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慶介紹
踩鼓節流傳於貴州的凱里、丹寨、雷山等縣的苗族地區。每年農曆二月的第一個豬場天,苗族青年男女自動聚集於當地規定的歌場上踩鼓。這種鼓是用實心楠木挖空、兩端繃以牛皮作成的。屆時,由一個有威望的老人,將放在他家的楠木鼓和鼓架一齊搬進鼓場,並用力敲鼓,人們都聞聲前來翩翩起舞,年輕人趁機擇偶;老年人也穿著新衣,圍著楠木鼓唱古歌。舞畢,姑娘們便拿出親手編織的花帶,敬獻在楠木鼓上,表示對楠木鼓的感恩。人們盡情歡唱,直到天黑才離開鼓場。最後,由鼓主把楠木鼓抬回家,端放於樓上。每逢節日還要用魚肉敬祭楠木鼓。
苗族人認為用大牯牛皮製成的大鼓是祖先靈魂居住的地方,是一個血緣家族的紐帶和象徵。這種祭祖儀禮包括宰牛祭祖、用牛皮製鼓、祭鼓等一系列宗教禮儀。祭鼓,源於苗族女性始祖妹榜妹留最初是從楓樹木蕊里孿生的,由此苗族先民認為人死後靈魂只是一種轉移,而楓木牛皮製成的木鼓就是祖先之靈的歸宿這所,只有敲擊木鼓,才能喚醒祖先的靈魂,因而祭祀祖宗需用砍牛祭鼓的方式來表現。
流傳地區
踩鼓節。流傳於貴州的凱里、丹寨、雷山等縣的苗族地區。
節日來源
這個節日的來歷說法不一,但多數說法是祭祀祖先的大恩大德。還有節日源於傳說的說法。很古的時候,苗區發生嚴重的災害,苗族同胞為躲避災害,背井離鄉,途徑漫無天際的大森林時迷失了方向。後經一隻啄木鳥引路幫助,才擺脫困境,來到一片富饒的土地上定居。老祖宗在這裡艱苦奮鬥,重建家園時,為消除勞累,恢復體力,利用農忙的間隙集中休息娛樂。天長日久,即形成踩鼓節的定俗。
儀式過程
踩鼓節每隔七年、九年、十三年舉行,才過一次,故有幸到黔東南的苗族村寨參加這 踩鼓節的外地遊客並不多。 踩鼓節整個儀式包含旋牛堂、砍牛祭祖、祭鼓等一系列離不開牛和鼓的宗教禮儀,旨在不忘祖宗當年從東方遷徙而來的艱辛,希冀祖宗顯靈,後代人畜興旺、生活幸福。砍牛是把牛敬獻給祖先,讓魂歸東方的先祖有牛這種忠實、勤勞的夥伴。
主要祭祀活動
準備
每一個苗寨都養一頭膘肥體壯的大水牯牛,這頭牛不從事生產勞動,專門養著比賽用。到比賽的前幾天,要吃嫩草和糯米飯,比賽時還要裝扮起來。
苗族鬥牛
比賽這天,各寨的都牽到鬥牛場上,圍觀的人群站滿山坡鬥牛時各寨的牛都排好輪次。開始前,由有聲望的寨老把酒灑在鬥牛場上。鬥牛開始,鐵炮沖天,喊聲震地,鑼鼓齊鳴,鞭炮聲,吆喝聲響成一片。兩頭水牯牛頭頂頭相鬥,打得難解難分,節日達到了高潮。鬥牛酣戰以後,或成平局,或一勝—敗,宣告結束。獲勝的牛所屬的苗寨,要給鬥牛披紅戴花,還要“封王”,敲鑼鼓,吹蘆笙,跳起歡樂的舞蹈,為“牛王”凱旋慶賀。
祭祀
踩鼓節祭祖時要殺牛,由鬼師祭祀,口中念念有詞。祭奠完畢後要吃酒,不管是親朋好友,過路看客,都要以酒肉招待。所有的人都一醉方休。
青年主要活動
節日這天,苗家男女老幼從四面八方匯集踩鼓場上。老人們穿著自織的青色土布長衫和新鞋;姑娘們則個個身穿刺繡有花紋圖案的新衣新褲,扎圍腰,佩戴銀花銀烏和項圈手鐲之類的裝飾品,其目的有二,一則為美;二則是在小伙子面前"亮家底"。這一帶的舊習以為,不戴銀器的姑娘沒有出息,伙子不願意同她建立戀愛關物中心,另兩位姑娘兩手各執一根鼓棒在鼓的兩面按同一鼓點敲打。人們圍著鼓手,女性在里,男性在外,踩著鼓點按順時針方向跳踩鼓舞。舞蹈輕鬆熱烈,動作歡快,舞步舞姿反覆巡迴交替,主要有"四方舞"、"中間舞"、"交腳舞"等。當舞蹈跳至高潮時,女聲隨之伴唱"慶祝歌",整個踩場活動將持續到夕陽西沉。晚上,人們再度匯集踩鼓場對歌。男一邊,女一邊,兩人唱兩人和,一問一答,通宵達旦。許多健男妙女在遊方的接觸中,相互認識、了解,最後結下了終身伴侶。
節日期間,親朋好友之間互相走訪、宴請,各家賓客少則10餘人,多則30餘人。客主歡聚一堂,圍坐對唱飲酒,你敬我勸,十分歡快。每當客人告別離走時,主人常將雞、鴨的頭、爪插在客人頭上,用以表示自己殺雞宰鴨很多,送行方式十分别致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