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松[模範教師]

李青松[模範教師]

李青松,男,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十三師紅星二場學校教師。

社會評價

李青松老師瘦弱而沉靜、憨厚而謙和,樸實的外表、普通的衣著,似乎在人際交往中還有些笨嘴拙舌,著實體現了一個‘訥’字。他的這份笨拙,這份樸實,也正是他所追求的教育之夢想,生活之夢想。正是這種“夢想”的人生態度,也成了他永遠的教育追求。

人物經歷

山窮水復疑無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1997年,恰逢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到內地引進人才,李青松懷著滿腔熱血“到邊疆去”,邁出大學的校門,帶著天真的夢想,離開可愛的湖北,踏上開往新疆的列車,來到天山腳下的哈管局(現更名為農十三師),走進了紅星二場學校三連國小——一所只有8位老師的國小。做了一名一年級的數學老師,掙著每月198元的工資,吃著自已在露天灶台上做的飯,住著一間僅容得一張床的水房。原以為能成為中學老師的他,面對艱苦的工作環境,簡陋的生活條件,才知道美麗的幻想和憧憬與現實間原來有一條不可逾越的鴻溝。面對這樣的境遇,他孜孜不倦地勞作著,安安靜靜地思考著,天天真真地夢想著。兩年半的“苦行僧”生活給予他飛翔的理由。

第一年,他教一年級兩個班的數學。他把自己定位在既是孩子們的老師,也是孩子們可親的大哥哥。他教學生識數算數,總是通過小比喻、小故事、小笑話,深入淺出而又形象生動地說明數理。學生們或凝神靜思、或拍手叫絕、或各抒己見、或反覆運算,課堂十分活躍。李青松說,這叫“善待童心,引雀鳴叫”。很快,孩子們都把他看成好朋友、好老師。一年耕耘,他教的兩個班數學,獲得了地區期末統考農墾局第一名。

第二年,由於工作需要,他被分去教學前班。有人調侃:“大學生教學前班,我們的水平都趕上小日本了。”當時的李青松似乎覺得有一種莫名的尷尬。他的忘年之交王范理老師對他說:“教學前班也是教書,你應當識時而憤,在實際工作中證明自己是一顆放在什麼地方都一樣閃光的寶石。”李青松下決心要全身心地投入教學,他說,人應當是一顆恆星,而不是流星。但對他來說的確是個難題,他不知對學前班的孩子應該教些什麼,怎么教?帶著這樣或那樣的困惑,他虛心向同事學習、向名師學習、向書本學習。平時,利用一切業餘時間,自學畫畫、剪紙、練毛筆字、練習國語。由於認真而用心的努力,帶來了意外的收穫——1998年5月初,場部中心學校決定請李青松老師上一堂觀摩課。觀摩課上,李老師講的是拼音“un”。他先把“un”的發音與暈車聯繫起來,學齡兒童非常樂意接受。教“un”的整體認讀音節時,他當堂剪了一件紅衣服,衣服背面貼了一朵白雲,這樣,衣服和白雲構成了一個整體,“衣”加“雲”就拼成了“yun”,學生非常輕鬆地學會了“yun”的整體音節讀法。這個班50多個學生,一堂課45分鐘,有教有練,有張有弛,有說有笑,知識的傳授盡在寓教於樂之中,李青松再一次博得了師生們的好評。有人問他:“平時你少言寡語,性格內向,為什麼在課堂上這樣生動活潑、妙語連珠呢?”他默然笑笑說:“我剛工作,總發愁怕教不好,想的事很多,滿腦子裡裝著的全是學生,沒有時間與同事們閒談。”是的,李青松老師是“清波湖畔一團火,一方乾坤別樣紅”啊!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頭

時間悄悄地流逝著,李老師默默地耕耘著。他一直深信:“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為此,李老師用大量的教育原理指導自己的教育實踐,努力向教育家魏書生學習,向中國式的“蘇霍姆林斯基”李鎮西老師學習,向優秀班主任鄭立平學習,向於永正、竇桂梅、吉春亞和餘映潮等名師學習。白天忙著上課,忙著解讀學生。晚上忙著學習,忙著反思。休息日,忙著系統地讀書學習。有時,他都懷疑自己工作效率太低,悟性太差。即使是工作倦怠時,他也會從“書”中,從“名師”身上一一汲取前行的力量。在實際運用中加深理解,不斷創新。一有時間,他勤奮鑽研教材,激情模擬講課,孜孜不倦地做讀書筆記,認認真真地寫所思所想。

