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臘平

這樣一個地方,在交通如此發達的今天,當然就成了不可多得的旅遊勝景了。 我骨子裡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報人,屬於文人類型的人,作為報社的老總,“做好報導”是我認為最重要的事。 我也一直以為,應當把《公益時報》辦成一張富人看的報紙,而不應該單純地考慮某些專家或學者的偏好。

趙臘平,新聞記者,時政評論員,文學愛好者。湖南省邵東縣人,1964年1月出生。筆名“小屋清風”。因家鄉有條邵水,素有“雲帶鐘聲穿樹去,月移塔影過江來”之美,故亦用筆名“邵水清”。
1986年畢業於石家莊經濟學院經濟管理系,獲經濟學學士學位;後來在清華大學和中國人民大學進修編輯學及新聞學。爾後,在北京大學地球科學空間科學學院就讀,主攻礦產資源戰略。
先後在地質礦產部下屬的地質出版社、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下屬的中國改革報社、民政部下屬的公益時報社供職,當過編輯、記者,擔任過副刊部副主任、總編室副主任、總編室主任、執行總編輯等職。現居北京,在某報任副總編輯。業餘從事文學創作,為中國國土資源作家協會常務理事。
所撰文字多為時政評論、經濟觀察、資源戰略思考;偶有詩歌、隨筆、遊記等作品問世。著作主要有:《聚焦中國礦業》、《投資股票技巧》、《漫話珠寶首飾》、《締造珠寶首飾強國》等。
相信這樣一個道理:如果你想把自己的思考凝結成思想,就要敢於忍受寂寞,忍受懷疑甚至打壓。還要謹記,思想叩門的時候往往聲音很輕,需要時刻做好迎接的準備。
一、趙臘平與他的《聚焦中國礦業》
原地質礦產部政治部副主任兼宣傳部部長 林家能
趙臘平同志的深度報導作品選《聚焦中國礦業》即將出版,他請我為其新書做序,我欣然應允。
儘管我認識趙臘平同志時間並不長,但近年來屢屢從報端看到他采寫的礦業新聞,感覺他采寫的新聞有點與眾不同,視角獨到,文筆犀利,知微見著,富有深度,對很多問題的分析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卻較少華麗詞藻,很是耐讀。
後來聽他自己介紹,他並非新聞科班出身,在大學主修的是經濟管理,畢業後分配到地質出版社從事經濟圖書編輯工作。按他自己的話說,搞新聞報導與作編輯雖有相近處,但畢竟不同,自己只能算是“半路出家”。但憑著熱愛,靠著勤奮,借著悟性,這個“半路出家”的新聞工作者硬是在新聞領域闖出了些名堂。從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進入報界,從副刊部一個小編輯做起,要聞部編輯、副刊部副主任、總編室副主任、總編室主任,一直乾到副總編輯,他一步一個腳印,完成了從一個懵懵懂懂的新聞愛好者到行業資深記者和報紙管理者的奮鬥歷程。
孟子說:“天降大任於斯人,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眾所周知,新聞行業是個政策性很強的行業,要求從業者具有較高的政治理論素養、良好的職業道德;也是個號稱“筆桿子”雲集的地方,要求從業者具有厚實的文字功底和較寬的知識面;同時還是個艱苦且充滿風險的行業,要求從業者不畏艱難險阻,敢打敢拼。歷經十餘年的洗禮,由“半路出家”到“熟能生巧”,趙臘平同志經歷的艱難困苦是不言而喻的。
