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光祖

趙光祖

趙光祖出身於官僚家庭,他的本貫是漢陽趙氏,是良節公溫(양절공 온‎)的玄孫。十九歲時喪父,事母至孝,他的孝行令其在朝鮮國內一早揚名。朝鮮李朝哲學家,朝鮮朱子學派的代表者。字孝直,號靜庵,漢城人。官僚家庭出身,歷任副提學、大司成等官職。1519年遭權臣勢力的忌恨被殺害,年僅38歲。著有《靜庵集》15卷。在哲學上,趙光祖持“理一元”論,認為“理為主而氣為理之所使”,“理”不為“氣”所動。他把“理”看成是第一性的,“氣”是“理”的派生物。在認識論上,他主張“知行合一”,提出感覺是人們對客觀的物質世界的反映這一合理見解。他說:“大抵耳、目、口、鼻,聲、色、臭、味之欲,無非以氣而出也。”認為客觀的物質世界作用於耳、目、口、鼻等感官而產生聲、色、臭、味等感覺,感覺的欲望是由氣引起的。但他又認為這種“氣”歸根結柢是由人們格物窮理所致。因此,他沒有能擺脫客觀唯心主義立場。趙光祖站在儒學的立場上竭力反對佛教、道教和封建迷信。在倫理觀上,他主張“性善說”,認為“性無不善,而氣稟不齊,人之氣不善,氣之使也”,即人的天性都是善的,人之不善是由於人們所稟的“氣”不齊而產生的。趙光祖代表中小地主階級利益,主張廢除奴婢和"庶孽"庶子制度,限制豪強地主的土地兼併和特權,進行社會改革,提倡君臣相濟,實行王道政治。在同封建官僚大地主的鬥爭中,起了積極的作用。趙光祖的哲學和社會思想對朝鮮朱子學派和實學派都有一定的影響。

人物簡介

趙光祖(조광조‎,1482年—1519年),字孝直,號靜庵,是16世紀李氏朝鮮的著名思想家及政治家。他在己卯士禍中被朝鮮中宗賜死,後來在朝鮮仁宗登基後獲平反。

趙光祖真跡趙光祖真跡

中宗五年(1510年),趙光祖在科舉中考取了進士;1515年殿試文科及第,進入朝廷任官,官拜至同副承旨。

人物生平

趙光祖希望把儒學思想實踐在政治上。在1516年,趙光祖與大批士林派儒生請求中宗廢除主要供作進行道教活動的昭格署,獲接納。 1518年,中宗批准開設由趙光祖等人提倡的賢良科考試。 在這數年間,趙光祖受到中宗重用,官位升至大司憲,並積極在國內宣揚儒學。後來趙光祖認為中宗反正的功臣過分濫封,要求削去部份“靖國功臣”的封號(史稱“偽勛削除案”),中宗猶疑未決,在眾多士林派官員威脅辭官後,中宗終於答應。趙光祖在政治主張上過分強調道學思想,令中宗開始反感。“偽勛削除案”激發勛舊派功臣聯手反擊趙光祖,中宗後宮熙嬪洪氏(勛舊派洪景舟之女)在王宮內製造上有“走肖為王”字樣的樹葉,再把它們呈上中宗,令中宗對趙光祖的信任開始動搖。 中宗後來寫信給洪景舟,表示有意除去趙光祖。1519年農曆十一月十五,洪景舟等人取得中宗詔書後派人捉拿了趙光祖及一些士林派官員。在領議政鄭光弼等人求情下,趙光祖等八人暫時免死,被流放外地,然而趙光祖不久後在流放地被中宗以毒藥賜死,趙光祖服毒後很久仍未死,使者把他縊死了。 此次士林派失勢及遭受重大打擊的事件,後世稱為“己卯士禍”。

1515 年趙光祖知遇中宗,中宗重用趙光祖為左右手,趙光祖實現政治的目的首先就是要中宗施行以道學為切入基礎的“哲人君主主義”理論,重點是重用君子,遠離甚至消除小人。認為天理不離人事,政事純正清明,才能建立一個大同社會,如同中國上古堯舜之治。為改革養成國家之美風良俗,要打破迷信,首先就是要廢止昭格署,同時頒布推行刊印有益教化之書籍。

趙光祖主張撤廢昭格署,以其堅持儒家信仰治國有關,因為昭格署為道家產物,署中道士每日祭拜占卜祈福,誦念道教經書,趙光祖以為此為動搖國家以儒學為基礎的迷信,因此與其他士林儒士抗訴文請中宗廢止昭格署,其上書之誠意以及論列之程度,使得原本反對廢立昭格署的中宗回心轉意。

不過昭格署最後在中宗朝並未被撤廢,因為中宗的生母太后生重病,於病中懇請要求昭格署不得廢置,加上朝中大臣之諫言不斷,所以代表道教科儀的昭格署直到壬辰倭亂後才廃止。

1517年趙光祖堅持其理念,奏請中宗替鄭夢周入文廟従祀,並根據《呂氏郷約》之規定刊行成鄉約於全國頒布,強力進行各地方以儒教主義的道徳規範為準則的郷約運動,用意就是要建立以儒教倫理為主體的嶄新社會秩序。

1518年科舉方面増設賢良科,在120名新進士人中錄用金淨等新進儒士28名,授與言官、文書官等要職,進行以士林派為中心進行的至治主義的理想政治。

但是趙光祖等人認為文人之詞章乃無價値之物,對於道學學思想過於強調,同時對於勛舊功臣徹底的排斥,無視政治現實狀況而施行急進政策,是太過理想化的理想主義者。而中宗自身也因為趙光祖過度的道學言行感到厭倦。

趙光組等人以殘留於中宗心中的餘念,對於以沈貞南袞為中心的勛舊功臣派進行偽勲削除問題,1519年其對於“中宗反正”後重用之功臣一不以為然,這些勛舊反正功臣中有76名實為濫授,應予與削除爵位,引發“偽勲削除事件”,引起勛舊功臣的強力反彈。

當時新進士林儒士也是軋爭反目逐漸擴大,還必須正面面對勛舊功臣的挑戰。中宗後宮嬪妃禧嬪洪氏之父親洪景舟利用女兒在宮中之便,於宮中之花園小山丘的樹葉周邊塗上蜂蜜,塗上“走肖為王”字樣後,再讓蟲去蠶食這字型,這葉子呈給中宗看後,原本支持“偽勲削除事件”的中宗心意開始動搖 。“走-肖”二者合在一起就是“趙”字。

而勛舊功臣沈貞與洪景舟又彈劾趙光祖有立為王之罪名,而新進士林儒士急進排他之態度也使中宗對新進儒士更加產生厭惡感,最後中宗決議將新進士林儒生驅除流放。

最後中宗為保衛王位,1519年賜流放在外的趙光祖死藥,趙光祖享年39歲,留有《靜菴集》一書, 1570年國家頒布《國朝儒先錄》將趙光祖與金宏弼、鄭汝昌、李彥迪列為〔朝鮮四賢〕。

1545年6月仁宗即位後將趙光祖等罪名平反,賢良科復設。

歷史評價

“偽勛削除案”一事就此作罷。

仁宗登位後,平反了趙光祖的罪名,恢復了賢良科。1570年官方頒布的《國朝儒先錄》把趙光祖列為“朝鮮四賢”之一。

趙光祖的墓在位於京畿道中部、距離首爾以南約40公里的龍仁市水枝邑,鄰近韓國民俗村。

韓國影視劇中演繹的趙光祖

1996年:KBS 《趙光祖》柳東根飾演

2001年:SBS 月火劇《女人天下》車光壽飾演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