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班制

走班制

“走班制”是指學科教室和教師固定,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水平和興趣願望選擇自身發展的層次班級上課,不同層次的班級,其教學內容和程度要求不同,作業和考試的難度也不同的教學方法。 2014年12月16日教育部發布了《關於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的實施意見》,明確對高考進行改革,這個訊息立即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討論,而由高考變化導致的高中教學方式的變化就是其中一個焦點。

基本信息

介紹

含義

另外,走班制學習組織方式不僅體現在課堂教學中,也體現在學生的各種學習生活中,特別是在自主管理、社團活動、社會實踐等德育課程中。)。

“走班制”包括三層含義:首先,“走班”的學科和教室固定,即根據專業學科和教學內容的層次不同固定教室和教師,部分學科教師掛牌上課,學生流動聽課。其次,實行大小班上課的多種教學形式,即講座式的短線課程實行大班制,研究型的課程實行小班制。通過不同班級、年級學生的組合教學,增強學生的互助合作。第三,以興趣為主導的走班形式。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上課內容,不固定教師與教室。主要發展學生的興趣愛好,開闊學生的思維。

背景

新的《普通高中課程方案》規定,高中生在學校除了要學習必修課程,還有總量超過必修課程的國家選修課程和一定數量的學校自主開發的校本選修課程。學生可以根據自己喜好,選擇自己喜歡的學科方向和教師,安排自己的課堂學習。

上世紀末,中共中央、國務院提出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新課改的目的就是要在21世紀構建起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

由於高中教育已經基本普及,高中教育的功能也隨之發生了變化:從只面向少數人的精英主義教育,轉變為面向全體學生的大眾教育,高中教育的目的和任務不再是只為大學輸送合格新生。當高中畢業生可能繼續升學,也可能直接走向社會時,高中教育就應當轉變為培養學生的“人生規劃”能力、職業意識和創業精神,這些正是新課改所十分強調的。

高中新課程實驗於2004年啟動,海南、廣東、山東、寧夏為首批實驗區。2005年,江蘇成為實驗區。2006年,實驗範圍擴大到福建、遼寧、浙江、安徽、天津五省市,初步形成了東部沿海省市全面推進高中新課程的格局。

此外,這次新課改借鑑了先進國家的課改經驗,是對世界課程改革潮流的自覺順應,這一點在高中課改中尤為明顯。

模式

走班制是中國許多高中開始推行的新型教課模式,與大學類似。這種模式為:日常管理仍在一個固定的班級,稱為行政班,但由學生自由選擇上課內容和學習的教室,學生走班後上課的教室為教學班。不同班級的學生,根據自己所選科目的不同到不同的教室上課,需要時自習也會在教學班上。

推廣

教育部在2014年12月16日發布了《關於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對高考進行改革,這個訊息立即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討論,而由高考變化導致的高中教學方式的變化就是其中一個焦點。

由於《意見》中表示,從2017年開始全國都將開始高考綜合改革,即在高考中實施語文、數學、外語3門學科全國統考,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6門學科任選3科的考試成績。因此不少教育領域的從業者以及專家都認為,今後高中很可能將採用“走班制”進行教學。

根據不同的地域特點,走班制在全國也不會完全一致。但總的原則就是應該更有利於學生的學業規劃,有利於學生自主決定學習內容。至於走班制具體的方案,應該會很靈活,既可以實行分學科的走班制,也可以所有學科都實行走班制,但目前肯定還沒有一個定案。

評價

“走班”滿足了學生的興趣愛好,給了學生以充分的學習自主選擇權,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贏得了學生普遍歡迎。增加學生自主學習性,起到很大作用。“走班制”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組織方式,有以下幾方面的優點:

1、 學生主體地位彰顯。實行“走班制”後,任課教師按照學生的學習基礎和接受能力、興趣特長,確定教活動。學生也可有的放矢地選擇、安排自己的課程結構,學會了如何正確評價自己,正確估計自己的能力,並逐漸找到將來發展的方向。