有位詩人曾寫過這么一句詩:“既然選擇了遠方,就要風雨兼程。”從業新聞之後,趙臘平同志奮力彌補自己因“半路出家”而形成的某些新聞理論的缺陷,除如饑似渴地自學中西方新聞理論外,他還利用業餘時間到高校去進修,並登門向新華社、中新社等新聞界的老前輩虛心求教。同時,勤於筆耕始終伴隨著他在新聞業務上的成長步伐,即使後來到了副總編輯的崗位,他也從來沒有放棄親自采寫的任何機遇。
趙臘平同志曾先後在地質礦產部下屬的地質出版社、國家經濟體制改革委員會主辦的《中國改革報》及民政部主管的《公益時報》工作過,這些從業經歷無疑擴大了他的視野,開闊了他的眼界,豐富了他的閱歷,使他有可能站在更高的位置來俯瞰礦業的風起雲湧,潮起潮落。
事實上,他進入國土資源新聞領域恰值我國礦業領域改革開放如火如荼的時候,他親歷了礦業改革開放的成功和困惑,計畫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的歡欣和陣痛……他以一個記者的敏銳的洞察力和觀察力,真實記述中國改革開放尤其是礦業改革和發展過程中的所見所聞,關注中國普通礦業職工的生存狀態和前途命運,再現礦業在中國現代化進程中的滄桑巨變:從我國礦產資源形勢,到我國礦產資源戰略的選擇;從礦業政策出台的背景,到普通礦工的反應;從礦業企事業單位的改革,再到普通礦工家庭的油米柴鹽;從礦產品價格的變化到中國礦業的話語權;從地勘單位的改革實踐到整箇中國地勘行業的發展趨勢,等等。他的筆觸很廣,而且大多是有關政府部門和廣大讀者喜聞樂見的話題。
事實上,從2004年調入他現在供職的報社迄今,趙臘平同志采寫的有關礦業的深度報導,如《中國需要什麼樣的礦產資源戰略》、《兩會代表委員眼中的礦業熱點》、《中國礦山企業走出去》、《深圳地質東山再起》、《山西煤炭新政》等長篇通訊便源源不斷見諸報端,其敏銳的新聞觸角頻頻躍然紙上,產生了較好的社會影響,不少作品為權威媒體及入口網站轉播轉載,成為有關部門的決策參考。
文如其人,人如其文。近年來,隨著我國現代化建設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步伐的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對礦產資源的需求越來越大,礦產資源的供需矛盾加劇,礦業問題日益成為事關國家安全與穩定的敏感問題。在這種情況下,作為一個心懷憂患意識的新聞工作者,趙臘平同志沒有忘記自己的神聖使命,認真研究和準確把握我國的礦業政策,掌握世界礦業的風雲變幻,在報導上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注意處理正面宣傳報導與輿論監督的關係,不盲目跟風,從輿論導向上引導我國礦業的科學發展和可持續發展,身體力行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民眾的“三貼近”要求,表現出較高的政治素養和職業操守。
