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教育

農業教育是以農業科學技術知識為教學內容的學校教育,以及與農業技術推廣有關的宣傳、示範活動和農民教育等,是傳授農業科學知識和農業生產技術的重要手段,從知識、技能和思想品德上培養一定社會所需要的農業科技、管理人員和農業勞動者的活動。一般指以農業科學技術知識為教學內容的學校教育;廣義上也包括與農業技術推廣有關的宣傳、示範活動和農民教育等。

發展歷程

起源

農業教育起源於農業生產勞動實踐,又反過來為發展農業生產服務。在現代,科學技術已成為農業生產力的重要因素。因此,農業教育的發展又受科學技術發展水平的制約,並對促使科學技術為農業勞動者和農業工作者所掌握,從而轉化成為現實的生產力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農業教育和農業科學研究、農業推廣三者密切結合、相互促進,已成為農業中智力投資的重要形式,推動農業生產發展的有效途徑。

發展

中國的農業教育可分以下幾個時期敘述。

古代農業教育

在原始社會,人們只能通過農業生產勞動實踐,將獲得的經驗互相交流、傳授。中國太古時代,所謂伏羲教民佃漁畜牧,神農教民耕作,嫘祖教民育蠶,后稷教民稼穡,羲和授民以時等傳說,就是反映了作物種植和畜禽飼養經驗的積累、集中和傳布,對於促進原始種植業和畜牧業發展的重要作用。從奴隸社會到封建社會的漫長歷史過程中,隨著生產力水平的提高和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分工的發展,逐漸出現了專管或兼管農業的官吏和機構。如商代置司徒,漢代置大司農,唐代於太僕寺置獸醫博士,宋代於太僕寺設官教閱象馬術,元代、明代設司農司、置勸農官等,其中有的農官除掌管農業生產外,也進行某些農業教育活動。但長時期來,由於以傳授儒家思想為主要內容、以培養封建官吏為主要目標的學校教育占了統治地位,輕視自然科學和專業技術知識,農業教育並未得到發展。農業生產技術知識主要仍靠勞動人民家傳世襲,代代相傳。鄉里老農豐富的實踐經驗,常被概括為農諺,以便記憶、傳授。但古代的民間私學在研究和傳播農業技術知識方面曾起了一定作用。許行是戰國時期農家的代表。此後,氾勝之、賈思勰、徐光啟等農學家的著作,實際上也是總結和傳播農業知識的重要工具。

近現代農業教育

中國近代農業教育始於清代末期。1897年,杭州知府林迪臣創設浙江蠶學館,為中國近代農業教育之濫觴。其後湖北、江蘇等省相繼設立農務、茶務、蠶桑等學堂。1902年,清廷頒布《欽定學堂章程》,將農業學堂作為實業學堂之一種列入正軌學制系統。以後,各省相繼設立高等、中等、初等農業學堂,不少師範學校和普通高等、中等學校也紛紛開設農科或農業課程,如南通民立師範學校農科(1906),京師大學堂農科(1910),清華學校的農業課程(1911)等。水產、茶業、獸醫等各類專業學校也陸續開辦。截止1909年,全國共有高等農業學堂5所,中等農業學堂31所,初等農業學堂59所,在校學生數分別為530人、3226人和2272人。其中高等學堂也培養農業師資。此外,還派學生出國留學,清末留學生中學農者約二三百人。

民國時期, 農業教育又有發展。除西北大學、金陵大學、嶺南大學和東南大學相繼設立農科或開設農業課程外,各種農業專科學校、農業職業學校、高級中學農科以及短期農業職業訓練班、講習所等開辦頗多,並湧現一批農業教育家,如鄭辟疆、過探先、鄒秉文、章之汶、王舜臣、辛樹幟等。其他由知識界、教育界人士創辦的農村教育實驗機構,有黃炎培的中華職業教育新農村改進實驗區、梁漱溟的鄒平鄉村建設學院、晏陽初的平民教育促進會定縣試驗區、俞慶棠和高踐四的無錫江蘇省立教育學院黃巷、惠北、北夏民眾教育實驗區等。陶行知創辦的曉莊試驗鄉村師範學校實踐“手腦並用”的教育思想對於培養既有文化知識、又有農業生產和農村建設技能的鄉村教育工作者起了積極作用。抗日戰爭時期後方的農業教育也有一定發展。到抗戰勝利後的1946~1947年,全國約有專科以上農業院校20所,農業專科38個,學生10179個;中等農業學校 273所,學生47732人。

