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飛號系列運載火箭

第聶伯號系列運載火箭 第聶伯號系列運載火箭是由洲際飛彈RS-20(SS-18)改造而來的。 第聶伯號系列火箭有三種型號。

起飛號系列運載火箭
研製
1997年12月,俄政府決定由俄航空航天局全面負責運載火箭系統。該局後來成立了發射服務公司,專門負責俄小型運載火箭的市場開發和彈道飛彈轉為運載火箭的工作,其中包括起飛號小型運載火箭的市場開發和發射操作。
簡介
起飛號是一種五級運載火箭。它是由使用固體燃料的洲際飛彈RS-12(SS-25)改造而來的。該火箭價格低廉,很有競爭力。但由於俄內部管理原因以及複雜的批准程式,起飛號火箭的研製進度受到了一定影響。另外,1993年和1995年的兩次試飛均告失敗,也影響了該火箭的研製進度。
發射
1996年10月,俄羅斯與加拿大阿克瑞特宇航公司簽署合作協定,同意在加拿大北部的馬尼托巴地區建設發射場,使用起飛號火箭提供商業發射服務。但由於雙方政府方面的原因,此項目擱淺。
發射服務公司介入起飛號火箭推銷工作後,力圖排除干擾,但成效不很明顯。到1997年12月24日起飛1火箭在斯沃博德內發射場成功發射,將美國地球觀察公司的“晨鳥”遙感衛星送入太陽同步軌道,項目才有了一點起色。
1999年4月,俄羅斯與以色列西印度洋空間公司簽署了用起飛號火箭發射3顆“地球資源觀測衛星”(EROS)的契約。但由於衛星方面的原因,直到2002年7月,才完成了其中的一次發射任務。另外,起飛號火箭還發射了瑞典宇航公司的“奧丁”科學實驗衛星。起飛號系列火箭的技術參數見表10。
第聶伯號系列運載火箭
第聶伯號系列運載火箭是由洲際飛彈RS-20(SS-18)改造而來的。根據俄羅斯和美國達成的反彈道飛彈協定,RS-20彈道飛彈在被銷毀清單之列。俄羅斯和烏克蘭兩國政府於是成立專家組,對RS-20飛彈轉為商用運載火箭——第聶伯號進行了可行性研究。
第聶伯號系列火箭有三種型號。第聶伯1採用了原飛彈所用的“拖拉式”有效載荷分離方法,而第聶伯M將改用常見的推進式有效載荷分離系統。第聶伯3配備了鏇風號火箭所用的S5上面級。所有發射均在拜科努爾發射場進行,採用發射井方式。第聶伯號系列運載火箭的低地軌道運載能力可達4000千克。
第聶伯號系列運載火箭研製任務完成後,授權美國固體火箭生產商ATK錫奧科爾公司負責市場開發。它的發射費用僅有800~1100萬美元,一度受到一些歐洲國家科學實驗衛星項目的青睞。據報導,歐空局的“低溫星”項目和德國的“大地SAR-X”項目均選擇了第聶伯號火箭來承擔其發射任務。美國跨軌道公司也計畫使用第聶伯號火箭發射其第一顆商用月球衛星“開路者”。該衛星可向地球轉發月球表面的數據和圖像。1999年4月,第聶伯1首飛獲得成功。2000年9月進行了第二次發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