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軀幹穩定性力量是指對人體軀幹穩定性起著重要作用的軀幹周圍的力量。軀幹穩定性的提高,可以有效確保人體在運動過程中機體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保證完成動作時能量或力的有效傳遞,高質量完成動作。
軀幹穩定性的作用
穩定性是指關節在靜態或動態運動中的穩定程度。人體力量的產生大都是圍繞關節(支點)進行的,人體關節(支點)的穩定程度直接影響力量的大小。在競技體育中,肩袖、髖關節複合體、踝關節複合體的穩定性在改善關節運動功能中起著重要作用。
關節穩定性力量是指對人體關節穩定性起著重要作用的關節周圍的力量。關節穩定性可以保障肢體之間進行有效的動量及力的傳遞。若穩定性差,肢體之間的動量和力在傳遞過程中被損耗,會使運動的經濟性受到影響。穩定性是並非是單一肌肉力量的表現,而是多肌肉參與、多關節運動相互協調的表現。它往往通過提高力量、協調能力以及動作的有效性來提高身體的控制能力。
軀幹穩定性力量的分類
根據運動中的特徵,穩定性可以分為動態和靜態兩類。靜態穩定性是對姿勢和平衡的保持。動態穩定性是對維持動作的產生和控制的能力。按身體部位劃分,穩定性可以分為下肢關節、軀幹部位和上肢關節三個部位的穩定性。
根據關節運動特點,軀幹穩定性分為屈伸穩定性和旋轉穩定性。
(1)屈伸穩定性
對完成對稱的上肢運動所表現出來的軀幹在矢狀面中的穩定程度。運動中很多專項動作對軀幹屈伸穩定性提出要求,以便把力量從下肢傳到上肢。如,籃球運動員爭搶籃板球、排球運動員的攔網等動作。而對稱性跳躍動作及傳球動作均涉及到軀幹的屈伸穩定性。
(2)旋轉穩定性
對於上肢和下肢進行不對稱活動時,軀幹在矢狀面和額狀面穩定性要求。如,短跑運動員在跑動過程中,軀幹在不停地扭轉,因此,肢體保持旋轉的穩定性,是短跑運動員取得優異成績較為關鍵的因素。
不同運動項目對軀幹部位肌肉的需求是不同的,應當依據軀幹部位在運動中的功能選擇相應的練習。
軀幹穩定性力量訓練
穩定性訓練手段一般包括各種墊上徒手練習、平衡板練習、泡沫筒練習、振動桿練習、氣墊練習、滑板練習、瑞士球練習、懸吊練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