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來
眾所周知,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具猶如士兵手中的武器。滕頭人將歷代農具展出,讓廣大遊客了解農村勞動工具演變全過程。勞動工具的革新,是生產力的極大解放,也是推動社會進步和人類文明向更高層次發展的必經之路。這裡陳列著耕作農具和生活用具兩大部分。耕作農具有“耒”、“耜”、犁等。從“耒”到“犁”的演變。代表著人力勞動轉向畜力操作。這是農耕工具的革命,它推動了奴隸制向封建制轉變。日常用品種類很多,有些用具廣大青少年從未見過。如牆上掛著形如木棍的“銃”,是過去喜慶佳節用來當鞭炮使用的工具。左面牆上掛著上山砍伐日寸使用的各種用具和雨具。這裡還放著幾架織布機和石磨。了解歷史知識的遊客看後,一定會想起男耕女織、夫妻手工推磨的年代。
遊記
與農家樂相配套的“滕頭廣場”,充分顯示了滕頭人提出“既要金山銀山,更要綠水青山”口號的實際意義。在這個口號驅使下.他們今年投入400萬元,開闢了“滕頭廣場”。廣場建成後。遊客與日俱增,促使滕頭生態旅遊更加完美。除了滿足村民休閒、娛樂、健身活動外,還可供遊客遊覽欣賞。值得讚賞的是滕頭人因地制宜。訓練自己飼養的家禽,給遊客表演,以此增加觀賞內容。如“笨豬賽跑”、“飛鴿展翅”等。這裡還組織富有民族傳統的舞獅、武術表演.表演動作稔熟,給遊客留下美好的印象。最能招引遊客的是武術表演。棍術、刀術、拳術等五花八門,讓人看得眼花繚亂,流連忘返。
“農家樂”旁邊的綠化帶里種植許多攀藤類植物。他們將這些蔓延藤條編織成“十二生肖”,造型巧妙,生動逼真。遊客看後。讚不絕口。傍晚,滕頭廠場更熱鬧,音樂噴泉播放出悅耳的歌曲,在燈光搭配下,五彩繽紛的水柱直衝天際,給滕頭披上節日盛裝。有位遊客寫下一首“農家樂,樂萬家;奔小康,現代化;滕頭精神傳四海,共同富裕樂天下”的打油詩。國務院副總理姜春雲視察滕頭時說:“滕頭村精神文明、生態環境和經濟同步發展,這代表了我國農村發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