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水市2010年工業經濟工作意見

為促進我市工業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調整最佳化產業結構,轉變增長方式,提升工業經濟運行質量,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進程,根據我市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現就2010年工業經濟工作提出以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黨的十七大及十七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全面貫徹落實中央、省、遵義市和我市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以“穩增長、轉方式、調結構、促發展”為總體目標,堅持把保持工業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同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發展方式相結合,同遵義市的“西部突破”發展戰略相結合,同我市“生態立市、旅遊興市、竹業強市”發展戰略相結合,努力提高運行調控水平,全力創新發展機制,著力調整產業結構,積極促進發展方式轉變,提高工業經濟可持續發展能力,實現工業經濟加快發展、科學發展和率先發展。
二、主要目標
1、全市規模工業增加值實現129000萬元以上,其中規模以上白酒工業增加值1000萬元以上。
2、完成全社會更新改造投資25000萬元以上。
3、全市規模工業增加值單位能耗降低率達3%以上。
4、原煤產量力爭完成10萬噸以上。
5、國有工業企業安全生產死亡控制指標為0人。
三、主要工作措施
(一)加快工業園區建設,搭建工業發展平台
研究出台我市推進工業園區建設的實施意見,圍繞赤水“五大園區”抓好建設。一是完成竹業循環經濟園區管理機構組建,完成園區詳規編制,完成園區“五通”工程建設,抓好已落戶園區企業的協調服務工作。二是完成白酒產業園區規劃編制,完成園區“五通”工程建設,新引進兩家以上白酒生產企業入駐園區,抓好釀酒高梁示範種植200畝。三是啟動特色食品加工園區和輕工旅遊產品園區建設,做好兩個園區發展規劃和用地調整工作。四是積極籌劃油氣園區建設,抓好油氣下游產品開發項目收集儲備,完善充實我市化工產業規劃。五是抓好工業園區建設資金籌措,增大工業園區建設投入,建立園區建設的投融資和利益分配機制,全力推進園區建設。六是認真抓好對外招商引資,提高工業園區產業凝聚能力,切實做好承接產業轉移和企業進駐工作。
(二)加快重點工業項目建設,增強工業經濟發展後勁
緊緊圍繞我市工業“四大產業”體系建設抓好項目發展,著力完成續建項目,啟動好新建新改項目。一是繼續抓好並完成天竹紙業二期技改、華龍紙業和赤河紙業一期項目建設;支持赤天化紙業啟動15萬噸/年紙製品項目建設;擴大百冠紙業成品紙生產能力,力爭全年原紙生產突破6萬噸,紙終端產品生產突破4萬噸。二是抓好竹木製品項目發展,加快新宇公司1萬立方米/年竹木集成材項目建設,力爭年內建成投產。擴大抗震別墅與沙灘椅生產能力,鞏固竹地板、竹筷、竹家俱、竹工藝品的生產;積極推進竹葉黃酮、竹筷、竹纖維、竹醋液、竹塑複合型材等產品開發與加工,延長竹產業鏈。三是全力支持中石化油氣資源勘探開採,力爭官深1井、西門1井鑽探取得重大突破;協助赤天化股份公司及其子公司搞好技術改造項目建設;力爭啟動鴻銳電冶公司30000KVA電石爐建設,電石生產能力達10萬噸,並作好電石下游產品開發論證的相關工作。四是抓好電力公司1.9億元電網建設改造,規範小水電管理;完成岔角煤礦15萬噸/年技改項目建設並投產;穩定壓縮天然氣生產供應,完成聯眾燃氣公司20萬立方米/日天然氣供銷項目建設;支持黔興商貿煤業30萬噸/年洗精煤項目滿負荷生產;力爭啟動水泥公司2500噸/日新型乾法旋窯生產線技改項目。五是加快特色食品加工項目建設,完成紅赤水公司二期技改擴建項目,擴大“紅赤水”知名度;支持錦江醋業項目建設,啟動之江醋業異地技改,力爭曬醋產量突破1000噸;支持赤水老窖酒業完成2000噸/年生產線建設擴產項目,新引進2家以上的白酒生產企業入駐我市白酒產業園區;繼續支持蟲茶、石斛、烏骨雞等較具地方特色的農產品加工項目,不斷增大特色食品加工規模,進一步最佳化我市產業結構。六是加大項目庫建設力度,抓好工業項目分類管理。積極創造項目建設條件,集中精力推進符合產業政策、資金落實、產品市場較好、項目實施可能性較大的工業項目建設。根據“儲備一批、新開一批、建成一批”的原則,對工業項目實施動態管理,落實重點工業項目工作責任制,力爭項目建設有新的突破。
(三)提高工業生產調度能力,促進工業經濟平穩較快增長