在新聞寫作方式上,趙臘平同志也有自己的見解,認為應當認真學習書本上的東西,包括西方新聞學中一切有用的東西,但是不必照搬照抄,人云亦云。應當鼓勵在掌握新聞采寫基本技能的前提下大膽創新,主張新聞寫作手法和風格多元化,不搞千篇一律,提倡向“新生代”媒體如《21世紀經濟報導》、《經濟觀察報》、《南方周末》等報紙學習,創新新聞寫作(這在他寫的前言中可窺一斑)。可貴的是,他將這些理念運用到自己的新聞實踐中,並且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憑心而論,現在會寫文章的人不少,有的人把寫文章當作通向仕途“敲門磚”,有的人寫書則以“創收”為目的,更有人寫書是為了身名鵲起,但趙臘平同志把這些看得很淡。年紀輕輕,能夠做到淡泊名利,志存高遠是很不容易的。
眾所周知,信息的多角度性特點,決定著人們對新聞信息的認識往往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正因為如此,在相同新聞信息的報導中,不同傳媒、不同的記者報導出來的往往會大相逕庭:有的味如嚼蠟,成了過眼煙雲;有的則韻味無窮,成為藝術精品。這本名為《聚焦中國礦業》的礦業深度報導選,是趙臘平同志近幾年從事礦業新聞特別是深度報導的一個精品彙編,共收錄了他的作品70餘篇,揚揚30多萬字,讀之我有一個強烈的感覺,就是主題深刻,內涵豐富,視野廣闊,真情濃郁,具有很強的穿透力。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閱讀新聞佳作的目的,就在於通過學習和借鑑,從中吸收營養,幫助自己更好地采寫新聞。優秀的新聞作品,既是歷史的記錄,也是年輕的新聞工作者從模仿到創新、從繼承到超越的基礎。需要指出的是,趙臘平同志的作品選中有不少深度報導的精品之作。許多看似平凡的人、平凡的事,經作者認真解讀,潛心挖掘,很快就發現了其閃光點,找到了客群的興奮點。這是深度報導的魅力,也是作者吸取中西方各種深度報導理論中的精華,並成功運用於礦業新聞實踐的範例。對於初學深度報導的年輕的新聞工作者而言,這種嘗試無疑更具有借鑑與指導的作用。從這個層面上看,趙臘平同志的這本深度報導作品選不僅有較強的可讀性、資料性,而且具有很強的實用性。
當然,新聞界的高手如林,趙臘平同志的這本新書也肯定不是寫得最好的,他的書中肯定也會存在這樣那樣的不足、紕漏甚至錯誤,然而,他那份對事業的熱愛和執著,那份“位卑不敢忘報國”的社會責任感是難能可貴的,很值得年輕的新聞工作者效仿。
趙臘平同志正值年富力強的時候,作為他的“忘年交”,我相信,只要持之以恆,保持他盎然的激情和鍥而不捨的精神,他還會寫出更多更好的新聞作品來。
是為序。
二、說說趙臘平的組詩《海南紀行》
臧志
緣於對海南有一些直接的感官上的映象,我便對趙臘平先生的《海南紀行》細細地看了,以便喚起一些記憶,同時再跟著此紀行的文筆期待呼吸一下經過椰子樹梳理過的海風吹過來的氣息。這是最為初步的想法,但隨著一篇篇的閱讀,我覺得透出這些隨意而平和的字,就像是我自己又一次在這些風景中漫步,而且邊上有一位很合適自己的旅友,不經意地娓敘一些讓我會心的心得,這非常有別於導遊喋喋不休的知識性的或者故事性的講解,而且也有別於一個極為熱心的朋友恨不能所看到的東西都指給我看,讓我只能如他的照相機一般隨著他的視線而去咔嚓咔嚓地眨眼。也就是說,我個人非常喜歡臘平先生這一組隨意而平和的旅行文字。
紀行之一:《萬泉河漂流》,緣於一首關於萬泉河的歌在兒時的記憶中有了深刻的映象,而來到這裡飄流,漂流的快樂自不待言說,“任清涼而溫暖的河水/從頭到腳直到腳/澆到沉悶多時的內心/一任鬱悶長成快樂的藍天 ”,這種快樂的本原在那裡呢?“很想再成為一個無所顧忌的孩子/成為心靈可以自由翱翔的飛天/靈感輕裝上陣的時侯/世界便都是鮮花綠蔭”,這基本就是答案,不是硬找來的,不是硬給我們的。所以開頭提到的兒時就記憶了有關這裡的一首歌的閒筆,則顯然非常的巧妙。