由於自己的默默努力,在一次學校聽評課活動中,初出茅廬的他,卻取得了一個唯一的“A”級。這一切似乎給他的生活增添了幾縷陽光,激起他教學的熱情——更加用心備課,用情上課。

由於自己的靜靜勞作,他得到學校的信任——1997年至2007年任教國小教學工作,2008年至今在國中任教。他得到師教委的關注——2002年、2005年兩次參加師教委組織的送課下鄉活動。2005年至2008年參加“農十三師教師繼續教育”培訓工作,成為主講教師之一,並上觀摩課。他得到各種精神的鼓勵——論文和教學隨筆發表於《兵團教育》《陝西教育》,1999年12月代表學校參加哈管局國小語文優質課大賽,榮獲第二名。2000年在紅星二場舉行的“爭創‘十個百’先進”競賽活動中,成績優秀,被評為“十佳青年崗位能手”。2004年9月在兵團國小語文教師優質錄像課評比中榮獲一等獎。2007年9月撰寫的案例《放飛友誼》,在兵團第三屆國小語文教師教學案例比賽中榮獲一等獎。2005年12月輔導學生參加“我愛兵團”讀書徵文,獲“優秀教師”指導獎。2007年5月在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國小語文實驗教科書六年實驗工作總結評比活動中,榮獲優秀教研員稱號。2008年5月在第九界世界華人學生作文大賽中,榮獲指導教師二等獎。2008年12月在兵團“天山杯”小學生現場作文大賽中,榮獲指導教師二等獎。2009年3月指導的軍墾童謠《軍墾精神代代傳》在兵團文明辦和生活晚報社聯合舉辦的兵團中小學生軍墾童謠創編比賽中,榮獲二等獎。2010年6月在第四屆“語文報杯”全國國中語文教學論文大賽中榮獲國家級三等獎。2010年10月榮獲兵團優秀教師的稱號。與此同時,他多次榮獲學校優秀班主任的稱號。

儘管如此,李老師一如既往地處在思索的狀態中,思索自己的教學風格,思索自己的教學理念。他只管埋進書堆里,用心聆聽書香,用情品嘗書味,用生命解讀“學生”。

隨風潛入夜 潤物細無聲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十三師紅星二場學校教師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十三師紅星二場學校教師

從與孩子相識的那天起,李老師就悄悄地告訴自己:守護學生的精神生命,珍視他們的成長渴求,成為一個精神導航員。他常常靜靜地詢問自己:我愛我的學生嗎?我會愛我的學生嗎?我的學生能感受到我的愛嗎?

一心想做學生“精神領袖”的李老師,面對“中考需要分數,高考(微博)需要分數,考量老師需要分數”的現實,李老師總是用自己的方式去詮釋教育。他常常告訴自己:當分數與快樂發生衝突時,我主張快樂第一,分數讓路。當分數與健康發生矛盾時,我主張健康第一,分數讓路。當分數與興趣發生摩擦時,我主張興趣第一,分數讓路。

每學期伊始,李老師總會與學生們共同構想班級的奮鬥目標——你好,我好,大家好,這個班級真美好,共同規劃班級的懲罰措施——如果在教室里大聲喧譁者,唱一首流行歌曲;如果與人發生矛盾,但沒有及時解決者,分別讀哲理散文一篇;如果作業不及時完成者,請在小黑板上用不同的方式(與學科有關)畫一幅漫畫。他的學生總會主動承擔不同的責任——人人是班委。每當特殊的節日裡,李老師總會用簡單而有心的方式去感染學生——學生的生日,他會給學生撥打一個電話,贈送一顆糖,寫一句激勵的話語。同時,還建議學生過生日時,應該去感謝母親。六一兒童節時,儘管所教的學生是國中,但他總會用簡單的方式與學生們進行慶祝。

