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辣不怕()
俗話說:“四川人不怕辣,湖南人怕不辣,貴州人辣不怕。”而辣不怕指的就是貴州人。
緣起
“四川人不怕辣,貴州人辣不怕,湖南人怕不辣。”
具說這句話是賀龍說過的話,看來貴州人吃辣的是有一套。
四川人不怕辣,貴州人辣不怕,湖南人怕不辣。 以前重慶屬於四川,這兩地人以麻辣為主,橫貫大江南北的川菜,重慶火鍋就足以讓人感受到這兩地辣的魅力了。
四川地區食用辣椒的記載稍晚。雍正《四川通志》、嘉慶《四川通志》都沒有種植和食用辣椒的記載。目前見於記載的最早可能是在嘉慶末期,當時種植和食用辣椒的主要區域是成都平原、川南、川西南,以及川、鄂、陝交界的大巴山區。同治以後,四川食用辣椒才普遍起來,以至“山野遍種之”。據清代末年傅崇矩的《成都通覽》,光緒以後成都各色菜餚達1328種之多,而辣椒已經成為川菜中主要的作料之一,食辣已經成為四川人飲食的重要特色。與傅崇矩同一時代的徐心餘在《蜀游聞見錄》中也有類似記載:“惟川人食椒,須擇其極辣者,且每飯每菜,非辣不可。”
貴州深處雲貴高雲,辣椒是最出名的,如老乾媽,泡椒等。其實就算這么出名的辣椒和貴州人自製的辣椒相比,是小巫見大巫,在高山那些地方,種出葉子椒辣味更厲害。
至乾隆年間,貴州地區開始大量食用辣椒,緊接著與貴州相鄰的雲南鎮雄和湖南辰州府也開始食用辣椒。在乾隆十二年(1747年)的《台灣府志》中,有了台灣島食用辣椒的記載。嘉慶(1796年~1820年)以後,有記載說,黔、湘、川、贛四省已開始“種(辣椒)以為蔬”了。道光年間(1821年~1850年),貴州北部已 “頓頓之食每物必蕃椒”。同治時(1862年~1874年)貴州人則“四時以食”海椒。清代末年貴州地區盛行的苞谷飯,其菜多用豆花,便是用水泡鹽塊加海椒,用作蘸水,有點像今天四川富順豆花的海椒蘸水。
湖南人是吃辣椒的,有些地方吃的不是一般的厲害,毛澤東吃辣椒算是家喻戶曉了吧?湘菜也是有辣味的,但是近年來湖南北部的有些人也開始少吃或不吃辣了,可能是怕上火長痘痘吧。湖南一些地區在嘉慶年間食辣還不多,但道光以後,食用辣椒便較普遍了。據清代末年《清稗類鈔》記載:“滇、黔、湘、蜀人嗜辛辣品”、“(湘鄂人)喜辛辣品”,“無椒芥不下箸也,湯則多有之”,說明清代末年湖南、湖北人食辣已經成性,連湯里都要放辣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