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兒童最初的推理是轉導推理。轉導推理是從一些特殊的事例到另一些特殊事例的推理。這種推理還不是邏輯推理,而屬於前概念的推理。
發展及研究
皮亞傑指出(1962),2歲兒童已經出現轉導推理。例如,剛滿2歲的女孩,在應該睡覺時不想睡,要求父母把臥室的燈開著,並和她談話。她的要求被拒絕了,過了一會兒,父母突然聽到孩子的尖叫聲,急忙跑到臥室去看,孩子說,她拿了架子上的娃娃,而這是睡覺時被禁止的動作,可是父母一看,她實際上什麼也沒有動。皮亞傑認為,這就是孩子在生活中的一種推理:“如果我做了壞事,他們就會來開燈,並且和我說話。”這種推理是依靠表象進行的,是超出了直接感知範圍的思維活動。
轉導推理是從個別到個別的推理,其中沒有類的包涵,沒有類的層次關係,沒有可逆性。皮亞傑認為,這是在從表象性象徵到概念的半路上。比如,2歲主10個月的女孩正在生病,發燒,她要吃桔子,可是那個季節沒有桔子。父母告訴她。“桔子還是綠的,不能吃。它還沒有變黃。”孩子接受了。過了一會兒,她喝菊花茶時說:“菊花茶不是綠色的,它已經變黃了,給我桔子吧!”她的推理是:菊花變黃了,桔子也就變黃了。
這一類型的推理在3—4歲幼兒身上是常見的。比如,一個小孩在動物園裡看到梅花鹿時問媽媽:“如果天天往它頭頂上澆水,那樹枝一定能長出樹葉來的,是吧?”4—5歲幼兒也還會出現這種推理,如一個小孩問:“媽媽,您知道世界上最驕傲的動物是什麼嗎?我告訴您吧,是金魚!它總是搖頭晃尾的。”另一個孩子對爸爸說:“爸爸,我很喜歡天上的白雲,你摘一朵給我吧。”爸爸說:“天那么高,叫我怎么摘呀?”孩子說:“你站在梯子上摘呀。”爸爸說:“站在梯子上,也不行。”孩子嘟囔著說:“哼,還是爸爸呢,我長大當了爸爸,什麼都摘得到。”
幼兒的轉導推理之所以常常不符合客觀邏輯,是因為:第一,缺乏知識經驗。第二,不能進行分類,概括等概念性思維加工。
比如,幼兒認為:那一天沒有睡午覺,那天就沒有下午。在他的頭腦中,“下午”的概念就是“睡午覺起來以後”。皮亞傑分析了他的女兒進行錯誤推理的一個例子:女孩J(2歲1個月)在戶外散步時看見一個駝背的小男孩,問:“為什麼他有個駝背。”經解釋後,她說:“他有病,他駝背。”幾天后她要求去看那個小男孩,被告知:“他有病,感冒了。”她說:“他生病,在床上。”又過了幾天,聽說小男孩病好了,不躺在床上了。她說:“他背上沒有大駝駝了。”這一事例說明女孩把“病”都等同起來了,不會區分,不會歸類,駝背(B)是病(A),感冒(C)是病(A),所以感冒好了,駝背也好了。換句話說,B是A,C是A,所以B是C,A是中心,卻不是“類”的中心成分,A和B,C的關係,不是包涵的關係,這種推理,是特殊到特殊的,沒有經過普遍化。
幼小的兒童最初的推理也有的是正確的。皮亞傑的研究指出,當推理過程不要求層次關係,問題非常簡單,而且幼兒對有關事物已經有了實際經驗時,其推理一般是正確的。比如,有人喊孩子的爸爸,爸爸沒有回答。孩子說:“爸爸沒有聽見。”
李洪曾等人的研究(1983)也說明,大多數3歲半幼兒在具體情景下已開始出現了藉助於表象對全稱肯定判斷進行的直接推理。如,前提是:“盒子裡的兩塊積木都是紅積木”,幼兒在回答c“盒子裡的兩塊積木是紅積木,還是不是黃積木”時,能作出正確的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