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改革中的權威與秩序

農村改革中的權威與秩序

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的內容,在簡要闡述本文研究的目的、意義以及研究方法的基礎上,集中介紹了本文研究的理論基礎。 第二部分由第三章到第八章的內容共同構成,主要分析研究新中國成立之後的五次農村改革歷程及績效評價。 第三部分由第九章和第十章兩章內容組成。

圖書信息

作 者: 任生德 著

叢 書 名:出 版 社: 中國方正出版社ISBN:9787802165052出版時間:2009-05-01版 次:1頁 數:392裝 幀:平裝開 本:16開所屬分類:圖書 > 經濟 > 中國經濟

內容簡介

《農村改革中的權威與秩序》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新中國成立後的五次農村改革為脈絡,以農村改革中的權威變化與秩序演變為研究對象和核心,借鑑和運用新制度經濟學、政治人類學、社會學等多學科近年來在公共選擇和國家治理理論領域所取得的成果,運用定量分析、規範研究以及經驗分析等研究方法,研究並解構農村五次改革中的權威與秩序效應及機理,並在尊重和借鑑被實踐證明的成功經驗和失敗教訓的基礎上,從實現和推進社會和諧發展的角度,系統提出了強化農村改革中的管理權威和構建社會經濟發展穩定秩序的對策建議。
全文分三個部分共十章內容。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的內容,在簡要闡述本文研究的目的、意義以及研究方法的基礎上,集中介紹了本文研究的理論基礎。這樣做的意義在於,一方面,學術的發展是累積性的,問題的確立離不開對既往研究的梳理;另一方面,建立在既有研究理論基礎之上的本文最終理論分析框架,不僅需要交代其來源,更需要有一個對比認知。
第二部分由第三章到第八章的內容共同構成,主要分析研究新中國成立之後的五次農村改革歷程及績效評價。通過對大量歷史資料的分析與農村改革現實現象的解讀,得出結論:新中國五次農村改革迄今為止50餘年,從建國初期的土地改革到1978年農民自下而上的自發改革探索,以及目前中央政府正在推進的主導型改革——新農村建設,給中國農村社會帶來了巨大的進步和深刻的變化。這些成就的取得都離不開中國共產黨的權威領導。秩序的存在和服從成為至關重要的條件和基礎。同樣也發現,正是因為部分改革的失誤和扭曲導致了政府權威遭到侵蝕並被消解,以至於每一次改革緊隨農村經濟發展和政治穩定之後,接著就是經濟成長的緩慢,以及一系列的社會問題凸顯,改革乃至發展失序已經成為國家政治治理中的常態,而失序則在某種程度上助長和激化了政府權威在農村的流失和弱化,並演變成為當代中國社會轉型中面臨的嚴峻問題,直接影響著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進程。
第三部分由第九章和第十章兩章內容組成。這是本文研究中的最重要的結論和觀點歸納以及對策建議部分。第九章主要從農村改革中的權威功能、構建及其秩序效應研究人手,分別在農村社會層面和政治系統層面研究權威與秩序之間的演變歷程,為當前和今後權威的構建提供理論依據和探尋路徑。第十章主要從歷史的繼承和延續即路徑依賴角度,拓展考察了中國共產黨的革命歷程,並延伸對整個20世紀的中國農村社會變遷進行觀察,並在尊重和借鑑被實踐證明的成功經驗和失敗教訓的基礎上,從實現和推進社會和諧發展的角度,利用經濟學等諸多學科的基本方法建立了一個新的權威與秩序的理論分析框架,基於這一分析框架,對中國農村改革中的權威與秩序異化,新農村建設中的權威與秩序問題,社會資本與集體經濟對農村經濟社會秩序再建的推動等做出解釋,並就新時期執政黨的權威構建系統提出自己的觀點。
·收起全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