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外國文學譯介和研究的真正繁榮,應該從20世紀70年代末算起。經歷過漫長而充滿苦難的“文化大革命”的人們,在歡慶共和國新生的同時,渴望著精神的食糧。很快,《安娜。卡列尼娜》、《傲慢與偏見》、《簡愛》、《雙城記》等經典名著重新回到了讀者的書架。與此同時,人們又把眼光放到了一些更加晚近的作家。艾薩克?巴舍維斯?辛格是1978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是20世紀最偉大的猶太人作家之一。 本書對辛格在波蘭和美國的生平事跡,他的猶太本質,文學創作思想,辛格作品中的女性人物,辛格的短篇小說以及辛格在中國的研究狀況等課題予以了研究與討論。
目錄
第一章 波蘭:無法割捨的精神家園
第二章 美國:無法皈依的現代社會
第三章 辛格的猶太性
第一節 眾說紛紜的猶太性
第二節 敘說猶太性
第四章 辛格的現代意識
第一節 富有爭議的現代性
第二節 契約論與斯賓諾莎
第五章 辛格作品中的女性人物
第一節 近代社會中的猶太女性:傳統宗教文化的犧牲品
第二節 女性的社會角色:修補和拯救男性世界
第三節 洋溢著猶太傳統文化:心目中的理想女性
第六章 苦澀、虛空的同化
第一節 17世紀猶太人的“同化”
第二節 19世紀中晚期至20世紀早期猶太人的“同化”
第三節 “二戰”後猶太人的“同化”
第七章 辛格的短篇小說
第一節 猶太世界裡的“傻瓜”與“智者”
第二節 魔鬼與世界的二元性
第三節 拯救的悖論
第四節 敘事的意義
第五節 短篇小說中的“性”
第八章 辛格在中國
第一節 20世紀70年代末的研究狀況
第二節 20世紀80年代的研究狀況
第三節 20世紀90年代的研究狀況
第四節 21世紀初的研究狀況
辛格年譜
參考書目
索引
精彩書摘
第一章 波蘭:無法割捨的精神家園
當代美國著名猶太作家艾薩克?巴舍維斯?辛格(Isaac Bashevis Singer,1904一1991)出生於波蘭猶太拉比世家。1978年,他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成為繼索爾?貝婁(Saul Bellow,1915—2005)之後第二位獲得此項大獎的美國猶太作家。
歷史上,波蘭這個國家可謂命運多舛。波蘭於公元9、10世紀開始建立封建王朝,14、15世紀進入鼎盛時期。18世紀下半葉,由於內部紛爭和外強侵擾,波蘭開始衰落,曾三次被沙俄、普魯士和奧匈帝國瓜分。進入20世紀後,波蘭再次遭到沙皇俄國、德國以及前蘇聯的侵略和控制。特別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波蘭成為世界諸列強的犧牲品。德國納粹軍隊血腥占領波蘭長達五年之久。德國占領軍頭目弗蘭克曾狂妄地宣稱:“波蘭人民的政治作用從此結束了。我們要使‘波蘭人’這個概念永遠消滅。波蘭共和國或者其他的波蘭國家永遠不會再出現。”德國納粹軍隊不僅對波蘭人民的反抗進行了血腥鎮壓,而且還對無辜的猶太人民施行了慘絕人寰的種族滅絕。頑強的波蘭猶太人在這些歷史磨難和災變中,以巨大堅忍的道德力量和宗教文化的凝聚力頑強地生存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