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鳳村
迎鳳村,是中國的一個地名,位於四川省成都,這裡環境優美,綠化建設突出。
基本信息
迎鳳村
迎鳳村位於四川省成都平原腹地,具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成灌高速、溫彭快速通道、縣道郫花公路貫穿全境,具有方便快捷的交通優勢;走馬河、清水河夾域而過,土肥水豐,環境優美,具有上風上水的生態優勢;迎鳳村過去是個只從事傳統農業生產的無名小村,改革開放以來,大膽探索,大力發展花卉產業,被中外人士譽為“鮮花盛開的村莊”、“沒有圍牆的大型農民公園”。農戶利用自家川派盆景、苗圃的優勢,吸引遊客前來吃農家飯、觀農家景、住農家屋、享農家樂、購農家物,成功地嫁接出了農家旅遊業,開創了中國農業旅遊的先河,成為全國鄉村旅遊的典範,獲得了“中國盆景之鄉”、“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的榮譽稱號。歸納起來,迎鳳村大致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一)自發調結構階段。即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至20世紀90年代初。上世紀80年代,村民逐漸從計畫經濟模式中解放出來,為增加收入解決溫飽問題,適應市場需要,自發調整農業結構,利用房前屋後閒置地塊和承包地種植花卉苗木,既增加了收入,也改善了村裡的生態環境。村民富裕後,開始整修庭院,更換家庭設施,在改善居家環境的同時,也為發展農家旅遊奠定了基礎。(二)引導搞旅遊階段。即20世紀90年代初至2000年。郫縣是古蜀國都城,歷史悠久,人傑地靈,作為揚雄故里的迎鳳村,具有發展旅遊業的突出優勢和良好條件。上世紀90年代初,成都市民逐漸富裕起來後,開始尋找休閒度假的好去處,休閒旅遊市場需求旺盛。在省市旅遊部門指導下,郫縣積極引導迎鳳村的花卉種植專業大戶率先接待遊客,帶動其他種植戶開展旅遊接待,由點到面,全面開展農家旅遊接待,最後全村形成了一個農家旅遊專業村。(三)合力建新村階段。即2000年以來至今。農民富裕、村集體經濟壯大後,適應形勢發展和市場需求,在縣、鎮政府統一規劃和指導下,縣、鎮形成新村建設合力。縣鎮投入一定資金,加強迎鳳村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改善社區條件,完善旅遊功能。縣上成立旅遊局,加強了對旅遊產業發展的指導和管理,農家樂經營戶的管理水平不斷提高。同時,積極加強社會事業發展、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設。迎鳳村在環境營造、產業發展、民主管理和精神文明建設上取得了新的突破,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邁出了可喜步伐。迎鳳村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村發展為現在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在發展過程中主要是做到了“三破”。(一)衝破傳統種糧模式,率先種花卉,掘到發展第一桶金。“別人種糧我種花,率先致富樂農家”。在上世紀80年代,全國大力發展糧食生產,解決農民溫飽問題的時候,迎鳳村黨支部在充分尊重農民意願的前提下,突出自身緊臨都市的優勢,面向成都大市場,引導農民積極發展花卉產業,形成“一戶一品,一品一景”的特色,成為遠近聞名的花卉種植專業村。正是依靠這一特色產業,幫助農民實現了增收致富,掘到了發展旅遊產業的第一桶金。村內成立了花木協會,幫助農民及時掌握市場信息,組織花木生產和銷售。“組織+協會”,幫助農民增收致富,目前農民依靠種植花卉的收入已占總收入的一半以上。(二)突破風景旅遊束縛,發展農家樂,拔得中國鄉村旅遊頭籌。“踏遍青山人未老,風景農家獨好”。在上世紀90年代,全國各地依託自然資源大力發展風景旅遊的時候,縣鎮政府卻瞄準成都休閒旅遊市場,引導迎鳳村獨闢蹊徑,充分利用種植花卉營造的良好環境,搞起了鄉村休閒旅遊,開創了“農家樂”這一旅遊新模式。聘請專業規劃設計單位,編制了迎鳳村改造建設總體規劃,體現“古蜀文化之鄉、川西民居風格”兩大特色,突出“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中國盆景之鄉和東方蘭花藝術”三大主題。按照“食、住、行、游、購、娛”六要素進行功能配套,飲食上突出農家特色、鄉村風味;環境營造突出綠化、美化;配套設施和住宿條件儘量與酒店接軌。並開展書畫、垂釣、棋藝、曲藝、座唱、騎馬、遊園和勞動體驗等各種活動,經營小盆景、迎鳳村豆腐乾、羅卜乾等旅遊商品。縣上制定了《農家樂星級評定標準》,在國內率先推行了農家樂星級評定。村內成立農家樂旅遊協會,制定了行業自律管理規範,實現優勢整合、資源共享,提高了農家旅遊的組織化程度。去年以來,在政府組織下,迎鳳村積極創建國家AAA級景區,促進了各農家樂基礎設施、服務質量、文化品位全面提檔升級。“政府+業主”,開創了農業旅遊新模式,並已在全國推廣。去年,郫縣在原有農家樂基礎上,選擇檔次較高、富有個性特色的鄉野莊園進行升級改版,在國內率先推行鄉村酒店星級評定,推出了首批11家鄉村酒店。這是對農業旅遊的發展,是鄉村旅遊走向與國際接軌的必然趨勢。(三)打破農村發展常規,建設新農村,開創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先河。“眾手澆灌幸福花,現代文明進農家”。2000年以來,地方黨政審時度勢,因勢利導,率先推動新農村建設。一方面,通過公推直選方式,把帶頭致富並能夠帶領農民致富的能人選拔到領導班子,充分發揮基層組織的作用,有效激發內部活力,調動村社和農戶的積極性,推動新農村建設。另一方面,建立多元投資機制,加強村內基礎設施建設和產業發展。同時,積極開展“文明家庭、五好家庭”評選等民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和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大力倡導現代文明新風,獲得“全國精神文明村”榮譽稱號。多年來,村內無刑事案件發生,基本形成“夜不閉戶”的安全和諧的社會秩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