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中國古典文學名著:文白聊齋志異(足本·典藏)(套裝共3冊)》簡稱《聊齋》,俗名《鬼狐傳》,是中國清代著名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一部文言短篇小說集。全書共有短篇小說491篇。題材非常廣泛,內容極其豐富,藝術成就很高。作品成功地塑造了眾多的藝術典型,人物形象鮮明生動,故事情節曲折離奇,結構布局嚴謹巧妙,文筆簡練,描寫細膩,堪稱中國古典文言短篇小說之巔峰。
作者簡介
作者:(清代)蒲松齡 譯者:王皎 蒲松齡字留仙,一字劍臣,號柳泉居士,淄川(今山東淄博市)人。他十九歲時連中縣、府、道第一,後屢試不第。曾為幕賓一年,其後數十年居鄉里為塾師。數十年間廣泛蒐集民間佚聞異事,“聞則命筆,遂以成編”。
圖書目錄
卷一
考城隍
耳中人
屍變
噴水
瞳人語
畫壁
山魈
咬鬼
捉狐
荍中怪
宅妖
王六郎
偷桃
種梨
勞山道士
長清僧
蛇人
斫蟒
犬奸
雹神
狐嫁女
嬌娜
僧孽
妖術
野狗
三生
狐入瓶
鬼哭
真定女
焦螟
葉生
四十千
成仙
新郎
靈官
王蘭
鷹虎神
王成
青鳳
畫皮
賈兒
蛇癖
卷二
金世成
董生
齕石
廟鬼
陸判
嬰寧
聶小倩
義鼠
地震
海公子
丁前溪
海大魚
張老相公
水莽草
造畜
鳳陽士人
耿十八
珠兒
小官人
胡四姐
祝翁
豬婆龍
某公
快刀
俠女
酒友
蓮香
阿寶
九山王
遵化署
張誠
汾州狐
巧娘
吳令
口技
狐聯
濰水狐
紅玉
龍
林四娘
卷三
江中
魯公女
道士
胡氏
戲術
丐僧
伏狐
蟄龍
蘇仙
李伯言
黃九郎
金陵女子
湯公
閻羅
連瑣
單道士
白於玉
夜叉國
小髻
西僧
老饕
連城
霍生
汪士秀
商三官
於江
小二
庚娘
宮夢弼
鴝鵒
劉海石
諭鬼
泥鬼
夢別
犬燈
番僧
狐妾
雷曹
賭符
阿霞
李司鑒
五羖大夫
毛狐
翩翩
黑獸
卷四
余德
楊千總
瓜異
青梅
羅剎海市
田七郎
產龍
保住
公孫九娘
促織
柳秀才
水災
諸城某甲
庫官
鄷都御史
龍無目
狐諧
雨錢
妾擊賊
驅怪
姊妹易嫁
續黃粱
龍取水
小獵犬
棋鬼
辛十四娘
白蓮教
雙燈
捉鬼射狐
蹇償債
頭滾
鬼作筵
胡四相公
念秧
蛙曲
鼠戲
泥書生
土地夫人
濟南道人
酒狂
卷五
陽武侯
趙城虎
螳螂捕蛇
武技
小人
秦生
鴉頭
酒蟲
木雕美人
封三娘
狐夢
布客
農
章阿端
餺飥媼
金永年
花姑子
武孝廉
西湖主
孝子
獅子
閻王
土偶
長治女子
義犬
鄱陽神
伍秋月
蓮花公主
綠衣女
黎氏
荷花三娘子
罵鴨
柳氏子
上仙
侯靜山
錢流
郭生
金生色
彭海秋
堪輿
竇氏
梁彥
龍肉
卷六
潞令
馬介甫
魁星
厙將軍
絳妃
河間生
雲翠仙
跳神
鐵布衫法
大力將軍
白蓮教
顏氏
杜翁
小謝
縊鬼
吳門畫工
林氏
胡大姑
細侯
狼
美人首
劉亮采
蕙芳
山神
蕭七
亂離
豢蛇
雷公
菱角
餓鬼
考弊司
閻羅
大人
向呆
董公子
周三
鴿異
聶政
冷生
狐懲淫
山市
江城
孫生
八大王
戲縊
卷七
羅祖
劉姓
邵九娘
鞏仙
二商
沂水秀才
梅女
郭秀才
死僧
阿英
橘樹
赤字
牛成章
青娥
鏡聽
牛癀
金姑夫
梓潼令
鬼津
仙人島
閻羅薨
顛道人
胡四娘
僧術
祿數