紀行之二:《熱帶植物園》,“這裡是一本書/ 走進其中 休閒散步/一本有關熱帶植物的百科全書/ 會讓你便不忍釋卷”,給我們一個總體感覺就可以了,因為讀者是隨著文字來“休閒散步”的。既是散步,就要穿過一些空間,接下來我們穿過的是“濃淡相宜的中國畫”和“一幅幅艷麗的西洋風景”,還是總體感覺基礎上的模糊分類。就這么走著,“看到那些叫得上抑或/叫不上名字的樹木花卉/你也許會突然省悟其實/芸芸眾生茫茫人海/無論是春風一路/還是寄居一偶懷才難遇/為什麼不把自己當成/這園中的沒有名字的/一棵樹一株草一支花/某片樹葉上的一顆露珠/甚至於某個角落的一掬泥土”。瞧吧,這就是“休閒散步”的好處,散步散出“平等心待一切物”的佛家境界來了,或者說散出莊子的“齊物”境界了。
紀行之三:《蜈支洲島》,這么一個海南島之外的一個小島,地理位置上的孤單,當然也讓詩人有所感慨,雖字裡行間未著一字由此及彼地點到台灣島這個讓我們國人覺得心理位置上很孤單的島嶼,但讀過之後,那份情感會很自然地由此及彼的,我的跟貼小詩《雨花石一般精美的小島》記錄的就是閱讀臘平先生這首詩的心情。一首詩的閱後,讓人慾罷不能,非再落指敲下一些感受不可,那被閱的這首詩就無疑應當是一首動人的好詩。
紀行之四:《博螯論壇會址》,這是一個有政治象征意義的地方,“一個開會的地方/你說它能不能算作風景”,可是通過簡單的自然環境的環顧之後,我們發現,“這個論壇很是誘人/讓地球上不同的膚色/ 不同種族以及/不同的信仰和語言/在此水乳交融/ 繁殖出一行茁壯的樹苗/ 它的名字叫發展與和平”。而且,由此還看到了我們祖國的胸懷,“來了就是客人/哪怕對這片土地/你也曾心存芥蒂甚至敵意/聞過這裡的風/踩過這裡的沙灘/還有那份揮之不去的盛情/你才會讀懂/讀懂這個國家血液里/流淌的寬厚和激情/ 這個民族崛起的夢”。
紀行之五:《天涯海角》,這是一個誰都知道的詞語,緣於這個詞所起的地名,這個地方,又引起了多少人對這個地方的感慨,而臘平先生對這個地方卻以一顆“平常心”去談一些看法,“為何要掙脫那/千古難眠/充滿溫情的一顆凡心/有誰/能抵擋那/滾滾而來的一世紅塵”,在這樣一個地方,以這樣一種平常心去看待一些事,這種不經意間的散步所得,真的就很接近大味至淡,而讓人們由此看開了很多的事情。
紀行之六:《瓊島》,應當是這組紀行詩的總結了,即便是總結,那也是“休閒散步”式的談話,“如果你厭倦了積雪/厭倦了凜冽的北風/以及路邊大樹上/那些枯燥乏味的枝條/那么請你到瓊島來”,然後隨意地指點著那些“綠草、海水、沙灘/和數也數不清楚的熱帶植物”,並沒有刻意地去描寫它們,而且還是告訴我們一個總體的印象,它們“有如姑娘的衣裳/一年四際翻來覆去/不變的卻是嬌嫩的容顏”,這就是“瓊島”。不過這么隨意地指點了一下那些美妙的風景之後,臘平先生好象仿佛微笑著對我們不經意地補充了一句,“旅遊的意義在於/你厭倦了你家鄉的山水/抑或城市的風景/遠處總是一片希望/沒有涉足的陌生地方/總是一種誘惑//抵到的時候你才知道原本/自己夢寐以求的地方/正是別人的故地/而別人眼裡的風景/正是你離別的家園”。這些友好而善良的提醒的表達方式,雖然顯然還是那么的自然與隨和,但又是多么的深刻啊和富有生活的啟示啊。
