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作學[劉巽浩主編]

農作學[劉巽浩主編]
農作學[劉巽浩主編]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農作學》是2005年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巽浩。

內容簡介

農業向何處去?“三農”問題怎樣解決?如何將粗放、自給性的傳統農作制轉變為現代集約持續農作制?這是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眾多開發中國家關注的焦點,也是《農作學》研究探討的主要任務。

農作學是20世紀70年代在國際上興起的一門新型綜合性套用基礎性學科,當前,農作學與農作制研究已被大多數國際性農業組織及研究機構所採用。但在中國,編寫這么一本從農作制的原理、方法到中國的實際與發展戰略系統性的《農作學》在國內尚屬首次。

農作制(farmingsystem)是研究農業、農村全局性問題的良好載體,它是耕作制度的擴展與上升,耕作制度以研究種植制度(croppingsystem)為主,而農作制是指一個區域或生產經營單位農林牧種養加等多種相互聯繫的亞系統的集合體。與耕作制度相比,農作制的領域與功能進一步拓寬,將農業生物與農業環境作為一個整體與系統來進行研究與全局性的安排,這樣就避免了單一學科、單一行業、單一技術帶來的局限性,從而為農業發展的巨觀戰略、結構調整與布局、技術體系選配、經營管理、資源環境保護與農業可持續發展提供適宜的平台,以實現提高農業系統生產力、經濟力和生態力的目的。

目錄

卷頭語

第一章 農作學的研究對象與內容

第一節 農作學的產生與研究對象

一、國際上農作制研究蓬勃發展

二、中華大地呼喚農作學

三、農作學的萌芽、形成與發展

四、農作學的研究對象與內容

第二節 農作制的內涵、功能與研究內容

一、內涵

二、組成

三、特性

四、功能

五、農作制研究內容

參考文獻

第二章 農作制基本原理

第一節 人工開放系統原理

一、農作制是一種人工開放系統

二、農作制的人工生態系統原理

三、農作制的經濟系統原理

四、農作制的技術系統原理

五、能量加速散逸原理

六、物質非閉合流動原理

七、系統調控原則

參考文獻

第二節 多重適應性原理

一、生物與環境的統一性

二、自然生態適應性

三、人工生態適應性

四、非生態適應性

參考文獻

第三節 結構協調與升級升值原理

一、什麼是農作制合理結構

二、結構調整原則

三、以農為本農牧結合農林牧漁合理布局

四、農作制的升級升值

參考文獻

第四節 農作制地域分異原理

一、自然與人文地理分異規律

二、農作制地域分異規律

三、中國地域與農作制分異突出

四、因地制宜多元分類(區)運作

參考文獻

第五節 農作制演進與可持續發展原理

一、歷史上農作制演變進程

二、已開發國家實行現代農作制

三、開發中國家推行高產集約農作制(“綠色革命”)

四、自然農作思潮的正負效應

五、探尋農作制的可持續發展

六、農作制演進規律

參考文獻

第六節 集約持續農作原理

一、從粗放到集約——歷史的必然

二、集約農作與環境

三、集約農作與經濟效益

四、集約與持續的雙向反饋關係

五、三個持續性結合原則

六、中國農業現代化之路——集約持續農作

參考文獻

第七節 投入原理

一、農作制調控的關鍵——投入

二、當今世界流行的反投入思潮分析

三、增加投入推進農作制現代化

參考文獻

第三章 農作制類型

第一節 農作制分類

一、國際地理學會的分類

二、東西結合的農作制分類

第二節 世界農作制類型與特徵

一、世界各地區農作制主要類型

二、原始生態型農作制

三、傳統自給粗放型農作制

四、傳統半自給半商品集約型農作制

五、現代化商品型農作制

第三節 中國農作制類型與分區(簡介)

一、農作制歷史演變進程

二、中國農作制主要類型與分區

三、全國一級區農作制特徵比較

四、東部沿海、中部平原與西部農作制特徵比較

五、全國各大行政區農作制發展戰略

參考文獻

第四章 中國農作制發展戰略

第一節 推進傳統農作制向現代農作制轉變戰略

一、新中國農作制的進展與特徵

二、推進傳統農作制向現代農作制轉變

三、未來中國式現代農作制的框架構想

參考文獻

第二節 堅持糧食安全與高產優質高效戰略

一、糧食安全——中國農業永恆的主題與難題

二、高產優質高效戰略

三、農業“新階段論”的分析

四、高產的潛力與支柱

五、高產與高效的同步和背離

參考文獻

第三節 多熟種植戰略

一、世界文化遺產中的一顆明珠

二、半壁江山

三、互補與競爭

四、傳統技術現代化的前景

參考文獻

第四節 農牧結合戰略

一、農牧聯繫是農作制內最重要的聯繫

二、農牧結合的基本途徑

三、功能

四、農牧結合模式

五、農牧結合是中國當前農作制改革的主要內容

參考文獻

第五節 資源高效利用與養育戰略

一、資源與產量的有限性

二、中國人均水土資源少

三、土地開拓空間有限

四、客觀評估生態欠賬

五、揚長避短貴在自強

六、資源高效利用與養育結合

參考文獻

第六節 農田晉級戰略

一、農田——寶中寶

二、懲治腐敗保護耕地

三、提高農田綜合生產能力

四、保護性耕作

五、秸稈還田對土壤肥力、環境與作物產量影響

參考文獻

第七節 草原森林正位戰略

一、建設我國的主要生態屏障——草原

二、科學定位營造多功能的森林體系

參考文獻

第八節 節水型農作制戰略

一、聖人之治於世也,其樞在水

二、水是中國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重點

三、治水、調水、節水、合理用水

四、作物的水生態適應性

五、建設節水型農作制

參考文獻

第九節 現代農作經營戰略

一、逐步向現代經營體制轉變

二、農作經營非農化

三、健全市場化經營

四、積極推進適度規模經營

五、專業化、多樣化與兼業化

六、勞動集約經營

七、農作經營社會化、組織化

參考文獻

第十節 科技推動農作制升級戰略

一、泛學科學研究——現代國際科技新動向

……

第五章 農作學研究方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