一是加強工業經濟運行重點項目生產調控,確保生產要素供給。重點圍繞赤天化股份公司與赤天化紙業公司抓好天然氣供應與竹原料收購工作,建立和完善原料供應機制。強化電力供需協調工作,認真研究分析電價上調、錯峰限電、豐枯電價對我市重點行業與重點企業的影響,積極向上爭取增加用電計畫和電價優惠政策,以支持我市工業發展。積極調配成品油供應和運力需求保障,確保重點行業、重點企業正常生產經營。進一步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加大隱患排查治理力度,保證企業安全生產。二是創新工業經濟運行調控方式,加強分析監測工作。各工業主管部門、統計部門和各鄉鎮、辦事處要共同研究建設重點行業、重點區域和企業運行監測體系,如實分析運行變化原因,切實增強工業運行調度的及時性、針對性和準確性。三是改進工業經濟運行調控手段。工業經濟主管部門和統計部門要堅持每月對全市工業經濟運行情況進行分析調度,根據工業經濟運行情況,及時召開工業經濟運行分析調度會,針對存在的困難和問題,提出應對措施辦法,並切實加以解決。
(四)著力推進節能降耗,增強工業經濟可持續發展能力
一是加快落後產能淘汰步伐。認真貫徹執行國家、省、遵義市淘汰落後生產能力要求,嚴格執行遵府辦發〔2008〕169號《關於印發遵義市淘汰落後生產能力工作方案的通知》檔案精神,堅持政府主導、市場引導、依法淘汰原則,加大我市高耗能、高污染、低產能行業淘汰力度。二是嚴格行業準入關,控制高能耗、高排放行業和產業過剩行業進入赤水發展,執行好國家產業政策,把好準入關。三是強化節能監管,對年耗標煤5000噸及以上重點耗能企業實施用能監測,督促企業建立用能台帳,加強用能管理,加強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加快節能技術研發推廣,強化節能工作責任制,組織實施好節能宣傳周活動,深入實施全民節能行動,全面完成今年節能目標任務。四是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延長產業鏈,提高產業關聯度,以赤天化為重點抓好循環經濟試點示範,開展低碳經濟試點,抓好科技公司竹塑複合材、新宇公司竹木集成材、吉廣公司機制竹炭、華潤建材免燒磚等重點資源綜合利用的循環經濟項目發展,切實加快發展以“三廢”綜合利用的環保產業,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水平。
(五)加快科技創新,提高工業經濟發展服務水平
一是加強創新平台和創新體系建設。進一步促進產學研合作,積極推進我市企業與國內著名高校、科研機構等開展技術合作,研發生產一批科技含量高的產品,以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二是加強系列產品的開發和創新項目實施。積極對接國家產業政策和發展規劃,組織企業申報技術創新項目,爭取上級科技創新資金支持,扶助工業企業加快科技創新步伐。三是加快傳統行業的升級改造。由市政府安排一定資金引導現有企業向節能減排、循環經濟、高附加值等方面發展。四是成立中小企業服務中心,落實中小企業服務中心人員編制和經費,為我市中小企業發展提供政策諮詢、融資擔保、技術支持、人員培訓、創業輔導等服務。五是大力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研究制定推進我市非公有制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政策措施,整治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環境,加快農民工返鄉創業園等建設,提高創業能力,促進創業型城市建設。
(六)加強組織領導,全面完成工業“十一五”規劃目標任務
一是抓好工業經濟組織領導和協調服務工作。按照“解放思想抓創新、瞄準一流抓發展、求真務實抓落實”要求,進一步加強和改善對工業經濟的領導,提高各級應對工業經濟複雜局面的能力和水平。強化部門之間、政企之間、銀企之間的協調,轉變作風,提高服務水平,全面完成“十一五”工業發展規劃目標任務。二是繼續實施重點項目、重點企業掛幫責任制、加強幫扶力度,極力解決生產、建設中的困難問題。三是大力整治工業經濟發展環境,切實減輕企業負擔,嚴厲打擊“吃拿卡要”等阻礙企業發展的行為。四是完善基層工業經濟協調服務網路建設。各鄉鎮人民政府和街道辦事處要明確一名領導專抓工業經濟工作,並由經濟發展辦公室負責工業經濟工作的統一協調服務工作。五是認真總結“十一五”工業經濟發展工作,著手做好“十二五”工業發展規劃編制。“十二五”規劃要在“十一五”基礎上,堅持規劃引導發展,落實規劃經費與人員。結合我市資源狀況,產業基礎和比較優勢,科學確定“十二五”工業經濟發展目標、主要任務、重點產業等,以科學規劃引領“十二五”工業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