隨著賞閱紀行到尾篇,我覺得臘平先生的旅行激情與平和心境在文字上穿插的很好,一些不經意間的體會是那么的自然而且透徹。所以我說,臘平先生的《海南紀行》有此所得不虛此行。而且我們隨著這些文字的“休閒散步”,同樣有此所獲也不虛此閱。
2008.11.24日午間
(原文發於中國國土資源作家網“文學評論”欄目 )
三、仗劍萬里英
 ------讀趙臘平先生的詩作《天涯海角》
中國國土資源作家協會作家 臧志奇
“天涯海角”那個地方,俺不敢去,太遠,俺怕掉下去。掉到哪裡去呢,當然是掉到天與海以外的未知的地方去,所以俺親自害怕。
當然這是玩笑話。俺們大中國的在海之南的海南島之南的那裡,有一個地方,就名之曰“天涯海角”,立在那裡面朝大海,定然是要有些個天高地遠不一般般的感受,若是仕途落泊而發配到這一帶,那也真箇比時下沒有能夠與時俱進的官員們所自我描述的“邊緣化”一詞那樣包含著更多的太多太多的辛酸了吧,若是俺在古代被發配到這裡,俺一定會親自唏噓的,好生可憐。
這樣一個地方,在交通如此發達的今天,當然就成了不可多得的旅遊勝景了。但是勝景歸勝景,並不妨礙文人墨客在此撫今追昔發生諸多相關的感嘆。在俺的映象當中,與“天涯海角”那個地方有關的詩文俺還是看過一些的,但都記不太確切了,好象一般都不外乎由感嘆淪落之苦而感嘆世間不公,或者把自己的孤寂感覺發揮到極致而希望在此潔身自好、獨處一生,等等。此正如臘平先生《海南紀行》組詩中的一首《天涯海角》小詩的前兩節所述:
站在高高的花崗岩上
你盡可以大聲發問
為什麼人生的際遇
會有如此的不同
有時候竟然會天壤之別
其實銅鏡中的歷史
就像這大海的波濤
一頁一頁翻過去的
無非就是得意抑或
流放到這荒無人煙
天涯海角 無人問津
臘平先生這裡好象用的是長焦的照相鏡頭一樣,一下子把眼前的景物調整到“銅鏡中的歷史”里去了,遞給那位“站在高高的花崗岩上/你盡可以大聲發問”的人,讓他看到“就像這大海的波濤/一頁一頁翻過去的/無非就是得意抑或/流放到這芒無人煙/天涯海角,無人問津”,所以,俺們要對那位“大聲發問”的人說一聲:你所感嘆的“為什麼人生的際遇/會有如此的不同/有時竟然會有天壤之別”,這話問的對,但這很正常,哈哈,用俺的話來理解臘平先生的潛台詞呢,即是“古往今來無非如此嘛,有甚為什麼不為什麼的”。——這是巨觀地回溯歷史的探究結果。
而接下來,俺們看看臘平先生這對這問題的進一步看法是什麼:
有了仕途 才有落寞
因了情意 故有斷腸
除非你心灰意冷
除非你萬念俱盡
為何要掙脫那
千古難眠
充滿溫情的一顆凡心
有誰又能抵擋那
滾滾而來的一世紅塵
意思應當是很清楚的,即人們“為何要掙脫那/千古難眠/充滿溫暖的一顆凡心”?此語雖然沒有經過特別的藝術化處理而貌似極為不經意地隨口而來的話語,卻應當說是道透了人間以騰達和淪落為代表的萬象之根源。看到這裡,俺就要親自對那聲“大聲發問”的人插話了:你雖然“站在高高的花崗岩石上”,那只不過是物象之高,你還沒有跳開自己看自己嘛,下來下來,把那塊“高高的花崗岩石”讓出來讓俺立上去看看。
俺這親自立上去一看呢,哇,劉江先生對臘平先生此詩的編後即題小詩,一語道破天機嘛:“海角有青天,何嘆仕途落寞?天涯思扶波,仗劍萬里英雄!”,青天之下的平常心,無處不在,即便發配到那裡,又能怎的,依然不改英雄本色也。如果讓俺畫蛇添足般地再說一句呢,則是“凡心甚溫暖,處處皆依然”。
唉,真箇是:“臘平先生拋美玉,俺們隨後揀詩句,詩文內涵閃火花,何用捻斷數根須”!
