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六村

上六村隸屬雲南省麗江市永勝縣濤源鄉,有鄉村人口3440人,全村國土面積60平方公里,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畜牧業為主。

基本信息

村情概況

上六村隸屬雲南省麗江市永勝縣濤源鄉,地處濤源鄉西南方,距鄉政府所在地30公里,到鄉政府道路為土路路,交通方便,距縣城106公里。東鄰金江村委會,南鄰片角鄉,西鄰鶴慶縣,北鄰沿江村委會。轄茅坪上下、官莊、熱水塘等10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844戶,有鄉村人口3440人,其中農業人口3260人,勞動力1639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575人。全村國土面積60平方公里,海拔1250米,年平均氣溫23 ℃,年降水量606毫米,適合種植甘蔗、水稻、雜糧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11811畝,人均耕地3.62畝,林地35750 畝。2006年全村經濟總收入80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687元。該村省級文明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畜牧業為主。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1811 畝(其中:田1490 畝,地 10321 畝),人均耕地 3.62 畝,主要種植 甘蔗、水稻、雜糧 等作物;擁有林地 35750 畝,其中經濟林果地320 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1 畝,主要種植 龍眼、柑橘 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 0 畝,其中養殖面積 0 畝;草地 18680 畝;荒山荒地 20215 畝,其他面積 3544 畝。

基礎設施

截止2006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電、路、電視、電話,無路燈。全村有243 戶通自來水,有 289戶飲用井水,有 0 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0%)。有702 戶通電,有 663 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 663 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83 %、79 %和79 %);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 534 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 534 戶(分別占總數的 63 %和 63 %)。
該村到鄉道路為 彈石路;進村道路為 彈石 路面;村內主幹道均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 0.00 公里,距離集貿市場0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30 輛,拖拉機 80 輛,機車325 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 985.66 畝,有效灌溉率為8.4%,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 985.66 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 1.16 畝。
到2006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505 戶;裝有太陽能農戶 182 戶;建有小水窖 0 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505戶。全村有 10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9個自然村已通電;有10個自然村已通路;有9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10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0個自然村已通路燈。有0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 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 0 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 98 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 154 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 0 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 809 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 676 萬元,占總收入的84%;畜牧業收入 89 萬元,占總收入的11%(其中,年內出欄肉豬 1246 頭,肉牛 45 頭,肉羊 914 頭);漁業收入 1 萬元,占總收入的0.1%;林業收入 4 萬元,占總收入的0.5%;第二、三產業收入 38 萬元,占總收入的 4.7%;工資性收入 17 萬元,占總收入的 2.1%。農民人均純收入 1687 元,農民收入以 種植業、畜牧業 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7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41人(占勞動力的2.5%),在省內務工41人,到省外務工0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養殖業,主要銷售往縣內。2006年 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 661 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82%。該村目前正在發展 特色水果 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甘蔗產業。擁有企業 0 個,其中縣級龍頭企業 0個;專業合作組織 0 個,其中,已登記註冊 0 個;參加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人數 0人 。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 844 戶,共鄉村人口 3440 人,其中男性 1858 人,女性 1582 人。其中農業人口 3260 人,勞動力 1639 人。該村以漢族、傈僳族族為主(是漢族、傈僳族族混居地),其中漢族2970人, 傈僳族480人,其他民族0人。到2006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 0 人,占人口總數的0%;參加農村合作醫療 2810 人,參合率 86 %;享受低保 47 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鎮)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 240 平方米,有鄉村醫生 10 人,該村距離鄉(鎮)衛生院 10 公里。該村建有公廁0 個,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場地 0 個,建有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 個,人畜混居的農戶 0 戶,占農戶總數的0 %。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 5 所,校舍建築面積 2211 平方米,擁有教師 13 人,在校學生 人,距離 鎮中學10 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446 人,其中小學生292 人,中學生154 人。
全村建有文化活動室0 個、圖書室 0 個、業餘文娛宣傳隊 0 個,極大的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 年被 評為 等等。

基層組織

該村建有黨支部 1 個,下設 8 個黨小組,共有黨員62 人,少數民族黨員 12 人,其中男黨員58人、女黨員4人。該村黨支部2006 年被評為先進單位等。
村委會由 支書、主任、副書記、副主任等組成,下設 10 等個村民小組。
該村建有團支部 1 個,共有團員 0 人。民兵連1個,治保會1個,調委會1個,婦聯1個,計生宣傳員1人。

人文地理

該行政村隸屬永勝縣濤源鄉,地處濤源鄉西南方,距鄉政府所在地30公里,到鄉政府道路為土路路,交通方便,距縣城106公里。東鄰金江村委會,南鄰片角鄉,西鄰鶴慶縣,北鄰沿江村委會。
上六觀音廟位於上六小官莊,距村委2公里。香火旺盛,全國各地各界人士光臨頻繁,寺廟主持韋繼香榮獲"愛我中華--中華百業傑出人物"稱號,並赴北京交流。韋繼香,女,上六小官莊人,現齡56歲,信奉佛教,內設會計、出納進行經濟管理人員,制定有帳務廟務管理制度及廟規,宣揚高尚、先進的佛教思想,因佛教思想造詣深厚而出名。同時熱心社會公益事業,對修建學校、建築大橋、改造街道等方面給予經濟支助,深得民眾好評。

新農村建設

2006年以來,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各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實施方案,積極組織、開展新農村建設的項目、規劃,總投資30萬元。內容包括生產發展、村容村貌整治、農民增收、鄉風文明、民主管理等方面。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
1、農業產業化,規模化經營體系沿未建立,農業結構調整幅度不大;
2、農村基礎設施薄弱,休閒、娛樂系公共設施缺乏,人居環境還有待改善;
3、 生產渠道單一,經濟來源於農業,農民增收渠道單一。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
1、改變以糧食種植為主的傳統農業發展思路,提高農業產業水平,發揮產業化經營在新農村建設中的推動作用;
2、加強教育基礎設施建設,提高民眾的文明素質;
3、培育勞務經濟,增加非農產業收入;
4、加大培育優勢產業的力度,規模化發展甘蔗產業,儘快形成區域性主導產業和支柱產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