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賽村

該行政村隸屬鎮康縣軍賽佤族拉祜族傈傈族德昂族民族鄉,地處軍賽鄉西南邊,距鄉政府所在地0.50公里,到鄉道路為柏油路路,交通方便,距縣125公里。東鄰耿馬縣勐簡鄉,南鄰忙吉利村,西鄰中廠村,北鄰岔路村。轄忙碑、勐楞、食堂、南班木、茶鋪、花田等13 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520戶,有鄉村人口2233人,其中農業人口1974人,勞動力1419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270人。全村國土面積7.21平方公里,海拔700.00米,年平均氣溫21.5℃,年降水量1,888.50毫米,適合種植水稻、玉米、甘蔗、核桃、香蕉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2,306.00畝,人均耕地1.0畝,林地7,548.00畝。200年全村經濟總收入694.1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802.00元。該村農民收入主要以橡膠等種植業為主。(截止2007年底)

基本信息

自然資源

截止2007年底,全村有耕地總面積2,306.00畝(其中:田1,585.00畝,地721.00畝),人均耕地0.97畝,主要種植水稻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7,548.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670.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34畝,主要種植橡膠、甘蔗、核桃、香蕉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85.00畝,其中養殖面積68.00畝;草地27.00畝;荒山荒地521.00畝,其他面積330.00畝。

基礎設施

截止2007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無路燈。全村有450戶通自來水,有70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13.46%)。有520戶通電,有439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439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84.42%和84.42%);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378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244戶(分別占總數的72.69%和46.92%)。
該村到鄉道路為柏油路;進村道路為彈石路面;村內主幹道多為硬化的路面,是鄉政府所在地;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0.01公里,距離集貿市場0.10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1輛,拖拉機26輛,機車62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1,585.00畝,有效灌溉率為100%,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585.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71畝。
到2007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7戶;裝有太陽能農戶16戶;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2戶。全村有8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8個自然村已通電;有8個自然村已通路;有7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8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2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磚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32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397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78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13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橡膠(種植業),主要銷售往縣內。2007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402.91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58.04%。該村目前正在發展橡膠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橡膠、核桃、甘蔗產業。擁有企業1個;專業合作組織2個,其中,已登記註冊2個;參加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人數58人。

人口衛生

截止2007年底,該村有農戶520戶,共鄉村人口2253人,其中男性1337人,女性896人。其中農業人口1974人,勞動力1419人。該村是漢族、佤族、傈僳族、拉祜族混居地,其中佤族256人,傈僳族138人,其他少數民族362人。到2007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13人(人員名單附後),占人口總數的0.58%;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763人,參合率78.95%;享受低保43人(人員名單附後)。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5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1人,該村距離鄉衛生院0.7公里。該村建有公廁4個,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場地3個。

文化教育

截止2007年底,該村建有國小4所,校舍建築面積7,657.00平方米,擁有教師25人,在校學生292人,距離鎮中學0.30公里。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292人,其中小學生200人,中學生92人。

基層組織

截止2007年底,該村建有黨支部1個,下設3個黨小組,共有黨員44人,少數民族黨員12人,其中男黨員37人、女黨員7人。
村委會由支書、主任、副主任等組成,下設13個村民小組。
該村建有團支部1個,共有團員28人。

人文地理

該村地處南汀河畔,氣候偏熱,雨量充沛,全年無霜,水稻、玉米道農作物一年兩熟,適宜種植各種熱帶作物,橡膠是當地農民的支柱產業。各民族團結互助、民風純樸,熱情好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