2008.11.17日午間
四、 心懷一份不變的理想
------公益時報原執行總編輯趙臘平談公益事業
《 公益時報》記者 蔡 卓
我骨子裡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報人,屬於文人類型的人,作為報社的老總,“做好報導”是我認為最重要的事。
進入《公益時報》之前,我在《中國改革報》任總編室主任,那是個國務院經濟體制改革委員會的機關報,是個機構很健全的地方,總編室就有40多個人。後來朋友介紹我到《公益時報》,和劉京社長几次談話之後,在辦報的思路上,我們達成了某種共識。劉京對我的知識面比較廣,尤其對我是學經濟的比較看好。而我也需要在一個更高的平台上鍛鍊自己,豐富自己,這是我來到公益時報的初衷。
對於報紙的方向和讀者群,我曾仔細琢磨過。中國的慈善公益事業還不是很發達,決定了《公益時報》這樣的報紙定位很難,是一個很需要探索和大膽嘗試的報紙。它可以走《南方周末》的路線,也可以緊貼機構做成民間類的大眾媒體。其實它還可以走另外一條新的路子——那就是以輕鬆、愉快、大方、活潑的方式來報導公益,這也是我對《公益時報》自始至終的期望。從剛剛認識這張報紙一直到現在離開了多年,這種理念從沒改變過。可惜在當時的環境和氛圍下,我沒有機會進行這種嘗試和摸索。
我認為,《公益時報》不應該太沉重和嚴肅,也不需要太學究氣,它應是一張面帶微笑貼近大眾、適合普通人閱讀的報紙,能讓讀者在茶餘飯後非常開心地閱讀。記者編輯們做這張報紙的時候,完全可以避開那些敏感的政治和沉重的話題,以一種很輕鬆很美好的心境把公益當成一種娛樂來描述,來報導,積極地營造一種寬鬆的氣氛,弘揚人性善良的方面,讓公益成為一種娛樂的時尚,潛移默化地把公益的概念傳遞開來,最終影響人們的行為,潤物細無聲地去感化別人。當大家都覺得公益是件很快樂很好玩的事情的時候,那么《公益時報》就算成功了。
我也一直以為,應當把《公益時報》辦成一張富人看的報紙,而不應該單純地考慮某些專家或學者的偏好。它應當以輕鬆愉悅的方式把社會責任感灌輸給富人,讓他們意識到富裕了之後理應多給窮人一些幫助和支持。中國有強大的政府公益,但是民間的草根的公益卻太薄弱,應該讓企業多加入進來,包括私人企業和外資企業。當然,願望總歸是美好的,現實和理想之間總是有很大的差距。在我們國家,當某個富人為公益捐了錢,媒體一經披露之後,方方面面就會爭著去“宰”他;另外,政策也不寬鬆,富人為公益捐了錢,也沒有多少免稅。而在這方面,國外的富人更受法律的保護。
如果說遺憾的話,我在《公益時報》工作的時間很短,經歷也很膚淺,對這個報紙才剛剛理清了個頭緒。但這是我編輯生涯中一段非常美好的經歷,不僅讓我懂得了如何去運作一張報紙。也讓我結識了很多領導,很多良師益友,包括很多很有才華的編輯和記者。
另外,這段經歷尤其是後階段的一些社會調研和採訪,讓我自身對社會的認識潛移默化的改變。我曾有幸和民政系統的同志一起參觀敬老院、福利院,那裡的人都是社會最底層的人,生活艱難,我了解到這個社會還有這么多人需要幫助、需要溫暖和關愛,需要我們攙扶。記得有一次,我跟隨貴州銅仁地區民政部門的同志去看望街道里的一個孤寡老人,還沒進他的屋子,先聞到一股令人作嘔的味道,家裡四壁如洗。他病了,一個人孤苦伶仃地躺在一張破床上,蓋著一床到處是窟窿的爛被子。。。。。。那時我意識到,我們社會上很多的“送溫暖”只是送送就了事,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我們走了後,不知道還有多少漫長的孤獨、寂寞、飢餓和病痛在等著他。當時我不知道說什麼,就把身上帶的200塊錢全掏給老人家了。
中國很多人有錢了,可以花天酒地,可還有這么多人需要幫助。《公益時報》可以為窮人和富人搭一座橋樑,找到一種很好的方式,讓富人了解這些需要幫助的人的現狀。當然,我們也不能一廂情願,首先要弄明白自己能幹些什麼,然後弄清楚老百姓是怎么想的,富人是怎么想的,在這幾者中間找到一個契合點,實現崇高的理想和心愿。當然,報紙自身也要生存,也需要錢,但“功夫在詩外”。這也是我在位期間未能完成的願望。這兩年你們做的“慈善家排行榜”等活動是一個很好的創意,這是經營的方向,是詩外的功夫。類似的活動可以更多地開展下去。
最後我想說,《公益時報》成立五年了,劉京社長和每一個工作人員都懷著非常善良的願望在努力著,付出了很多,走得也很艱難。中國需要這樣一張報紙,我們有理由相信:有志者,事竟成。心懷一份不變的理想和執著,事業總有一天會成功。在公益時報》五周歲的時候,我衷心地祝願她幸福、快樂、青春永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