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紅星二場於1952年遵照毛主席“屯墾戍邊”的命令,由原西北野戰軍六軍十六師四十七團集體轉業建立的。部隊前身是在毛主席身邊戰鬥和生活過的陝甘寧邊區教導旅二團,曾和兄弟部隊一起榮獲過“紅星”部隊光榮稱號,農場以此得名。1952年部隊進駐火石泉屯墾。50年來,經過幾代人的艱苦創業,無私奉獻,在火石泉地區200多平方公里的大漠鹼灘上,建成了農林牧副漁全面發展,工交建商綜合經營的國有中型聯合企業。2002年6有底,全場有營連級建制單位24個,總人口7386 人,其中職工1868 人,占總人口的25 %,少數民族78人,占總人口的1.06%。
地址
新疆哈密火石泉
當地狀況
氣候資源
紅星二場地處中緯度亞洲大陸腹地,屬典型的大陸性氣候,春季氣溫回升快,但不穩定,天氣變化多端,多大風,常出現在4~5月份;夏季炎熱、多乾熱風,光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乾燥少雨,蒸發量大;秋季涼爽宜人,天高雲淡:冬季寒冷,少雪、少風,天氣比較平和。火石泉四季劃分:按每候(5天)平均氣溫0℃~20℃為春,>20℃為夏,20℃~0℃為秋,<0℃為冬。春季:80天,3月7日~5月25日;夏季:104天,5月26日~9月6日;秋季:68天,9月7日~11月13日;冬季:113天,11月14日~3月6日;四季交替不大明顯,春秋兩季短促,冬夏兩季漫長。1月平均氣溫-12.3℃,7月平均氣溫27.3℃,年平均溫度9.8℃,極端高溫44.4℃,極端低溫-32℃,無霜期168~222天,平均187天,年均日照時數3357.6小時,年際變化3303.4~3549.4小時,≥10℃積溫4124.1℃~4842.5℃,年降水量9.7~59.4毫米,年均降水量38毫米,年均蒸發量3092毫米,為降水量的81.4倍。適合糧棉瓜果蔬菜的生長。
土地資源
紅星二場詳查土地面積30多萬畝,已確權農區面積23.13萬畝,其中耕地面積3.94萬畝,林園地0.86萬畝,村鎮居民點、工礦和交通道路用地0.68萬畝,水域用地0.9萬畝,牧草地和未利用土地16.74萬畝,尚可開墾地5萬畝。 紅星二場區受地形、地貌、氣候、土壤母質和灌溉耕作等條件的影響,土壤類型呈帶狀分布:洪積沖積扇、新老沖積平原、沖積平原。土壤分布是:礫石戈壁土、戈壁新墾土、棕漠土、沼澤土、草甸土、鹽土、風沙土。全場土壤分為5個土類、13個亞類、28個土種。為農業生產提供了良好條件。
水資源
紅星二場水資源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年水量較豐富,為農業發展提供有利條件。農場灌溉水源來自天山巴里坤山五道溝水系,主要以冰雪融水、季節性降水、地下基岩裂隙水補給,年均流量1.584立方米/秒,年均徑流量4995.3萬立方米,通過37.4公里的紅星二渠進入場內農田,年均輸入水量3032.34萬立方米。 火石泉地區地下水豐富,年可開採量為2000萬立方米,水質良好,礦化度一般在0.3~2克/升,適於灌溉。紅星二場現有217眼機井,年均提水量1500萬立方米,與地表水共同組成灌溉體系,兼供工業生產用水及生活用水。
生物資源
紅星二場栽植和飼養的植物、動物以及野生動植物資源比較豐富。 主要農作物有:小麥、棉花、玉米、高梁、黃豆、花生、甜菜、油菜、葵花、哈密瓜、啤酒花等。蔬菜作物有:西紅柿、辣椒、茄子、黃瓜、韭菜、洋蔥、胡蘆、南瓜、四季豆、長江豆、菠菜、芹菜、芫荽、孜然、蓮花白、大蔥、白菜、蘿蔔、馬鈴薯、紅薯等。 林木有:鑽天楊、新疆楊、加拿大楊、北京楊、小葉楊、胡楊、柳樹、垂柳、饅頭柳、龍爪柳、榆樹、垂榆、山榆、圓冠榆、松樹、柏樹、紫穗槐等。果樹有:蘋果、梨、杏、桃、葡萄、紅棗、沙棗、核桃、李子、構杞子等。 主要牲畜有:牛、羊、豬、馬、騾、駱駝、驢、肉狗等。 家禽有:雞、鴨、鵝、火雞、鴿子等。 野生植物主要有:蘆葦、胖姑娘、白刺、駱駝刺、紅柳、苦苦菜、甘草、芨芨草、車前草、麻黃草、蒲公英、蒼耳、馬齒莧等植物。野生動物主要有:黃羊、野兔、狐狸、田鼠、刺蝟、麻雀、燕子、百靈鳥、布穀鳥、喜鵲、貓頭鷹、蝙蝠、蛇、蜥蜴、壁虎等。
電力資源及設施
紅星二場電力資源主要來自哈密第二電廠,輸電線路為三相三線35千伏高壓輸電線路。 隨著生產的發展,農場的用電量容量逐年增加,由1967年的580千伏·安增加到1978年的2800千伏·安,1999年增加到3500千伏·安。1999年10月,紅星二場投資200萬元改造新建的變電所,採用“變電站WKT--F2微機自動化控制系統(電網保護遠動測控裝置)”是兵團當時最先進的變電站。10千伏有6條出線,線路總長133千米,配電變壓器146台,機電井249眼,機井總功率3027千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