學生情緒不好時,他總會第一時間走進學生心靈。記得一次月考,當他回到教室時,發現少了一名叫田洋的學生。李老師向班長詢問該生去哪裡了。班長只是說田洋嫌教室不夠安靜回家了。此時此刻,一向特別了解學生的李老師並不這么認為,他心想:這個學生一定是遇到了什麼困難。在放學回家的路上,李老師思索著怎樣才好。在去市場的路上,李老師碰巧遇上了田洋。於是,一向直爽的李老師問道:你提前回家,也不請假,是不是遇到了什麼問題呀?起初,田洋說沒什麼。李老師繼續詢問著,田洋終於敞開了心扉:化學和英語考得特別不好,心情很不悅,再加上家長要求他必須考上一所重點高中。為此,他的壓力特別大,總覺得自己很對不起“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父母。說著說著,田洋淚流滿面。看著學生的淚花,李老師也流淚了,他深情地對田洋說:“假如你真的考得不好,別人一定能考好嗎?不要總認為別人比你強。再說,考試結果還沒出來呀!父母對你提出了要求,至少說明了父母認為你是有能力的呀!更說明父母相信自己的兒子一定‘行’呀!”經過耐心地開導,田洋露出了微笑。李老師笑著說“結果,你我都左右不了,但我們能控制過程——快樂而有效地努力學習。”聽後,田洋同學的臉上洋溢著幸福。

由於李老師的潛移默化,他的學生也總會用自己的方式去關愛身邊的人——看到撿拾寶特瓶的老人時,他們會主動幫助拾撿。遇到任何事情,他們總會向李老師傾訴。為此,李老師習慣了每天都要與學生聊天。由於要解決學生心裡的不悅,李老師常常忘記了吃飯時間。善解人意的學生,有時會偷偷買飯給李老師。他所教的學生,常常說道:“李老師,你如果教《心理健康》,一定很出色。”家長遇到教育孩子的問題時,總會第一時間請教李老師,李老師定會“有求必應”。

當李老師用真誠去贏得學生的信任時,學生都會用自己不同的方式關心李老師——教師節,孩子們用自己樸實的方式表達了對李老師們的祝福。孫士成、馬靜陽和穀雨等3人中午騎車回家拿紅棗和葡萄。簡單的慶祝活動後,學生們又為李老師送上了一份特別的禮物——每人親手摘的“小星星”祝福李老師。遠在哈密上高中的學生,他們都會通過打電話對李老師進行祝福。更讓李老師感到意外的是——許樂,一個只教過一年的女生,由於父母皆在哈密生活,她依依不捨地離開了李老師而去哈密上學,也特地回來送給李老師一本《快樂有方法》的書籍作為送給李老師的教師節禮物。

非淡泊無以明志 非寧靜無以致遠

年復一年,日復一日,李老師心安理得地呆在農場任教,他總是過著簡單而樸實的生活,總是用自己的方式丈量著生命的價值。由於遠離父母,無法盡孝,他只好每周給父母打電話,了解父母的生活,訴說自己的近況;他只好用每年的一半工資寄給父母表達對他們的感激之情。他總是習慣了在那屬於自己的寧靜小屋裡調節心情——有時,他聆聽空中電播,與素昧平生者進行無聲的交流;有時,他順手從書架上取出一本《國小語文教學》、《人民教育》、《語文報》、《教育探索》、《北京教育》、《班主任》之類的報刊雜誌,細細地品、靜靜地思,享受著孤獨。李老師總是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著“靜能生慧”。

十四年的教學生涯,無論是教國小,還是教中學。他格外注重學生的“課外閱讀”,引領學生堅持每天“閱讀”半小時,人人做到“晨誦、午讀、暮省”。營造“書香班級”,讓閱讀潤澤生命。讓閱讀淨化心靈。與學生進行“心靈之約”是他每天的必修課。他注重對學生進行“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學生總能做到“桌面潔淨,地面乾淨,室內安靜,心靈平靜”。全校大會上,他的學生總能做到“坐得直,行得正,聽得專”。全校勞動中,他的學生總能做到“你乾,我乾,大家乾,這個班級真能幹”。

李老師習慣沉醉在“靜心教書,潛心育人”的世界裡。“聽你的課樸實、自然,令人心潮澎湃。語文課以情點燃情,以精神立人,在你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動作中得到體現。從你身上傳授的是你對孩子博大的愛,對事業的執著追求,對自我的挑戰,對人生苦苦地思索……”這是學校老師聽完李老師的課後感受。師教育局的教研室主任王艷新老師說:“我無需評說,只想學習。你成長的道路艱辛,但成功地體驗快樂,希望你天天快樂。”

2010年,李老師被評為“兵團優秀教師”,2011年被評為“師德師風標兵”。李老師總認為自己是一個幸運者,為此他總是能冷靜地做到:面對塵世浮華,堅守信念,以不變的執著,超越堆積如山的作業、永無休止的備課、不知疲倦地家訪,平凡卻精彩著,平淡卻自豪著,平靜卻幸福著!

回望走過的路,李老師之所以能做到“默默無語,靜靜流淌”,是因為他心中有一個“夢想在飛翔”的信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