轎車交通批判

基本信息

書名:轎車交通批判圖書編號:2164349出版社:清華定價:15.0ISBN:730204333作者:王蒲生著出版日期:2001-07-01

簡介

本書以可持續發展理論為標尺,以解決中國社會現實問題為出發點,批判性地考察了轎車交通的歷史發展及其表現出來的種種特徵,系統地分析了由轎車、道路和車輛服務設施等組成的轎車交通所表現出的種種弊端,如道路擁堵、車禍頻繁、環境污染以及社會公正問題等,針對性地介紹了當前西方已開發國家解決轎車交通問題的具體舉措,並對中國汽車產業政策及其引起的爭論進行了分析評價,對中國交通發展的方向做了前瞻性的研究和探討。本書適合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讀者閱讀。

目錄

序——呼喚中國的綠色運動導論一、無馬馬車的興起與變異二、反思與批判三、概念辨正第一章道路擁堵:轎車交通的難解困局一、交通擁堵:全球性城市病二、轎車運行的低效率是道路擁堵的根源三、增加道路面積並非良策四、公眾為何要選擇轎車五、交通方式選擇中的囚徒困境第二章天堂里有沒有車來車往一、和平時代的戰爭二、冷漠與寬容三、關於車禍的責任問題四、轎車交通系統是否可靠五、車禍是經濟成長的必付代價嗎第三章駛離綠色的交通方式一、尾氣之害(一)尾氣的成分及危害(二)尾氣污染的特點二、零排放轎車何時可能(一)改進傳統內燃機(二)代用燃料(三)電動轎車三、轎車交通的環境與生態危害是一個系統整體(一)轎車污染是多個要素組成的整體:關於尾氣之外的污染因素(二)轎車污染是時間上和空間上的整體:污染的三個階段及異地污染(三)轎車污染是具有多個層次的整體:關於鋪築道路的環境危害第四章不公平性:轎車交通的倫理蘊含一、非轎車使用者遭受的利益損害(一)非轎車使用者交通權利的損害(二)轎車使用者加之於非使用者的環境侵害(三)非轎車使用者經濟利益的損失二、轎車交通中的社會弱勢群體(一)未成年人(二)老年人(三)婦女(四)窮人(五)生理和精神異常者三、公務用車制度:中國的轎車亞文化(一)納稅人的錢支撐著的巨大開支(二)滋生腐敗的淵藪(三)封建特權觀念的載體(四)公車制度培育出的特殊職業(五)改革勢在必行第五章轎車交通與消費主義一、轎車:消費主義的驅動器(一)超前消費的嚆矢(二)縱慾之車二、消費主義的不可持續性(一)消費主義與國際間的不公平(二)魯濱遜的乾糧如何分配:關於代際公正性第六章方興未艾的反轎車/|反修路運動一、風雲初現二、風起雲湧三、成果輝煌四、強大的對立力量第七章眼前無路想回頭一、公共運輸的復興(一)公共運輸的歷史發展(二)公共運輸的優勢(三)具體措施(四)有軌電車梅開二度二、腳踏車的返魅(一)腳踏車的優點(二)腳踏車在各國的回歸(三)腳踏車交通的改善措施三、限制私人轎車(一)限制舉措(二)沒有免費的午餐132第八章轎車交通適合中國嗎一、喧譁與騷動(一)政策的出台(二)興雲布雨,掀風鼓浪(三)為何偏偏選定轎車(四)反對的聲音二、莫畏浮雲遮望眼(一)關於轎車的社會需求預測(二)忽略了的歷史發展因素(三)漏算了的社會成本三、制約轎車交通建立的具體國情(一)能源問題(二)環境污染問題(三)土地資源問題(四)社會文化與倫理道德問題四、抉擇與出路(一)公交優先是城市交通發展的大趨勢(二)充分發揮腳踏車在城市交通中的作用(三)扼制轎車數量增長主要參考文獻致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