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鎮原縣城東7公里的城關鎮祁家川坪北麓茹河之濱的台地上,有一座古城遺址,相傳為赫連故城,是赫連勃勃初叛秦時所居之處,當地民眾稱海連城,今城垣多被挖除,但其城址故跡猶存,土夯殘牆,堅硬如石,寸草不生。東晉安帝年間,北方的匈奴再度強盛起來,馳騁於今內蒙、寧夏及陝甘高原一帶,時有南侵之勢。安帝義熙三年(公元407年)夏,後秦大將赫連勃勃以打獵為名,自朔方率兵2萬,由北南下,襲殺了北魏鎮守高平的沒奕於,自霸原州,始建夏國,正式叛離後秦,蓄謀稱帝中原,以此作為他擴疆拓土、壯大聲威的基地。
赫連氏既據臨涇,看到原州祁川坪北倚高山,南蒞茹水,峰環溪繞,地勢險峻,有其重要的軍事戰略地位,便驅民酷役,於此修築了赫連城。
人文歷史
據史料記載,赫連勃勃性強悍而酷烈,驅民築城,務求堅固,如若錐入寸許,則誅斬工役;如民役稍有不滿或怠工,則即刻活埋。連樹木、水、鼠都讓他三分。有這樣的傳說,在抓捕民工時,他的戰袍被酸棗刺掛住,他一氣之下連砍了幾十棵,嚇得這裡的酸棗刺都伸直了,現在祁家川的酸棗刺的確是直的,不同於其他地方的彎鉤狀;入夜,為茹河水濤聲的驚擾,他騎馬持劍沿河水大吼大砍,使這裡的河水落入峽谷,方圓五六里聽不到濤聲,連鼢鼠也逃避原上,躲開赫連氏。至今,這裡棘無倒刺,水無濤聲,田無鼢鼠,實為經世罕事。這裡還流傳著一個使人聞之膽寒的傳說。赫連勃勃為求穩固他的統治,數處抓捕年齡在60歲以上的老者進城,商議固城防禦大事。因其是北方少數民族,加上多年的兇殺擄掠,已經民怨沸騰,敢怒而不敢言,老人們便都個個裝聾賣傻,一言不發。赫連勃勃大怒,下令將此地的老者全部活埋,如發現窩藏者即滿門誅殺。這樣一來,赫連城外(今祁家川學校西)埋起一座座墳冢。七十年代,祁家川大隊搞農田建設時,在此處發現過大量的屍骨。赫連勃勃據守臨涇,又多次擁兵南下,擾後秦平涼、隴右等地。義熙十四年(418年)終於平定西北,入長安稱帝。之後,因多次遭到北魏的攻擊,赫連氏退守安定,其間雖往復征返,互有勝負,終不能固其根本,於431年被吐谷渾戰敗,赫連勃勃建立的大夏國至此滅亡。
赫連勃勃從臨涇發跡,繼而入主長安稱帝,按常理說他死後就應安葬在國都長安,但卻有悖於常理,在鎮原縣南13公里、南川鄉河李王家灣村的“枕頭山”上,有一座被民眾稱為“黑臉天子”的赫連墓,從而留下了一個難解的歷史謎團。該墓為自然形成的一個圓形山峁,聳立於山谷之中,底徑約百畝之大,孤峰挺拔,樹木蔥蘢,臨河傍山,層巒護障,掩映在溝壑山谷間。當地傳說,赫連勃勃稱帝不幾年,受到北魏、吐谷渾的軍事打擊,看到大勢已去,無力挽救危局,愁傷過度,死在赫連城。吐谷渾因為他沒有抵抗就死去了,遂命將他葬在“枕頭山”上。現在,枕頭山被列為文物保護單位,當地民眾履行起保護的責任。
原文
延州①故豐林②縣城,赫連勃勃③所築,至今謂之“赫連城”。緊密如石,劚④之皆火出。其城不甚厚,但馬面⑤極長且密。予親使人步之,馬面皆長四丈,相去六七丈,以其馬面密,則城不須太厚,人力亦難兼⑥也。余曾親見攻城,若馬面長則可反射城下攻者,兼密則矢石相及,敵人至城下,則四面矢石臨之。須使敵人不能到城下,乃為良法。今邊城雖厚,而馬面極短且疏⑦,若敵人可到城下,則城雖厚,終為危道⑧。其間更多刓⑨其角,謂之“團敵⑩”,此尤無益。全藉倚樓角以發矢石,以覆護城腳。但使敵人備處多,則自不可存立。赫連之城,深可為法也。注釋
①延州:古州名,治所在今陝西延安。②豐林:古縣名,故址在今陝西延安東南。
③赫連勃勃:匈奴族人,十六國時期夏國的建立者,407—425年在位。
④劚(zhú):挖,掘。
⑤馬面:設於女牆上的戰棚。宋人陳規《守城錄》之二《守城機要》篇中載:“馬面,舊制六十步立一座,跳出城外,不減二丈,闊狹隨地不定,兩邊直覷城腳,其上皆有樓子,所用木植甚多。”
⑥兼:同時兼顧。
⑦疏:稀疏,少。
⑧危道:這裡指危險的事情。
⑨刓(wán):削去。
⑩團敵:圓形城角。
備處多:指需要加以防備的地方很多,也就是指會多處受到守城方的攻擊,以至於無法在城下立住陣腳。
譯文
延州舊豐林縣城,是赫連勃勃時建築的,至今還叫“赫連城”。其城牆結實得像石頭,用钁頭刨它會迸出火花。城牆不甚厚,但馬面很長而且密集。我曾親自派人量過,馬面都長達四丈,相互間隔有六七丈。因為馬面密集,所以城牆不必建得太厚,人力也難攻破。我曾親眼見過攻城,如果馬面長,就可以用弓箭反射城下的攻城者;同時馬面又密集,則箭矢、炮石的射程都能互相連線起來,敵人若攻至城下,就四面都有矢石交下而降到他們頭上。必須使敵人到不了城下,才是守城的良法。如今邊城的城牆雖厚,而馬面都很短而且稀疏;如果敵人可以攻到城下,那么城牆雖厚,終究難免陷於危亡之地。現在的馬面還有不少是建成圓角的,號稱是為了“團敵”,這尤其無益。馬面全憑藉樓角發射矢石,以遮蔽保護城腳。只要使敵人需要防備的地方多,他們即使到了城下無法存在立足。赫連勃勃所建的城,非常值得效法。出處
《夢溪筆談》包括《筆談》、《補筆談》、《續筆談》三部分。《筆談》二十六卷,分為十七門,依次為“故事、辯證、樂律、象數、人事、官政、機智、藝文、書畫、技藝、器用、神奇、異事、謬誤、譏謔、雜誌、藥議”。《補筆談》三卷,包括上述內容中十一門。《續筆談》一卷,不分門。全書共六百零九條(不同版本稍有出入),內容涉及天文、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地質、地理、氣象、醫藥、農學、工程技術、文學、史事、音樂和美術等。在這些條目中,屬於人文科學例如人類學、考古學、語言學、音樂等方面的,約占全部條目的18%;屬於自然科學方面的,約占總數的36%,其餘的則為人事資料、軍事、法律及雜聞軼事等約占全書的46%。就性質而言,《夢溪筆談》屬於筆記類。從內容上說,它以多於三分之一的篇幅記述並闡發自然科學知識,這在筆記類著述中是少見的。
《夢溪筆談》詳細記載了勞動人民在科學技術方面的卓越貢獻和他自己的研究成果,反映了我國古代特別是北宋時期自然科學達到的輝煌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