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換標記

轉換標記

標記,為鑑定和檢測目的將標記物共價連線到另一種化合物上,通過被標記化合物與待檢測物之間的特異性反應形成多元複合物,經與未結合的標記物分離後,即可用較簡易的方法鑑定和檢測待檢測物。

轉換標記,即從一種能量形式的標誌變成另一種能量形式的標誌。

自錨式懸索橋體系轉換標記線控制法

為避免自錨式懸索橋體系轉換初張拉階段高空作業,使初張拉過程簡單易行,根據體系轉換過程中的力學特性,提出一種適用於初張拉階段的標記線控制法。該方法在吊索初張拉前設定標記線,根據體系轉換初張拉階段的吊索目標值,確定對應的纜索線形,從而確定初張拉階段標記線的最終位置,以此為控制量完成初張拉階段的體系轉換。

體系轉換基本原則及初張拉階段控制目標

(1)體系轉換基本原則。南京江心洲大橋體系轉換的基本原則:①結構的線形與內力儘量與成橋目標狀態一致;②吊索在張拉過程中不碰擦鋼套管,同時應滿足索夾的抗滑、吊索及鋼錨箱的強度要求;③吊索在初張拉 階段能夠順利進入鋼錨箱,並通過接長桿能夠錨固在主樑上;④吊索張拉過程混凝土主梁的受力處於安全、合理的狀態;⑤ 橋塔的受力與變位在吊索張拉過程中處於可控狀態,體系轉換完成後儘量接近目標狀態;⑥張拉設備數量合理,倒頂方便快捷,接長桿的數量和規格合理。

(2)初張拉階段控制目標。根據體系轉換的總體原則,該橋初張拉階段的控制目標為:① 使全橋吊索直接或者通過接長桿錨固在主樑上,使結構由空纜狀態通過一定的吊索力轉化為整體受力體系。即通過初張拉,使結構成為具有調整功能的自平衡受力體系;②防止初張拉過程中張拉力過大,尤其控制邊跨小橫樑的吊索張力。雖然初張拉階段的吊索力目標值較小,但不意味著張拉過程中張拉力較小。這是因為初張拉過程中吊索是逐漸錨在主樑上,張拉初期張拉力會較小,而過了主纜的反彎點,張拉吊索力會較大,全部張拉完後,吊索力趨於目標值。

標記線控制

在南京江心洲大橋吊索初張拉前設定標記線,邊跨吊索標記線。通過反覆計算與分析,確定該橋初張拉階段的邊跨側吊索力目標值為0.27P,主跨側吊索力目標值為0.315P,其中P為成橋設計吊索力。將與之對應的的主纜線形作為初張拉控制線形,初張拉階段部分吊索標記線的最終控制位置L。

控制分析

由纜索計算的解析法可知,主纜的內力與線形是一一對應的。通過初張拉,全橋吊索直接或者通過接長桿全部錨在主樑上,主纜由安裝線形轉變成多段懸鏈線,結構也轉化成具有自平衡調整功能的自錨式懸索橋受力體系。初張拉結束後,對全橋索夾位置、主纜力、吊索力和梁塔應力等指標均做了測試。經對比,全橋主纜的豎向實測位移與理論計算值的最大差值為8cm;主跨主纜橫向實測位移與 理論計算值的最大差值為6cm;初張拉後的塔偏理論計算值為20mm,實測值為16mm;主梁未脫模,應力監測值與理論值較吻合。由此可說明標記線控制法精度可滿足工程需要。

漢語語篇話題轉換標記

為對話題轉換特別是話題轉換標記進行深入分析可以加深對話題轉換策略的研究,更可以補充話語結構方面的研究,因此有深入研究的可能和必要。因此試圖將漢語中常用語言性話題轉換標記進行功能分類,指出每種標記的語用功能和使用語境差異,並在此基礎上一窺話題轉換標記的使用規律,探求如何使話題轉換更加自然。

選題緣由

在語篇寫作和日常交際中,常常會轉換話題,雖然改變話題不是話語交際的主流,也不符合合作原則,但是話題轉換是語篇展開和交際發展的一種重要類型,對語篇的銜接和連貫以及交流的暢通具有重要作用。在轉換話題時,為了禮貌一點,需要使用一些詞語或句子來提醒或預示話題變化,廖秋忠先生在《現代漢語篇章中的連線成分》中將這類詞語或句子稱為轉接連線成分,它們用來揭示話題即將發生變化,或是有了新的話題,或是話將離題了。前者稱為轉題連線成分,只有一個‘’至於‘’後者稱為題外連線成分,有‘’順便說一/幾句、順便一提、附帶說一/幾句、附帶一提‘’。這些都屬於話題轉換標記,但是關於什麼是話題轉換、哪些屬於話題轉換標記、話題轉換標記的使用有什麼功能及什麼時候使用哪種標記都沒有具體深入的研究,關於話題轉換標記的界定、分類和功能也存在很多不同意見。鑒於話題轉換在交際中的重要性,以及研究的不足,認為對話題轉換特別是話題轉換標記進行深入分析可以加深對話題轉換策略的研究,更可以補充話語結構方面的研究,因此有深入研究的可能和必要。

漢語語篇話題轉換標記的表達形式

對於話題轉換標記表達形式的研究只有郭宏豐對英語會話中言語性話題轉換信號的分析,他找出了七種信號,包括順便性話題轉換信號,如‘’bytheway‘’;記憶性話題轉換信號,如‘’oh,Iforgot‘’;發揮性話題轉換信號,如‘’talkingof‘’‘’Speakingof‘’等;緊急性話題轉換信號,如‘’waitaminute‘’;贊同性話題轉換信號,如‘’good‘’;遲疑性話題轉換信號,如‘’well‘’;驚訝性話題轉換信號,如‘’ohear‘’。鄧鳳民在他的基礎上分析了漢語電視談話節目的語料得出相應的七種話題轉換形式,但是沒有分析漢語話題轉換標記的表達形式。其他學者也只是在分析一個或一類具體詞時提到這個詞或這類詞具有話題轉換的功能,對漢語話題轉換標記沒有系統的研究。因此根據話題轉換標記的性質和前人的研究,找出了漢語中三十多個可以作為話題轉換標記的成分,然後再根據其功能的單一性和使用頻率來進行分析得出研究對象。

漢語語篇話題轉換標記的性質

Brown&Yule(1983:94)認為話題轉換是‘’憑直覺屬於不同話題的兩個相鄰的語篇部分,應該有一‘點’標記著從一個話題轉向另一話題。‘’話題轉換的‘’點‘’常以一些詞或短語來表示,即話題轉換標記(topic shift marker)。這類標記有語言性和非語言性的,語言性的包括一些詞語或句子,還有段落等,非語言性的包括手勢、眼神等。主要研究語言性的話題轉換標記。而這些話題轉換標記與某些具有轉換話題作用的語言信號不同,前者是話語標記的一種,不傳遞命題意義或語義意義,不夠成話語的語義內容,只是為話語理解提供信息標記,從而對話語理解起引導作用的程式性意義,即標示話題的轉換,具有銜接語篇的作用,如‘’順便說一句、至於、對了‘’等。後者則如‘’不說這個了‘’‘’等一下,我還有話要說‘’‘’換個話題吧‘’這類語言信號可以很明確的表示要轉換話題,但是由於它們具有實際的語義,去掉後對整個話語意思有影響,因而不屬於所說的話題轉換標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