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條
-
綦江農民版畫
綦江農民版畫源於明清年間的木板年畫,是一種先在木板上雕刻出圖畫,再拓印而成的純手工之作,作品構圖明快,色彩艷麗,大都取材於廣大農民民眾的生產生活實踐,具...
簡介 藝術特色 版畫發展 藝術成就 地理標誌 -
馬關壯族農民版畫
製衣的過程工序很多,很費工夫,所以忙不過來的時候,家裡的人就幫著畫花樣,久而久之,形成了男人畫花,女人繡花的風俗。 後來在文化館老師的輔導下,他們在木板...
歷史淵源 發展現狀 價值體現 -
20世紀中國版畫
20世紀中國版畫大事年表 1904年 上海文明書局採用彩色石印。 1911年 文美齋詩箋譜刊行。 1912年 中華民國成立,全國各地年畫作坊刻印反映這一...
-
版畫情緣
《版畫情緣》該書裝璜精美大氣,既有民間藝術的元素,又有都市時尚風格,版式設計新穎、美觀、大方,20幅精美的鋼筆畫插圖使該書更具有藝術氣息。據介紹,該小說...
-
版畫之鄉
月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版畫藝術之鄉”。 在全縣形成一個以版畫協會為“龍頭”,以版畫班為主體,以中小學生為基礎的版畫創作群體。 松谿縣把發展版畫事業,...
版畫之鄉—興寧市 版畫之鄉--建甌市 版畫之鄉--松溪 -
綦江版畫
重慶綦江版畫源於明清年間的木板年畫,它構圖明快,色彩艷麗,取材於廣大農民民眾的生產生活實踐,具有濃郁的民族民間風情和生活氣息,是中國傳統民間藝術的特色代表。
歷史沿革 起源 發展 -
高州版畫
高州版畫的發展 可見高州產生農民版畫是有一定歷史積澱的。 高州版畫展現出質樸感人,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
高州版畫的起源 高州版畫的發展 高州版畫的特點 -
常寧版畫
湖南衡陽的常寧版畫從上個世紀六十年代發展至今,已有50多年的歷史,培植了版畫作者300餘人,以教師、工人、農民為主,不少作品在各項比賽中獲獎並出國展出。...
常寧版畫介紹 常寧特點 藝術影響 -
樟樹版畫
版畫之鄉樟樹,有著悠久的文化傳統,地上地下留下了極為珍貴的版畫遺產,如築衛城新石器時代的陶片紋樣,商代吳城青銅器圖案,北宋閣皂山的畫像石和明清之際的樟樹...
版畫之鄉 新興版畫運動 六十年代 七十年代 樟樹版畫會 -
宜春版畫
袁州區新坊鄉素享“版畫之鄉”的美譽,其版畫製作水平聞名遐邇,農民版畫多次參加省市農民版畫展出,並多次榮獲省市農民版畫優秀作品獎。1991年2月4日,新坊...
基本信息 概述 歷史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