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中學

超級中學

聯考成績十分優秀,高分學生集中且考入名校人數較多,這些重點中學中的“重點”可以稱之為“超級中學”。各大城市的超級中學正在壟斷一流大學資源,這些超級中學經常一個班有十幾名學生同時進入清華北大學習,而農村戶籍學生在大學生的比例在不斷下降。

基本信息

地位

超級中學超級中學

中國各省份的聯考狀元產地往往向幾所名校集中,這些學校不僅能“批量”生產狀元,而且這些學校還會囊括全省的高分考生,同時,這些學校進入北大清華等名校的學生人數也非常多。教育界內部把那些“聯考成績十分優秀”、“高分學生集中”、“考入名校人數較多”的學校稱為“超級中學”。

“超級中學”大多集中於省會或大城市,其生源的一部分來自本市,另一部分從周邊地區吸引而來。這類中學數量不多,卻幾乎壟斷該地區的優秀生源和教師,加之擁有較多的經費和政策支持,聯考成績連年優異,在當地有很大的影響力。
在不少省份,北大清華招生名額的一半都被少數幾所高中占據,名校競爭呈現明顯的“超級中學支配格局”。以陝西省為例,陝西目前有西北工業大學附屬中學西安高新第一中學兩所“超級中學”,均位於省會西安。2008至2010年,西工大附中考入北大清華的人數,占全省的比例分別為32.4%、39.6%、36.1%;高新一中分別為20.2%、22.5%、26.1%。2010年兩校各有83人和60人考入北大清華,合計占全省名額的62.2%。在過去7年產生的15位文理科狀元中,也有11位出自這兩所學校。

案例

2013年

2013年聯考發榜後,各省市聯考成績陸續出爐,湖南最牛學霸班39人保送引發關注。湖南師大附中一個班40人,26人被保送北大清華。其他也被保送名校。唯一一個參加聯考的裸分也得了628分。2013年湖南共有295名學生獲得保送,北大清華保送生達到76名,其中湖南師大附中一個學校保送北大清華26名,排第一。

2013年河北聯考狀元雙雙花落衡水中學,其中於瀟同學以676分榮獲聯考文科狀元,孟令航同學以703分榮獲2013年理科狀元。文科630分以上129人,占全省的52%;理科650分以上238人,占全省的44%;文理600分以上1760人,占全省的21%;本科一批上線率86.9%。本科二批上線率98.2%。

早期

2012年聯考,佛山一中高三(10)班,有7名同學考進全省前50名,其中4名女生都住在該校203宿舍,該宿舍被稱為“最牛女生宿舍”。

2012年聯考,廈門雙十中學五號樓101宿舍里的五張床位上,一下子誕生了五位清華大學學生,除了一位保送外,其他四位均由自己考取。

2007年,四川文科第一名張晨和同寢室的3個女生一起考上清華。2011年,“最牛宿舍”的傳奇被延續,成都外國語學校2011級1班同一寢室,又有3位男生同時考上清華。2012年,四川省文理科的第一名,曾經在同一個宿舍生活、學習,在這個宿舍里,還有個女生也考進了全省前10名。

占有優勢

超級中學超級中學
自主招生和保送制度使高校選拔制度更加多元,但由於中學聲譽和往屆生源質量等因素,高校的推薦名額往往由“超級中學”占據。比如,2010年北大清華在陝西自主招生名額的98.9%、保送名額的97.3%,都被西安的“五大名校”(即西工大附中高新一中西安鐵一中、西安交通大學附中、陝西師範大學附中)壟斷,其中西工大附中一所學校的保送、自招名額就占到全省的五成左右。
聯考名師的指點、同學間的互促、內部資源的共享,形成了良好的學習氛圍。“超級中學”通常有較豐富的課外活動,學生的綜合素質高,能很快適應大學生活。普通中學由於條件限制和升學壓力,很少有機會去搞“英語辯論”、“藝術節”等活動。

“超級中學”的優勢還體現在信息上。聯考結束後,“超級中學”吸引了清華、北復旦、上交、人大、南大、南開、浙大等眾多一流高校前來召開諮詢會。某所著名大學只能占據他們教學樓的一個拐角,“超級中學”的諮詢會上,各高校以現場簽約承諾錄取的方式吸引高分考生。普通中學的考生則難以享受這樣的待遇,往往不得不跑到“超級中學”“蹭場”,以獲取錄取信息。

造成影響

“超級中學”對國內排名靠前高校的壟斷優勢依然強大。各省(區、市)公示的保送生數據顯示,2013年河南、山東等都出現了一所中學壟斷全省近一半保送生的狀況。湖南保送至北大、清華的學生一共72名,除3人外,其餘全部來自湖南省四大中學名校。

資源集中

從全國範圍看,與東部相比,中西部教育資源集中程度更高。以2010年各省考入清華大學人數最多的兩所中學為例,計算兩校占本省清華錄取名額的比重,西部的新疆、陝西、寧夏、青海分別占43.2%、59.6%、55.6%、59.1%,而東部的浙江、山東、江蘇、廣東分別只占19.3%、9.0%、17.0%、15.3%。這說明在西部“超級”二字更加名副其實,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東部地區經濟發達、教育資源豐富,而西部地區教育欠發達,從而導致教育資源更為集中。

農村生源數量下降

學者王莉華的《中國高等教育的城鄉差異》一文顯示,1992年、1995年和1999年清華大學本科生中來自農村的學生比例分別是18.3%、20.1%和19.0%,始終徘徊在20%左右。北京大學農村學生的比例則分別是22.3%、20.9%和16.3%,出現了逐漸下降的趨勢。以2010年入學的清華新生為研究對象,通過統計2010級學生的人數,大致以1/6的比例發放調查問卷。統計結果顯示,表示自己戶籍在農村的學生比例僅為17.0%。而同年全國聯考考生中,農村生源的比例高達62%。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城市化的發展,有相當多的農村戶籍學生,已經進入城市生活、學習並參加聯考。若單純計算農村地區的學生,在一流大學中所占比例會更低。

城鄉差距首先體現在中學的教育環境上。2008年,有5918所普通高中位於城市,7526所位於縣鎮,位於農村的僅有1762所。農村學校的硬體、師資、生源無法與城市同日而語。近年來,自主招生、特長生、保送生等制度拓寬了高校選拔渠道,農村考生卻難以從中“分一杯羹”,因為農村學生獲得藝術、體育、奧賽等“補償教育”的機會不多,自招試題的城市化特色和高昂的考試成本,也讓很多農村家庭的學生望而卻步。

破壞教育平衡

教育界內部對於“超級學校”卻多有批評,這些學校雖然創造了很多聯考神話,卻破壞了當地的教育生態平衡,其很多做法也違反教育規律。

“超級中學”之所以出現,與地方發展教育的“錦標主義”功利思想及教育利益有關。這不但導致當地高中畸形發展,也加劇義務教育不均衡。

“超級中學”的存在,與推進義務教育均衡,也是背道而馳的。辦少數幾所“超級中學”,不是中國教育的出路,這只會人為堵死我國教育發展的道路,加劇應試教育競爭,也妨礙義務教育均衡,更滋生教育腐敗、敗壞教育形象,為此,從推進義務教育均衡,鼓勵高中多元發展、平等競爭出發,我國應叫停“超級中學”的建設,否則,任由這一現象泛濫,將對我國教育產生災難性的影響。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