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5彈射試驗機是20世紀60年代初期為配合我國新型戰鬥機的研製和試飛需求,由中國飛行試驗研究院(試飛院)負責改裝完成的我國第一架試驗機。
轟5彈射試驗機的改裝任務是在1960年5月的“新機東風1 13”試飛工作會議上提出的。當時,瀋陽飛機製造廠設計室(瀋陽飛機設計研究所的前身)研究設計了一種新型殲擊機一東風113。新機的彈射救生系統地面試驗和飛行試驗,都被列入了重點試驗和試飛的項目內容中,並決定由試飛院承擔,1966年向試飛院下達了改裝轟5彈射試驗機的任務。試飛院於1 968年8月全面完成了飛機改裝,並於1 0月完成了首飛。
轟5彈射試驗機方案是根據蘇聯曾用伊爾-28飛機改裝成彈射試驗機的經驗,在分析了技術資料和走訪了北京航空學院、空軍第一研究所、空軍第四研究所等單位後,綜合多方專家的意見,最終確定的。最終的技術方案是把轟5飛機改裝成具有前後兩個彈射試驗艙的試驗機,這比蘇聯用伊{飛機改裝的彈射試驗機多了一個後部彈射試驗艙(即拆除尾部炮塔,適當加長尾部改裝而成)。改裝方案在1960年6月中旬召開的轟5飛機改裝彈射試驗機方案論證會上得到一致通過後,用北京航空學院機庫的一架轟5飛機實物對改裝方案進行了可行性設計和分析,確認了方案的設計可行性和結構的可實現性。隨後,組織人員赴哈爾濱飛機製造廠調研,並就改裝方案、改裝技術條件、試驗方法、測試設備和進度安排進行了全面討論和細緻安排。
在轟5彈射試驗機改裝的同時,試飛院於1 967年5月開始作該機的飛行試驗準備工作。先後在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對轟5原型機模型和改裝後的轟5飛機模型進行了風洞吹風對比試驗,驗證前、後彈射試驗艙敞開及飛機,屋鄯加長的情況下,脈動氣流對飛機性能的影響,最終確認了改裝結果對飛機性能的影響不大,可以放√。
轟5彈射試驗機首飛成功後,對該機進行了飛行試驗。依據試飛結果,確定了轟5彈射試驗機可在高度800~5000米、速度為400—680千米/小時的範圍內,水平飛行狀態下,對彈射救生系統及有關救生設備進行飛行彈射試驗。
轟5彈射試驗機從1968年1 1月投入使用,到1 985年9月退役的1 7年時間內,先後承擔了殲6、殲7、殲8、強5、轟5、轟6彈射座椅和I型、Ⅱ型、Ⅲ型火箭彈射座椅及火箭包膛壓測定方法等32項彈射救生系統的定型和預研課題任務,其中包括對狗、猴子等動物進行的生理彈射試驗。1 973年2月首次結合殲61型火箭彈射座椅定型,在北京進行了真人彈射試驗,獲得了圓滿成功。
轟5彈射試驗機是我國首次改裝的彈射救生系統飛行試試驗研究專用試驗機,,聲喂,我國新機彈射救生系統的設計定型及彈射救生技術的試驗研究和發展,提供了有效的試飛手段和試驗研究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