾馬離開迤薩到外地謀生。第一批馬幫於清朝鹹豐三年(1853年)從迤薩出發,經過紅河縣的窩伙垤、浪施、阿扒村、魯珠壩,綠春縣的鹿角箐、撒馬大水溝、半坡寨、攀枝花、李仙江渡口,江城縣的李仙江坡頭、大路邊,到達猛野井,行程12天。有的參加開採鹽礦;有的趕著騾馬馱運鹽巴到國內邊境地區的江城、易武、猛臘以及金平縣的者米、茨通壩一帶銷售,同時購買當地的山貨、藥材,馱回迤薩、建水賣給內地商人。開創了迤薩馬幫出外創業的歷史。
至鹹豐中期(約1865年),一方面迤薩馬幫探明了邊境地區人民對日用百貨和鐵制用品的需求情況,經營日用百貨獲利較厚;另一方面由於猛野鹽井氣候炎熱,瘴氣嚴重,當地缺醫少藥,人們致病死亡的較多。因而迤薩馬幫放棄鹽礦,改為從建水、通海購買日用百貨、土布、鐵制用品、小成藥等馱運到邊境地區銷售。還有一部分馬幫因缺乏資本,轉為幫石屏縣的老闆到易武去馱運茶葉、棉花到石屏縣,專營馬幫運輸業。但運費低,基本只夠人、馬開支,無錢養家餬口,生活十分貧苦。
延至清光緒九年(1883年),迤薩馬幫中的王科甲、李繼先、李體國等人互相邀約,他們趕著騾馬,帶上彎刀、斧頭,逢山開路,遇水過河,冒著生命危險,披荊斬棘,鑽叢林、爬陡岸,風雨無阻,夜宿荒野,團結互助,與毒蛇猛獸斗,繞過兵匪走。從迤薩出發,經紅河縣的瓦渣(今甲寅鄉)、哈普,綠春縣的上六村下六村、三猛、略卡、坪河,進入越南的都魯、傣族寨、勐底、勐蚌,到達萊州,途行13天。他們將馱去的日用百貨、小成藥、花邊絲線等出售後,購買當地生產的棉花,馱回迤薩賣給婦女紡線織布。成為迤薩地區第一批走出國門,跨國經商的馬幫。之後,大羊街、浪堤的馬幫,也馱運茶葉、百貨到萊州銷售,購買棉花或土特產品馱回國內銷售。
走出國門
光緒末年(約1907年)迤薩人孫重、周紹、潘永等相約,參照走萊州的辦法,趕著騾馬從迤薩出發,經綠春縣到江城縣的猛野井,進一步深入,經整董、漫湯,到勐臘縣的會瓦、象莊田、曼豐、曼晏、勐伴、勐臘、尚得、尚勇、邊關、董棕堡,走出國門進入寮國的曼東、黃土、富埃山、甘地、龍開、渡過南烏江,再經爬廳、爬都、得莫魯,到達郎勃拉幫,途行36天,成為迤薩第一批進入寮國經商的馬幫。他們馱運日用百貨、土布、鞋帽、絲線、小成藥等到朗勃拉幫周圍的阿卡、苗、瑤等少數民族地區,以物易物,換回當地的象牙、鹿茸、虎骨、熊膽、麝香等山貨藥材,運回國內銷售,獲利頗豐。
清代宣統末年(1911年),在迤薩武舉(光緒乙亥年〈1875〉赴省城應試中武舉)冉師孔(又名冉學泗)的倡議和率領下,與安幫的邵恆泰等一齊走通了從迤薩經郎勃拉幫,再深入進蘇尾、臘博、臘紅,到達川壙的商路,途行41天。川壙的生意比郎勃拉幫更好做,獲利更加豐厚。從此,迤薩馬幫多數轉走川壙。其中邵恆泰就在川壙定居,坐地經商,成為迤薩第一代定居異國經商的華僑。

歷史意義

迤薩
迤薩
從清代鹹豐初期至宣統末年,近60年間,是迤薩馬幫形成和發展的初期階段,進入1912年後,隨著薩薩“下壩子”、“走煙幫”的興起,迤薩馬幫進入了一個鼎盛時期,除走通越南、寮國外,又先後走通了緬甸、泰國,定居異國的華僑也逐步增加,在舊時交通發展落後的時期,迤薩馬幫為商品流通,為文化交流做出了貢獻,並帶動了經濟發展,由他們創建的迤薩古城成為當時的富足之地,也就滌盪出了齊心協力闖邊關、披荊斬棘鑄輝煌的“馬幫精神”。[2]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