2、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走班制學習組織方式充分賦予學生的主體地位,克服了傳統的班級授課制度幾百名學生讀同一本書,上同樣的課,做同樣的練習,忽略學生自身成長中發展的差異性和不平衡性等缺陷,最大限度地讓不同興趣愛好、不同學習基礎、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獲得與自己最相適宜的發展環境。

3、 學生的自信心得以提升。“走班制”學習組織方式條件下,學生按自己的學習水平,自我發展的需要,自身的興趣、特長選班,能增強其自信心和成就感,嘗試到成功的快樂,減輕了思想壓力,始終保持樂觀的情緒和平衡的心態,從而都能獲得不同程度的發展。

4、 擴大了學生的交往範圍,加大了同學間的相互影響,有利於增強同一層次學生之間的競爭意識和合作意識。

走班制的初步實施,存在諸多弊端,因為教師換了,有些學生會乘此逃課,還有許多有待完善的地方。“走班制”當前的突出問題有:

1、分班之前的宣傳發動不到位,因此,必需在分層走班之前做好思想工作並適當“鋪墊”,讓他們確實感覺到分層後,自己猶魚得水,有利於更好地提高和發展。

2、“走班”學生的成績評價如果擺脫不了應試教育的陰影,僅僅是為了“甄別”和“選拔”,那將會極大地損害學生的發展,嚴重地違背教育規律。在管理和評價學生時,可以將學分制引入進來,打破學年與年級制,為學生個性充分發展提供空間。

3、走班制在給學生帶來了選課的自由、充分的主動權的同時,也由於學生的興趣、愛好十分廣泛而不穩定,可能出現選課的盲目性,造成自身的知識結構不合理的現象。學校有必要在校園網上建立專門的課程管理網路和資料庫,新學期前在學校網站上發布下學期的課程設定、課程建議和選課指導,幫助學生作出正確的選擇。此外,擔任輔導員的教師要多注意和學生交流溝通,了解學生的困難和需要,關注對學生的指導。

一位老教師認為,課改走班制最大的壞處就是砍掉了中國教育文化。“教”和“育”是不能切開的,但走課的方式把老師和學生都當成了加工器,學生和老師就是買賣知識的關係,沒有“育”的關係。

克服走班制存在的弊端的措施

高中新課程採取必修與選修並存的方式。

實施辦法

1、 課程設計應更具靈活性、多樣性和可選擇性。構建一個全新的課程結構,是實施“走班制”的前提和關鍵。課程結構的構建要突出選擇性、多樣化原則,課程類型可包括選修課程和必修課程、學科課程與活動課程、國家課程與校本課程。這種課程結構賦予了學生很大的自主權,他們可根據自身的能力和愛好靈活地調整所學各門功課的比重和速度,並向不同方向發展,大大打破了“學科中心”課程對學生的桎梏,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提升了學生的智慧和創造力。

2、教師應進一步尊重學生,因材施教。教師應樹立“以人為本、因材施教”的觀念,平時多注意觀察、了解學生,尊重學生因遺傳、環境等方面的因素而造成的知識經驗、學習興趣、智力水平等的差異,充分調動自身積極性和主動性,把握好自身教學個性與學生個性發展的結合點,選準任教課題並進行設計,充分關注學生的不同需求,真正做到彌補學生的知識缺陷、延伸學生的知識、發展學生的個性、提高學生的能力、深化學生的特長。