柳生
冤獄
鬼令
甄后
宦娘
阿繡
楊疤眼
小翠
金和尚
龍戲蛛
商婦
閻羅宴
役鬼
細柳
卷八
畫馬
局詐
放蝶
男生子
鍾生
鬼妻
黃將軍
三朝元老
醫術
藏虱
夢狼
夜明
夏雪
化男
禽俠
鴻
象
負屍
紫花和尚
周克昌
嫦娥
鞠樂如
褚生
盜戶
某乙
霍女
司文郎
醜狐
呂無病
錢卜巫
姚安
採薇翁
崔猛
詩讞
鹿銜草
小棺
邢子儀
李生
陸押官
蔣太史
邵士梅
顧生
陳錫九
卷九
邵臨淄
於去惡
狂生
瀲俗
鳳仙
佟客
遼陽軍
張貢士
愛奴
單父宰
孫必振
邑人
元寶
研石
武夷
大鼠
張不量
牧豎
富翁
王司馬
岳神
小梅
藥僧
於中丞
皂隸
績女
紅毛氈
抽腸
張鴻漸
太醫
牛飛
王子安
刁姓
農婦
金陵乙
郭安
折獄
義犬
楊大洪
查牙山洞
安期島
沅俗
雲蘿公主
烏語
天宮
喬女
蛤
劉夫人
陵縣狐
卷十
王貨郎
罷龍
真生
布商
彭二掙
何仙
牛同人
神女
湘裙
三生
長亭
席方平
素秋
賈奉雉
胭脂
阿纖
瑞雲
仇大娘
曹操冢
龍飛相公
珊瑚
五通
又
申氏
恆娘
葛巾
卷十一
馮木匠
黃英
書痴
齊天大聖
青蛙神
又
任秀
晚霞
自秋練
王者
某甲
衢州三怪
拆樓人
大蠍
陳雲棲
司札吏
蚰蜒
司訓
黑鬼
織成
竹青
段氏
狐女
張氏婦
於子游
男妾
汪可受
牛犢
王大
樂侮
香玉
三仙
鬼隸
王十
大男
外國人
韋公子
石清虛
曾友於
嘉平公子
卷十二
二班
車夫
乩仙
苗生
蠍客
杜小雷
毛大福
雹神
李八缸
老龍船戶
青城婦
鶚鳥
古瓶
元少先生
薛慰娘
田子成
王桂庵
寄生(附)
周生
褚遂良
劉全
土化兔
鳥使
姬生
果報
公孫夏
韓方
紉針
桓侯
粉蝶
李檀斯
錦瑟
太原獄
新鄭訟
李象先
房文淑
秦檜
浙東生
博興女
一員官
丐仙
人妖
附錄
蟄蛇
晉人
龍
愛才
夢狼附則二
阿寶附則集痴類十
豬嘴道人
張牧
波斯人
序言
中國文言小說盛行於魏晉南北朝時期,到唐代已有很高水平。宋元時.白話小說興起,文言短篇小說雖有一定數量,但大多內容平庸,藝術也無創新。至有明一代,創作傳奇和志怪小說風起,作品的數量之多超越先世,然而從思想到藝術終無太多獨創。直到清初,蒲松齡在創造性繼承前人藝術成果的基礎上,推出《聊齋志異》,才將文言短篇小說的創作推向新的階段,達到了此體裁作品的最高水平。 《聊齋志異》共504篇,內容十分廣泛,多談狐、仙、鬼、妖,以此來概括當時的社會關係,反映了17世紀中國的社會面貌。
《聊齋志異》首先揭露了吏治的腐敗,作者放言無忌,以激憤的感情把矛頭對準封建時代的大大小小官吏,撕開了官吏貪婪、諂佞、昏庸、無恥、殘忍的醜惡面紗,痛斥了封建官僚政治的腐敗與黑暗。此方面的代表作有《促織》、《席方平》、《夢狼》、《續黃梁》等。其次,《聊齋志異》的批判精神又表現在抨擊科舉制度,揭露科舉弊端上。在清代,《聊齋志異》是第一部批判科舉制的小說。如《賈奉雉》、《葉生》、《司文郎》、《考弊司》、《素秘》等章節。同時,《聊齋志異》通過對花妖狐魅的婚姻情感的描述,表達了對美的追求,對生活的熱愛,對人間真情的渴望,從另一個側面,反映了蔑視禮教,爭取人性解放的積極意義。
