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用潛艇類別

軍用潛艇類別

軍用潛艇有幾種分類方法:按潛艇的大小;按使命和按潛艇艇體結構分類。這裡介紹軍用潛艇按使命分類法的類別。1.攻擊型潛艇;2.巡航飛彈潛艇;3.彈道飛彈潛艇。

分類

按潛艇大小

大型(排水量在2000頓以上),中型(排水量600-2000頓)和袖珍(排水量100頓以下)潛艇。

按使命類型

則可分為攻擊型潛艇,巡航飛彈潛艇和彈道飛彈潛艇。

攻擊型潛艇

攻擊型潛艇攻擊型潛艇

自從海龜號嘗試攻擊敵艦之後,潛艇就一直被視為海下攻擊的利器。攻擊型潛艇是區別戰略型潛艇而言。這種潛艇主要以攻擊敵方船隻,潛艇等海上及海下目標為主要任務。通常很少具備,或僅僅擁有很少對陸,對空攻擊能力。這些潛艇主要的武裝從早期的“鑿船鑽”,”觸爆炸藥“逐漸發展,直到一戰前,魚雷,水雷以及甲板炮成為潛艇的標準配備武器。隨著二戰後期德國U-潛艇的高速發展,甲板炮自U-XXI型潛艇後退出歷史舞台。

隨著二戰結束和冷戰“鐵幕”落下,攻擊型潛艇以其相對廉價,穩定性強及其攻擊性成了美蘇雙方偵察情報,探尋,追蹤敵方的潛艇(彈道飛彈潛艇)的重要武器。尤其潛艇有了核動力後,攻擊型潛艇進入了一個新紀元。鸚鵡螺號下水服役後的演習,讓當時所有反潛專家都驚嘆其性能好。二戰時期的大多反潛方式都無法對抗鸚鵡螺號。此後,美國宣布不再建造任何常規動力潛艇。蘇聯潛艇的安定度比美國的有一定差距。但全世界普遍認為,美國建造的海狼級潛艇和蘇聯建造的阿庫拉-獵豹級核潛艇都代表了當前單殼體攻擊型潛艇和雙殼體攻擊型潛艇的最高水平。
巡航飛彈潛艇
隨著潛艇的發展,另一種武器—飛彈成為潛艇發展的另一方向。V-II飛彈成為德國人理想潛艇的利器。二戰後期,德國人曾開始研究將潛艇安裝上飛彈,這個項目的資料,後來也成為美國人的戰利品。1964年2月,美國在SS-348鱈魚號上安裝“天獅星”巡航飛彈,進行了發射試驗,並取得成功。然而,隨著美國在20世紀60年代末期至70年代這一時期潛艇飛彈的迅猛發展,潛艇巡航飛彈研製隨之放棄。
另一方面,蘇聯則在巡航飛彈潛艇的發展下了很大功夫;原因是,二戰後美國急速發展航母群,蘇聯則沒有足夠能力發展,而用反航母編隊群,攜帶反艦飛彈的轟炸機和攜帶反艦飛彈的潛艇作為理想的武器。1956年,蘇聯海軍將一艘W級潛艇改裝攜帶SS-N-3C型飛彈,並成功進行了發射試驗。隨後,蘇聯開始研製第一級巡航飛彈潛艇E級核潛艇。此後,蘇聯發展了一系列巡航飛彈潛艇,到了奧斯卡級核潛艇。蘇聯的巡航飛彈潛艇已經發展到了一個相當的高度。
隨著冷戰的結束,大規模核對峙結束以及戰爭局部化的趨勢使美國也認識到巡航飛彈潛艇的重要性。2002年9月,美國開始為四嫂俄亥俄級核潛艇改裝為巡航飛彈發射和特種部隊投放艇。隨後發展的維基尼亞級攻擊型核潛艇也安裝了12個巡航飛彈發射筒。
彈道飛彈潛艇
彈道飛彈潛艇是冷戰“相互保證毀滅”的重要工具。旨在當我方遭受到敵方毀滅性核打擊,陸基彈道飛彈和空基戰略轟炸機等核武器投射力量已經被毀滅之後,彈道飛彈潛艇作為隱蔽的核攻擊力量給敵方毀滅性打擊。這被稱為“第二次核打擊”。
自從二戰時德國試驗潛艇發射V型飛彈的試驗情況落入盟軍和蘇軍手中後。雙方在戰後都積極於潛艇發射飛彈的實驗。美蘇經過了早期巡航飛彈的試驗之後,雙方都開始了潛艇發射彈道飛彈研究。尤其是美國,由於1964年至20世紀70年代,美國潛射彈道飛彈技術突飛猛進,將潛艇發射的飛彈主要轉為彈道飛彈方面。放棄了巡航飛彈。而在1959年,美國第一個彈道飛彈核潛艇華盛頓號投入服役,安裝的是射程為2200千米的北極星飛彈。而相比之下,蘇聯在彈道飛彈潛艇技術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都落後於美國。蘇聯的第一嫂彈道飛彈潛艇(G)級雖然在1957年下水服役,比華盛頓號早,但其動力則為柴電動力,而且其裝載的P-11FM飛彈程僅為150千米,改裝後也只有560千米。20世紀70年代後,雙方彈道飛彈潛艇數目和力量都突飛猛進,其它國家則相形見拙。英國的彈道飛彈潛艇主要基於北極星系統和三叉戟系統發展而來,與美國潛艇有很大的共通性。法國的可畏級於1971年服役,1958年,法國又自行研製出的勝利級開始服役。法國以六嫂彈道飛彈為基數,英國則為4-5嫂。中國自行研製092型潛艇於1981年下水,使用巨浪-1型飛彈系統。2007年,中國政府公開了新研製的093型核潛艇,而非官方管道也公布了一些094型核潛艇訊息。該潛艇使用巨浪-2型飛彈。

按船體結構分類

雙殼潛艇和單殼潛艇。若按潛艇動力分類,則可分為柴電潛艇和核潛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