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星

距星

距星,是二十八宿中每宿的一顆用於測量天體赤經位置的標誌星。甲天體與其西最近一宿距星之間的赤經差就是甲天體的赤道坐標的一個分量,稱"/k宿度”,記作×(宿)×度。有時也用以稱呼其他星官的位置標誌星。

二十八宿的來源

二十八星宿的體系除了中國外,印度、巴比倫、伊朗、埃及與阿拉伯也有二十八宿的類似體系,而且均能一一對應(雖不是全部嚴格相等),例如印度稱為“納沙特拉”(Nakshatra),1860年,韋柏在《中印兩國曆學的比較》一文提出二十八宿起源於印度,原因是中國二十八宿起於角,而印度起於昴。1891年,荷姆美爾主張二十八宿應當起源於巴比倫。

美國學者伯吉斯(E.Burgess)認為,二十八宿體系是從印度傳入中國的,二十八宿名稱有與古梵文相似之處。新城新藏的《東洋天文學史研究》主張二十八宿起源於中國。竺可楨在《二十八宿起源之時代和地點》主張二十八宿起源於中國。夏鼐認為二十八宿是自中國傳入印度,不過夏鼐指出,印度有二十八宿和二十七宿兩種體系,二十七宿體系較為流行。日人飯島忠夫根據冬至點在二十八宿中的牽牛初度,認為二十八宿制定於公元前396 年到公元前382 之間,斷定二十八宿是從西方傳入的。新城新藏則與飯島忠夫持相反意見,兩人相繼發表文章,相互駁難。

關於二十八宿的定型時期,爭論亦大。《尚書·堯典》最早提到四仲中星,《夏小正》等文獻中已經有某些星名。在周朝初期著作《周禮》中已能發現二十八宿部分宿名。錢寶琮認為黃道二十八宿成立於戰國,至少在春秋戰國時期已經完備了。有關二十八宿及四象的完整記載,最早見於《史記》。1978年考古學家在湖北隨州的戰國曾侯乙墓的墓葬中,出土了繪有二十八宿圖像的漆箱蓋,約公元前五世紀,之後又見於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的帛書約公元前170年,這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早的關於二十八宿的實物例證。

二十八宿的距星

星宿名訓讀距星拉丁名視星等
東方青龍すぼし室女座α星(角宿一)Alpha Virginis、Spica 1.0等
あみぼし室女座κ星(亢宿一)Kappa Virginis4.1等
ともぼし天秤座α星(氐宿一)Alpha Librae、Zubenelgenubi 5.2等
そひぼし天蠍座π星(房宿一)Pi Scorpii2.9等
なかごぼし天蠍座σ星(心宿一) Sigma Scorpii、Al Nyat 2.9等
あしたれぼし天蠍座μ1星(尾宿一)Mu1 Scorpii3.0等
みぼし人馬座γ星(箕宿一)Gamma Sagittarii、Alnasl 3.0等
北方玄武ひきつぼし人馬座φ星(斗宿一)Phi Sagittarii,Aoul al Sadirah 3.1等
いなみぼし摩羯座β星(牛宿一)Beta Capricorni、Dabih 3.1等
うるきぼし水瓶座ε星(女宿一)Epsilon Aquarii、Albali 3.8等
とみてぼし水瓶座β星(虛宿一)Beta Aquarii、Sadalsuud 2.9等
うみやめぼし水瓶座α星(危宿一)Alpha Aquarii、Sadalmelik 3.0等
はつゐぼし飛馬座α星(室宿一)Alpha Pegasi、Markab 2.5等
なまめぼし飛馬座γ星(壁宿一)Gamma Pegasi、Algenib 2.8等
西方北虎とかきぼし仙女座ζ星(奎宿二)Zeta Andromedae3.9-4.1等
たたらぼし牡羊座β星(婁宿一)Sheratan,Sharatan 2.6等
えきへぼし牡羊座35(胃宿一)35 Arietis4.6等
すばるぼし金牛座17(昴宿一)17 Tauri、Electra 3.7等
あめふりぼし金牛座ε星(畢宿一)Epsilon Tauri、Ain 3.5等
とろきぼし獵戶座λ星(觜宿一)Lambda Orionis、Meissa 、Heka 3.4等
からすきぼし獵戶座ζ星(參宿一)Zeta Orionis、Alnitak 1.8等
南方朱雀ちちりぼし雙子座μ星(井宿一)Mu Geminorum、Tejat Posterior 2.9等
たまをのぼし巨蟹座θ星(鬼宿一)Theta Cancri5.3等
ぬりこぼし長蛇座δ星(柳宿一)Delta Hydrae、Lisan al Shudja 4.1等
ほとをりぼし長蛇座α星(星宿一)Alpha Hydrae、Alphard、Alfard 2.0等
ちりこぼし長蛇座υ1星(張宿一)Upsilon1 Hydrae4.1等
たすきぼし巨爵座α星(翼宿一)Alpha Crateris、Alkes 4.1等
みつかけぼし烏鴉座γ星(軫宿一)Gamma Corvi、Gienah 2.6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