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鬥爭過程中, 也開展了農業科學技術知識的普及工作。1924年在廣州舉辦的農民運動講習所即有農村教育等課程。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蘇維埃政府曾在瑞金建立農業學校,培養農業幹部,該校附設的農業試驗場和農產品展覽所,是向蘇區農民進行農業技術推廣的陣地。抗日戰爭時期,延安的自然科學院(後合併於延安大學)設有農學系,陝甘寧邊區有農業學校,蘇中鹽阜區有農紡專科學校,晉冀魯豫邊區有農業中學等。解放戰爭時期,長春東北大學所屬自然科學院設有農業專業,晉冀魯豫邊區北方大學(後與華北聯合大學合併為華北大學)設有農學院,解放戰爭後期成立了瀋陽農學院、哈爾濱農學院和一些農業專科學校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的農業教育

農業教育作為社會主義教育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任務是為實現農業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培養從高級農業科學技術專家到中、初級技術人員、管理人員以及受過良好技術訓練的農業勞動者。農業教育的實施,有高等農業教育、中等農業教育以及各種形式的成人農業教育等不同的層次。30餘年來的發展遠遠超過以往。

① 高等農業教育。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經過1952年的院系調整,原設在綜合性大學內的農學院和農業科、系,從原屬大學分出集中成為分布各地的單科性農學院。1979年後相繼確定北京農業大學、南京農業大學、華南農業大學、華中農業大學、西南農業大學、西北農業大學、瀋陽農業大學以及北京農業工程大學為全國重點農業大學。到1987年,全國共有高等農業院校67所,專業146個,專任教師26404人,本、專科學生115268人,研究生5017人。此外,還有各種農業進修班、短訓班、函授部、夜大學以及培養農業學校師資的農業教育專修科等 (均不包括林業、農業機械、水利等院校,下同)。科學研究也是高等農業院校的中心任務之一。自1978~1983年,獲得國家和省兩級科技獎的科研成果計496項。

② 中等農業教育。50年代以後中等農業學校領導體制進行過多次調整。現分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農林廳(局)直接領導、由農林廳(局)和地區雙重領導和由地區農委或農業局直接領導3類。1987年共有374所,專任教師19128人,學生132175人。80年代以來,圍繞為農業現代化培養中級專業技術人才和經營管理人才的任務,適應農村經濟發展的需要,增強了專業的針對性和應變可能性,並實行教學、試驗、示範和推廣相結合,通過校外教學基地,向農民傳授科學技術推廣先進經驗,開展科技培訓和諮詢服務。  ③ 成人農業教育。50年代以來,農業部門在職職工和農民業餘農業教育在培訓農業技術骨幹方面起了重要作用。1979年以後,農牧漁業部又進一步加強了對農業行政領導管理幹部、農業技術員以及對廣大農民和一般農業職工的培訓、教育。主要的形式有以縣以上主管農業的幹部為對象的農業幹部培訓班、農業管理幹部學院和農業幹部大專班,以培養達到中等農業技術水平為目標的農民職業技術學校和農業職業中學,以及以廣大農民為對象的中央農業廣播學校等。

特點

已開發國家

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農業教育可以美國、聯邦德國和日本為代表。

美國 農業教育的特點是以立法來推動農業教育,實行農業院校、農業試驗站和農業推廣服務三結合的制度,並建立許多有關的民眾性組織。有組織的農業教育開始於18世紀末。1862年,通過了贈地學院法案,規定用出售公地的收入作經費,每州至少建立一所開設農業和機械課程的州立學院,贈地學院即因此而得到迅速發展。1877年通過《哈奇法案》後,由農業部、州和州立大學農學院共同領導的農業試驗站逐漸發展成為農學院的一個組成部分。1914年通過的《史密斯-利弗法案》,則為農業技術推廣事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而推廣服務工作也由農業部和農學院共同領導,並以農學院為主。這樣,就從州到縣形成了農業教學、農業科學研究和農業推廣三者密切結合的完整體系,而州農學院則在這個體系中發揮中心作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許多州立農工學院都發展成為綜合性大學。此外,美國中等學校中的農業學科和農業職業教育等也有較快發展。20世紀初為適應農村青年需要而發展起來的各種民眾性團體和俱樂部如4H俱樂部(又稱四健會)和美國未來農民聯合會(簡稱 FFA)等,除進行農業推廣服務外,也有一定的農業教育作用。

