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軍用道路按路線方向與戰線的關係,分為縱向路和橫向路;按其作用,分為主要道路和輔助道路;按其可通過的運輸工具,分為
輪式車輛道路、履帶式車輛道路和馱載道路。根據作戰需要和地形條件,通常由團以上各級合成軍隊,在其作戰地區內,構成以縱向、橫向道路幹線為主體的道路網。技術標準和要求
軍隊作戰地區內的原有道路,是構築軍用道路、構成各級道路網的基礎。臨戰或戰時構築的師以下部隊使用的汽車路,通常構成腳踏車道,其直線地段的路基寬度為5.5~6米,在土質、氣候等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多構成土路或加修、改善原有土路,必要時也可構成礫石路面或碎石路面。戰役後方的軍用道路幹線通常構成雙車道, 其直線地段的路基寬度為8~8.5米,一般鋪築礫石路面或碎石路面,有條件時也可鋪築瀝青表面處治的路面。軍用道路允許的最大縱坡度為8%;最小平曲線半徑, 不同地形分別為20米或30米。
基本原則
軍用道路的選線與設計,須服從作戰企圖和戰役、戰鬥各階段任務的需要,並適應軍隊戰鬥行動的特點;路線力求隱蔽,易於偽裝,便於車輛疏散;路線短捷、平順,工程作業量小。軍用道路的構築、管理和維護的主要戰術要求是迅速、及時,做到隨壞隨修,反覆搶修,保證道路暢通。
組織實施
構築軍用道路的工作主要有:組織實施工程偵察,進行道路的簡易設計,組織土方、石方作業,構築道路設備,鋪設或改善路面,實施偽裝和在路旁構築供車輛、人員使用的臨時掩蔽設施等。在組織施工時,通常按集中兵力、器材於主要道路或重要路段的原則,採用分段、多點的作業方式和快速作業方法實施。在軍隊機動和進攻戰鬥過程中,組織精幹的運動保障隊,編入合成軍隊的戰鬥隊形實施隨伴(運動)保障,排除前進道路上的障礙物和搶修道路。
相關歷史
戰國時期
軍用道路早在古代戰爭中就已出現。中國戰國時期魏、趙、齊等各諸侯國構築的縱橫四達的大道,當時稱為午道,在各諸侯國互相征討的作戰中,有些就作為軍用道路,用於保障戰車機動。秦朝時期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構築的馳道,路基高而堅實,寬50步(合69米),路旁每隔3丈(約8.295米)種植松樹一棵。最初修建的馳道,是供帝王出巡時馬車行駛用的,後來在同匈奴的戰爭中,馳道被用於保障軍隊的作戰行動。到了漢代以後,都城中也修建了馳道,以便利守城部隊的調遣。秦始皇三十五至三十七年(公元前212~前210),為滿足軍事需要而修建的直道,從鹹陽以北的雲陽(今陝西淳化縣西北)直達九原(今內蒙古包頭西北),“塹山堙谷,千八百里”,是中國古代的又一巨大軍事工程。直道的建成,配合當時的長城,對於防禦匈奴襲擾,鞏固秦北部邊境,起了重大作用。甬道是中國古代戰爭中構築的兩側築有土牆的軍用道路。土牆上每隔一定距離設有瞭望哨,便於掩護部隊機動和糧秣物資的運輸。漢王四年(公元前203),劉邦與項羽在成皋(今河南滎陽縣汜水鎮)作戰時,漢軍自滎陽向敖倉修築了甬道,用來保障軍事運輸,對漢軍堅持成皋陣地戰起了重要作用。
漢朝末年
漢建安十六年(公元211)渭南之戰中,曹操攻打馬超、韓遂時,為運送積聚在河東郡(今山西夏縣北)的糧草,也構築過甬道。這條甬道是用木柵欄代替土牆。棧道是在峭壁陡崖上鑿孔搭架連閣修建而成的山地軍用道路。漢朝以前在潼關、孟津、三門峽地區就出現了棧道。蜀漢建興六年(公元228),諸葛亮率軍北攻曹魏時,曾在陝西西南褒水大石門一帶的陡峻山嶺地區,成功地構築了棧道。唐朝時期
唐乾符五年(公元878),黃巢領導的農民起義軍,為保障軍隊由浙江向福建進軍,沿途克服了山巒起伏的懸崖峭壁,開築了一條長700里(當時的1里約等於0.56公里)的軍用道路。此後,在相當長的一個時期,它仍是浙江至福建的交通要道。近代軍用道路
近代中國修建的供汽車行駛的第一條軍用道路──長(沙)湘(潭)公路(全長50公里),建於1913年,是當時的湖南都督譚延闓出於軍事上的需要興建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國人民解放軍於1950~1954年構築了通向世界屋脊的康藏公路(今川藏公路雅安至拉薩段),對人民解放軍和平進軍西藏、發展西藏地區的經濟文化起了重要作用,並發展了高原地區築路技術。中國人民志願軍在抗美援朝作戰期間,構築和維護了約5000公里的軍用道路,對保障戰爭的勝利起了極其重要的作用。1979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對越自衛還擊戰中突擊搶修了數百公里的軍用道路,有力地保障了作戰行動,並促進了在亞熱帶山嶽叢林地區快速築路技術的發展。
構築軍用道路在歐洲也有較早的歷史。古羅馬為保障軍事行動構築過兵道。公元前218年,西班牙的迦太基軍統帥漢尼拔率部向義大利進軍中,在阿爾卑斯山脈用火焚燒岩石,再用水、醋滅火,使岩石脆化,以重錘打擊,開闢出一條行軍道路,保障軍隊通過了山嶺。這條軍用道路,後來被稱為“漢尼拔通道”。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德、法、意、奧等國廣築汽車路,有效地保障了軍隊的調動和軍事運輸,其中法軍構築的軍用道路達1萬餘公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盟軍曾構築了自印度的利多經緬甸至中國昆明的中印公路(又稱史迪威公路),全長1730公里。路線經過崇山峻岭,跨過沼澤,穿越叢林,工程浩大,被譽為工程兵的一項突出的貢獻。在戰後的年代裡,一些國家仍十分重視和平時期在預定戰區構築完善的道路網,以適應戰備和作戰需要。有的國家把戰區的軍用道路區分為戰略道路、戰役道路和戰術道路,在構築、維護和管理方面進行了明確的分工;軍隊組建了專門的道路部隊(道路兵)作為統帥部搶修道路網的骨幹力量。
發展趨勢
隨著軍隊武器裝備和作戰方式的進一步發展,未來戰爭參戰兵力和武器彈藥、物資器材的消耗量增多,軍隊機動頻繁,對道路的依賴性將日益增大,道路保障將成為工程保障的突出任務。為適應未來戰爭的要求,軍用道路將向保障更高的行車速度、具有更大的通行能力和更好的行車條件、道路幹線的直線路段可供殲擊機戰時起降使用、道路的施工技術和方法更加快速的方向發展。為提高築路作業速度,一些國家將以新型築路機械裝備軍隊;採用金屬、塑膠製品和氣囊等制式路面器材以及採用化學固結的方法,提高鬆軟、泥濘等不良地質路段的通行能力。運用交通工程學的理論和技術管理戰場的交通勤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