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址
該城由於長年被圖們江風沙覆蓋,原貌早已不見,現今高大不平的沙丘牆是一座假城,假城周長2000餘米,真城則埋在假城底下。1993年,琿----沙公路考古發掘隊對該城的南牆和西牆進行了解剖,發現假牆在上,真牆在下,真牆高3米許,寬3米許,牆的外坡較陡,內坡有一階台階式的坎,是為一種軍事設施。牆基有順著城牆方向挖的兩道基槽坑,基槽坑深0.5米、寬0.5米,是一個保護城牆的措施。城牆明顯南移6-7米。在西牆基底下還發現了房址,說明該城是在古遺址上修築的。
有考證該城是高句麗時期的慶州址渤海時期沿用。還有人認為,該城則是渤海時期的城址,遼金時期沿用。
“溫特赫”為女真語,漢澤為“神龕”、“神板”之意。亦即為“廟”的意思。該城外60餘米處有一個東西長110餘米,南北寬40餘米的高台遺址,遺址上散布著大量的渤海瓦塊,亦有少量的遼金花沿紋瓦和獸西瓦等。在遺址上還發現了巨大的柱礎石,其形狀如同八連城附近的渤海寺廟址礎不同,因此認為該遺址恐即渤海時期的廟宇,而遼金時期沿用。城內居住的女真部族則又以城外的廟宇而命名。《金史》上有“統門水溫迪痕部”。“溫迪痕”、“溫迪罕”、“溫特赫”均出自一語,均為“廟”的意思。
清代嘉慶十三年在溫特赫部城內的東南部修築了“東華宮”寺廟,滿語仍稱它為“溫特赫”,“溫特赫部”城名由此而來。
傳說
在溫特赫部城內還有一個有趣的傳說:該城內原有一個大水池,水池內有個大王八,小王八數千個,它們寧靜的在這裡度過千百年。清嘉慶十三年在大水池的南岸修築了“東華宮”寺廟,始終有人來此燒香拜佛。來往的人絡繹不絕,還有人在水池內洗澡,嚴重地破壞了大王八的寧靜生活,大王八一氣搬了家,北跨圖們江,到江北村老溫家的泡子裡。當大王八搬家時天雨綿綿,一連下了三天細雨,大王八橫跨八條地壠,小王八3000餘個往北行,當世人均目睹了這一切。
現今,王八坑已被風沙覆蓋,“東華宮”廟宇亦被拆,昔日繁華的景象亦不見。當年的大水池恐即渤海時期的龍源池。慶州屬下的“龍源縣”亦即在該城內。“龍源縣”名應以此水池得名,東京龍源府又以龍源縣而得名。當然,這是一種傳說,不足以憑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