3、 管理機制上應真正確保學生的自主性、積極性。第一,建立與走班制相適應的教學管理制度,提高教學質量。實現教學管理的電腦程式化、網路化,加強教學督導、及時反饋教學信息、及時收集和處理師生意見等,在教學過程中真正建立起滿足學生成長需要和促進、激勵學生髮展為價值取向的教學管理制度,徹底摒棄傳統的“見分不見人”、“以分為本”的管理模式。第二,改進班級管理工作,確保“走班制”的順利實施。“走班制”客觀上要求班級管理工作更加細化和深化,要適應“走班制”的特點和內在要求。實行走班制後,由於每個學生分布於不同的教室上課,行政班的班主任很難監控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任課老師在短暫的一節課里也不利於熟悉學生,老師有“抓不住學生”的感覺。由於“走班制”屬活動上課,老師授課結束後,學生又返回行政班,學生在課後學習中遇到的疑難問題得不到及時解決,學生頗有“跟不住”老師的感覺。學生的集體觀念會日趨淡化,思想教育和集體活動的組織也比較困難。因此,必須為教學班配備一支高水平的學生幹部隊伍,採取能激發學生主體意識、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班幹部“選聘”激勵機制,學生的“評價”激勵機制和“獎懲”機制。同時,選配熱愛學生工作、具有高度責任感、業務能力強和良好的思想素質的教師擔任教學班輔導員,對教學班的學生進行課堂和課後管理,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對個別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進行課外輔導,對學生在各教學班中的流動進行指導,並和行政班的班主任及時交流學生的情況。這是最佳化班級管理工作的前提,也是推進“走班制”的保障。

4、加強對學生選課和學生生活的指導。配備選課指導老師,建立選課指導制度,引導學生形成個性化的修習計畫。要保證學生的自主選擇,全面發展,就要提供可供學生的選擇的內容,讓學生對所要學的內容有一個完整清晰的了解,並制定長遠的學習發展計畫。

5、積極避免“走班制”對學生生存狀態可能造成的新問題。隨著“走班制”的實施和推廣,還可能出現新的情況、新的問題,亟需我們隨時研究和解決。因為這些新的問題將會導致學生的學習、生活走入困境,惡化學生的生存狀態。

開展學校

青島

從2009年9月份開始,青島二中將實行全面“走課制”,即在國家規定普通高中課程的8個學習領域、14個學科,設計87個模組供學生自主選擇。

為了應對“走課”帶來的諸如學生評價、教學班管理等新問題,學校針對模組周課時減少造成學生學習的不連貫、學習效率不高的情況,將高一班級和學期各分兩部分,一部分班級集中學習物理、化學、生物;一部分班級集中學習政治、歷史、地理,下學段則反之。這樣在一個學段的學習中,並行科目減少,學習科目的周課時密度增加為4課時,使學生能夠較深入地開展學習。然而分學段集中教學使得學生在後一學段較長時間內不再學習該科目,同樣也面臨著所學內容被遺忘的問題。為此,學校制定了《青島二中“學習夥伴”管理規定》,組織學習不同課程內容的兩個班級結對,建立夥伴班級。兩位班主任綜合學生的學習水平、性格特點、性別等方面因素,建立形式多樣的學習夥伴組合,通過這樣一種形式,使學生能夠取長補短,學會合作。

深圳

2004年,深圳中學正式被教育部列為“全國高中課改實驗樣本校”,承擔起相關的實驗項目。

深中新課改主要體現在高二學年。在這一年裡,深圳中學在八大學科全面開設必修、選修課程,同時開設校本選修課程,學生可以跨班級跨年級自主選修:同一學段,學生修習的課程內容可以不一樣;每個學生在不同學段都有自己的課程表。

在這種情形下,“走課制”應運而生。

北京

在北大附中,中學普遍實行的固定行政班已改革變成書院模式。備受關注的“走課制”也在高一和高二進行推廣。

他這樣推行這一改革,希望培養學生的時間觀念、自主選擇和自理能力。

而在北京的一些國中校中,也開始實行走班制。例如:人大附中、十一學校等。

相關政策

由於《意見》中表示,從2017年開始全國都將開始高考綜合改革,即在高考中實施語文、數學、外語3門學科全國統考,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6門學科任選3科的考試成績。因此不少教育領域的從業者以及專家都認為,今後高中很可能將採用“走班制”進行教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