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村[山東省青島市城陽區流亭街道趙村村]

趙村[山東省青島市城陽區流亭街道趙村村]

趙村位於白沙河下游北岸,傍河而建。村東與流亭國際民航場站一路之隔,西與港東村毗連,南接李滄區劉家村、徐家村及本街道雙埠村,北靠李家女姑、邱家女姑、王家女姑三村。村域東西最大距離2000米,南、北最大距離2500米,東、西高度差1.6米,總面積7000餘畝,2002年有耕地400畝。

基本信息

發展歷史

趙村[山東省青島市城陽區流亭街道趙村村] 趙村[山東省青島市城陽區流亭街道趙村村]

1949年5月,青島解放前,趙村隸屬即墨縣裡仁鄉。6月,青島解放,改屬南海專區嶗山行政辦事處夏莊區。同年8月,隸屬嶗山行政辦事處一區。1951年7月隸屬嶗山行政辦事處流亭區。1953年6月改屬嶗山郊區人民政府流亭區。1956年8月撤區並大鄉,改屬嶗山郊區女姑鄉。1958年9月隸屬嶗山郊區仙家寨人民公社。1962年隸屬嶗山縣仙家寨人民公社。1984年,撤社建鎮,隸屬嶗山縣流亭鎮。1988年隸屬嶗山區流亭鎮。1994年4月,青島市區劃調整,改屬城陽區流亭鎮。2001年6月隸屬城陽區流亭街道辦事處。  據本村“王氏族譜”記載,王氏先世萊陽蜆子灣人也,明五世祖自蜆子灣遷居趙村。  本村“邵氏族譜”記載,先世河南人也,端始祖,明洪武年間,自河南遷居即墨桃林疃(現桃林村)。永樂甲午科舉人,七世祖希舜公自桃林疃遷居趙村。  祖傳,曾有位風水先生到此察看後說:趙村村東是鳳頭,村西是鳳尾,故村曾有鳳凰莊之稱。後眾姓氏先後遷來居住,命為“招村”。意為招更多姓氏來此聚居,歷經演化,現名“趙村”。建國初期,全村486戶,人口2102人,耕地3757畝,2002年1420戶,人口4042人。主要由王、邵、紀、盧、任、袁、劉、高、趙、韓、牟等姓氏。均屬漢族。  趙村依河建村,又處河流下游,歷史上多受水患,為防止水患而設的降香祈福廟宇及古建築甚多。位於現村東南高處的天齊宮,設正殿三間,古樸莊重。內供關公神位。天齊宮南面的鐘鼓樓,(建設年代不祥)據說是木匠祖師魯班所建。相傳全國僅有2座,一座建於江南 ,一座設於江北。鼓鐘樓門面西,呈方形,花崗岩石條鋪就三層台階,拾級而上,樓內面積9平方米,四根圓木立柱支撐,全開放空間、上為木結構牽拉,無一鐵釘。飛檐斗拱,頂掛黑色小瓦。檐及拱上均附有型態各異的動物磚塑,飛檐四角掛有雕龍四尊。樓頂尖雕“神上神”塑像一座。樓內懸鑄鐵大鐘一口、鼓一個,鑄鐵大鐘內徑一米,高一.二米。撞擊大鐘,聲音洪亮,渾厚、餘音久經不息,夜深人靜時,方圓10餘華里內清晰可聞。據說是傳信息防水患用的,又說是祈天降福所用。門南、北各置一尊鎮水獸,其面目睜聹,儀態威嚴,傳說能鎮攝水妖興風作浪,以保佑村民平安。以上設施均毀於1966年前。距鐘鼓樓300米西北方向,現趙村中心街東頭有一棵距今120餘年的家槐,樹徑達60厘米,高10餘米,樹冠遮陰面積達20平方米。生長

今日趙村

趙村域內地勢平坦,耕地肥沃,水資源豐沛。自然農耕條件優越,適宜多種糧食作物生長。解放前,村民們一顆汗珠摔八掰,滄海桑田,辛勤勞作,也只能在溫飽線上徘徊。1956年趙村作為流亭區唯一的蔬菜高收社成立,從此趙村人民利用天時,地利之優勢,努力發展蔬菜生產,提高蔬菜產量,增加上市品種,為豐富島城人民的菜籃子作貢獻,成績斐然。1958年被國務院授予全國“農業先進集體”光榮稱號,黨支部書記紀齊章同志作為代表出席了全國勞模大會,並有幸受到了周恩來總理的接見。在提高產量、增加品種的同時,注重科學種菜。根據地水特點,精心篩選育種,形成了優質蔬菜品種—趙村芹菜。該菜實心、質細、纖維少、口感脆、嫩、鮮、株高80厘米左右,單株最重可達1—2市斤。高產,每畝可達15000斤左右。享譽島城,形成品牌。各蔬菜店爭相訂銷,市民競相購買。1976年農業收入達到69萬元。人均收入145元。  趙村人還買有較強的市場開發意識。村辦工付業項目起步早。1963年即利用農業剩餘能力,開發白沙河建設用沙,及進城務工項目,增加集體收入。1972年興辦了礬土加工廠,總投資10萬元,年收入30萬元,本小利大,出口為國賺外匯。增磚添瓦。投資10萬元辦起了水泥管廠,為農村灌溉節約用水,貢獻力量。1976年投資30萬元,興辦了島城唯一的衛生紙生產廠,產品惠及島城千家萬戶,遠銷省外。後又相繼建起了烤柒廠、活性炭廠、印刷廠等。1985年集體企業增至6家,年創利潤190萬元。時村集體擁有汽車10部。大型拖拉機3部,中型拖拉機4部,小型拖拉機5部,總值70萬元。集體經濟實力進一步壯大。  進入20世紀90年代,特別是1994年以來,國家經濟政策進一步開放搞活的大環境,給趙村帶來了經濟發展的新的機遇期,村兩委不失時機“外招內聯”,發展工業生產。到2002年共引進內、外資企業10家。2002年全村工農業總產值3.14億元,人均收入5115元。二、三產業成為村民經濟收入的主要來源。  集體財力的增加、壯大,改善了村民的人居環境和生活質量。村先後拆遷、拓寬、取直、硬化、綠化、亮化東西大街二條,總長2000米,面積62000平方米。改造附屬路3條,長1200米。總投資82萬元。建三層教學樓一處。建市級示範幼稚園一處。設保健站3處,醫師9人。1983年率先實施老年人生活補貼制度,補貼金隨著經濟發展而逐年提高。2002年給男滿61周歲,女滿51周歲的老人,發放生活金800元。老人節送老人節日禮品每人百餘元。全村個人養老保險投保率達90%。18戶居民建將軍樓,30%的村民遷居樓房。全村擁有家用小汽車50餘輛。各人機車250輛,電視機戶均1戶1部,電話普及率70%,城市化農村框架基本形成。精神文明建設得到加強,1982年制定“村規民約”。如今村民遵紀守法,講求公德,行為文明,鄰里和睦,尊老愛幼,友愛團結。在祥合、文明、繁榮的環境下幸福的生活。1995年村莊被市委評為“市級文明村莊”。1994年至2002年連續九年獲“區級經濟發展強村”榮譽稱號。村黨支部連續6年被中共城陽區委評為“先進黨支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