聯邦德國 農業教育有3個層次:①普通農業職業學校。採用“二元制”,即學生學習期間一面在家庭農場接受農業師傅的指導,學習實際操作技能;一面在校學習理論,學制3年。學生畢業時,經國家考試合格,方可取得農民資格。②農業專科學校。主要以取得農業職業學校畢業證書的農民或農業職業學校畢業生為對象,再經一定年限的學習,經國家考試合格,取得農業師傅或農業技術員資格。③高級農業院校。其中有的是以10年制中學畢業後又經過職業培訓的學生為對象,以培養農業工程師為目標;有的是大學的農業系,學制4年,招生對象一般為13年制中學畢業,又經過1年職業教育的學生,畢業後從事正式工作前,經1~2年業務實習,方能取得工程師稱號。

日本 根據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日本新學制,初級中學、高級中學和大學(包括短期大學、研究生院等)都進行農業教育。初級中學主要是進行一般的農業知識、技能教育。高級中學設有多種農業學科,如 2年定時制的“農業專攻科”,和1~2年全日制的“農業特別專攻科”等。大學農業教育以培養高級農業科技人才和政府農業管理幹部為目標。此外還有各種形式的農業專修科、進修班、短期大學農業教育等。

蘇聯和東歐國家的農業教育

蘇聯農業大學本科學制因專業而異,自4~6年不等。高等農業院校除進行課堂教學外,函授教育也較發達。蘇聯農業函授班學生人數約占農業院校學生總數的一半。高等農業院校同時也是蘇聯農業科學研究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研究生培養實行兼職研究生制度。在中等農業學校中,國營農場技校的發展較快。每年中等農業技校畢業生接近20萬,約比高等農業院校畢業生多2倍。此外,還有以具有中等專業教育程度的技術人員和領導幹部為對象的農業幹部進修學校以及各種初等農業學校、1~2年制農業學校、不脫產的農業技術訓練班和短期訓練班等。

東歐國家一般在相當於初級中學的最後一年或高中階段,開始分科或選修職業課程,職業科中大多設有農科。另外也有農業職業學校和中等技術學校。但不同國家又各有特點,如在民主德國,凡修完8年制中學的可進入農業職業學校,修完10年制中學的可進入高等農業學校或農業專科學校。波蘭實施 3種不同形式的中等農業教育:一種是以受過義務教育的青年為對象的農業學校,不發給證書;一種是農業基礎學校,主要培訓管理員和熟練技工;一種是中等農業學校,其中有的以8年制普通學校畢業生為培訓對象,有的以培訓農業學校和農業基礎學校的畢業生為主,學生畢業後可進入高等農業院校。羅馬尼亞幾乎全部實行12年制職業化中等教育,其中農業職業技術學校約占21%。高級農業職業中學以培養熟練技術工人為主,畢業後可報考農業大學;普通農業職業中學學生畢業後可取得“師傅”職稱,但不能直接報考大學。

開發中國家

除中國外,印度可作為一個代表。它在20世紀60年代以前農業教育尚較落後。1949年後,印度政府開始以美國贈地學院方式,在各邦建立“農村大學”。第一所農業大學在1960年建立於北方邦的潘特那加,現改名為農業技術大學。以後,這種大學在其他許多邦也相繼建立。60年代以後,隨著“綠色革命”的開展,一些開發中國家逐漸形成了一套正規的高、中等農業教育體系和農業職業培訓網。此外,還廣泛設立“新技術訓練中心”和“推廣員訓練中心”,對農業勞動者進行技術普及教育;農村婦女和青年則可參加各種農業開發培訓班。

共同點

國外的農業職業教育有一些共同點:

1、有法可依,制度保障到位;

2、政府主導,社會組織主體;

3、為“後繼有人”,青年農民成重點教育對象;

4、資格過關,農民需持證上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