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據時代為了輸出埔里糖廠所產的蔗糖,於1916年開設埔里至車埕的輕便車鐵道,後來為因應大觀發電廠的興建,便拓寬車埕至二水間的七分車鐵道匯入西部幹線,1922年完工,成為今日的集集鐵路支線,工程技師、建築工人再加上輕便車的客貨運,為車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熱鬧景象;由於車埕的地勢平坦、腹地廣大,當時由埔里運出的蔗糖皆在車埕裝車轉運,常有上百台的輕便車停放於此,於是有人以閩南話稱之為車場,因此這裡就叫做車埕;直到1937年電廠完工,工程人員撤離讓車埕這個小鎮又恢復原來的平靜。
當山林資源殆盡,在1995年起禁止伐木後,叱吒一時的木業公司也跟著關門,車埕也漸漸落寞,繁榮不再;現在的車埕正積極發展觀光,計畫以木材工業、電力、鐵道為推動主軸,許多木工廠已成廢墟現已成為著名的旅遊景點,結合鐵道文化與木材工業,開發出木製生活用具及木桶型鐵路便當盒,也受到民眾的歡迎。
梅子是車水里鄉的特產,在這個得天獨厚的環境下,當地規劃了車埕酒莊,於2003年4月20日正式開幕!車埕酒莊是以種植梅子為主的水里鄉農會果樹第三產銷班為班底,初期酒莊以融入車埕的鐵道文化,將主要推銷的酒品依濃度取名為鐵道公主、車埕老站長、烈車長等三款推出,酒精濃度不一的梅酒更是讓民眾有更多的選擇!車埕酒莊堅持只用當地黃熟梅釀酒,製造出品質優良、口感滑順的好酒,也讓車埕又新增了一個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