《聊齋志異》除上述三方面內容外,有積極意義的篇章甚多。如《勞山道士》諷刺好逸惡勞,不願勤學苦練就想出成就而有所得的王生,闡述不勤奮者必碰壁的道理;《畫皮》告訴人們要警惕,不要為表面的美麗所迷惑;《雨錢》諷刺貪財牟利結果人才兩空的市儈。這些作品寓意深刻,富有啟迪性。 《聊齋志異》屬志怪傳奇小說。志怪小說興於六朝,到唐代演變為傳奇。魯迅在《中國小說史略》中說:“敘述宛轉,文辭華艷”,“始有意為小說”。蒲松齡廣泛接受了先秦散文、史傳文學及前代小說的影響,尤其是直接繼承六朝志怪小說和唐傳奇的傳統,又加以創新,形成了“描寫委曲,敘次井然,用傳奇法,而以志怪,變幻之狀,如在目前;又或易調改弦,別敘畸人異行,出於幻域,頓人人間;偶述瑣聞,亦多簡潔,故讀者耳目,為之一新”(魯迅《中國小說史略》)的獨特藝術風格。他用神奇故事引導人們去認識社會,思索人生,在瑰瑋奇麗的故事裡,描繪著迷離閃爍的景象,所以小說充滿了浪漫主義的情調,細節富有生活氣息,情節起伏跌宕,語言含蓄,富有個性化特徵,給人以美的享受。
《聊齋志異》的作者蒲松齡(1640—1715年),清代文學家,小說家,字留仙,號柳泉,山東淄博人,出生於一個逐漸敗落的地主家庭,書香世家,但功名不顯。蒲松齡19歲時,以縣、府、道三個第一考取秀才,頗有文名,但以後屢試不中。31-32歲時,蒲松齡離鄉南遊,飽覽南方的自然山水、風俗民情,體驗了官場的腐敗、人民的痛苦,還結交了一些南方下層歌女,對其日後創作有很大幫助。蒲松齡一生熱衷科舉,卻不得志,因此對科舉制度的不合理深有體驗。加之自幼喜歡民間文學,廣泛蒐集精怪鬼魅的奇聞逸聞,吸取創作營養,熔鑄自己的生活體驗,創作出傑出的文言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除《聊齋志異》外,蒲松齡還有文集4卷,詩集6卷,雜著多種,戲曲3種,通俗俚曲14種。經人蒐集編為《蒲松齡集》。 《聊齋志異》版本很多,現存的主要有:
半部手稿本,是作者修訂本,從中可以看到一些原作面貌,可惜僅存203篇。鑄雪齋抄本,乾隆十六年(1752年),歷城張希傑根據濟南朱氏殿春亭抄本過錄的版本。此本共12卷,有目488篇,但有目無文者凡14篇,實有文474篇。《二十四卷抄本聊齋志異》本,1963年發現,其底本當是作者的另一稿本,並參照其他抄本作了校對、覆核。此本共有文474.篇,與鑄雪齋抄本是現在所見到的最完整的兩個早期抄本,對研究《聊齋志異》有重要價值。趙起杲青柯亭刻本,是現存最早的《聊齋志異》刻本,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刊刻,記述了底本的來源和刻者所做的工作。書共16卷,凡431篇。篇目雖不完全,但重要的篇章都已包括在內。其文字的更定,亦有可取者。註解本,通行的有呂湛恩、何垠兩種注本,註解本指明典故,詮釋字義,給讀者閱讀以很大便利。呂注錯誤較少;何注則嫌蕪雜,錯誤較多。評語本,最早者為王士禎評。王證雖頗簡略,但時有精當之處。後刊刻成書,又有馮鎮巒、何守奇、但明倫諸人評語。諸家評語,或闡明作者旨意,或品評為文之法,或考據傳聞異同,都富有參考價值。但其迂腐附會之處,亦所難免。《聊齋志異》尚有多種拾遺本。此外還有清代刻本《詳註聊齋志異圖詠》。
本書綜合各版本,有504篇,是目前出版最完全的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