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聲書的起源辭海中的定義為:錄製在磁帶或CD中的出版物。有聲書是傳統書的一種衍生形式。它是隨著聲磁技術的發展而開發出的一種以磁化物為載體並帶有播放功能的書。 有聲書是一種個人或多人依據文稿並藉助不同的聲音表情和錄音格式所錄製的作品,常見的有聲書格式有錄音帶、CD、MP3等。 有聲書一詞約在20世紀80年代出現,一本有聲書是依靠講者的聲音而存在,講者是聽者和文稿的媒介,講者的聲音具有吸引聽者、使聽者著迷的本質。有聲書的內容可以是朗讀、廣播劇、歌曲、相聲、小說或是專題報導來呈現。 人類的智慧,產生出無窮的推動力,針對人們沒有時間讀書的苦衷,有聲書應運而生。有聲書,英文是"spokenwords"或"audiobooks",指朗誦文字作品的錄音產品.美國有聲讀物協會對有聲讀物的定義是:"包含不低於51%的文字內容,複製和包裝成盒式磁帶,高密度光碟或者單純數字檔案等形式進行銷售的錄音產品". 其實,印刷書是通過紙張為載體傳播知識,而有聲書則是通過可以播放的光碟為載體來實現這一功能。
2.車載有聲書 開車上路,怎么打發無聊時間是很多有車一族煩惱的事情。車載有聲書就幫開車族解決了這一煩惱,可以在開車的同時用耳朵“聽”書。 車載有聲書為車主提供新鮮、暢銷的有聲書內容,它將最新的暢銷讀物製成音頻節目,像《杜拉拉升職記》、《暗算》、《鬼吹燈》等暢銷小說、懸疑小說、恐怖故事、熱門經管、健康人文等應有盡有,使得車主在開車時不覺得無聊,即使在塞車時也不急躁,同時提高了駕駛的安全度。 比印刷書更有意思的是,不同的書目會配有不同的背景音樂,播講人的情緒也會隨著情節高低起伏,感染聽眾,比起一頁一頁翻閱厚厚的書籍,“聽書”不失為是一種享受。 不少社會名流已經開始由看書轉為“聽書”。據媒體報導,俄羅斯總統普京就承認,他上班路上經常在車裡聽一些名著和暢銷作品的有聲版。中國傳媒大學黃升民表示,“有企業要為勞碌之人推出“聽書”(Audiobook,將內容錄入CD、MP3之類),我肯定會積極購買。”著名財經作家吳曉波也表示,“沒時間看書,那就抽時間,來聽書。” 有聲書的優點是:節省時間,不會影響視力,閱讀量更大,攜帶更方便,一般可用電子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