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力學計算

路面力學計算是一種計算機學理論知識,研究工作者總是力圖採用某些假設,或忽略某些因素,使路面體系的數學-力學模式能得到簡化,從而獲得理論解答,再通過實驗手段對理論結果加以修正,使能付之實用。

路面力學計算

正文

運用彈性力學、粘彈性力學和材料力學的理論,解算路面多層體系內的應力和變形,並驗算路面結構的強度。
為路面體系建立數學-力學模式,是用科學原理來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的一種方法。研究工作者總是力圖採用某些假設,或忽略某些因素,使路面體系的數學-力學模式能得到簡化,從而獲得理論解答,再通過實驗手段對理論結果加以修正,使能付之實用。19世紀末,適用於路面設計的某些彈性力學理論已得到發展,如H.R.赫茲在1884年提出的液體支承板,J.-V.布森涅斯克在1885年提出的半空間彈性課題,它們在20世紀上半葉的路面設計研究中都獲得了運用。H.M.S.韋斯特加德以赫茲理論為基礎,曾於1925年發表了水泥混凝土路面應力分析的論文,至今仍運用於剛性路面設計的實踐中。1938年A.H.A.霍格作出的彈性地基上無限大薄板的解。以及1945年D.M.伯米斯特對雙層和多層彈性體系應力和位移計算的理論解,它們對剛性路面和柔性路面設計理論的發展都有很大影響。
近年來,由於快速大型電子計算機的套用,以及彈性力學和數值計算方面的發展,已能編制出任意多層彈性體系的電子電腦程式,求算在垂直和水平荷載作用下體系內任意點的應力和位移,如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研究院的ELSYM程式和切夫隆研究公司的CHEV-5L程式,荷蘭殼牌研究組的BISAR程式,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院的 GCP-1程式等。除了彈性多層體系力學計算的發展外,對粘彈性層狀體系也已編出VESYSIIM電腦程式;採用有限元技術處理層狀體系和彈性地基上的有限尺寸板等也有了新發展。以上研究成果已部分套用於路面設計。
在路面力學計算的內容中,除了對層狀體系和層狀體系上的板進行應力和位移分析外,還應包括路面材料強度(抗拉、抗剪或抗變形能力)指標的確定,並根據路面體系破壞的力學特徵,建立路面結構的強度驗算理論。為此須運用材料力學中物體在複雜應力(三維應力)狀態下的強度理論。
參考書目
 朱照宏等著:《路面力學計算》,人民交通出版社,北京,1985。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