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坎五大會館

赤坎五大會館

赤坎離外海較遠,風平浪靜,宜船隻避風停泊,在宋代已是小商埠。清朝康熙年間解除了長達200年的海禁後,海運商貿迅速恢復和發展。福建商人方氏捷足先登,載貨到赤坎貿易,是海上到赤坎經商的第一人,潮陽李氏則是潮州籍首個踏足赤坎的商人,他們得到當地居民友善關照,便定居下來,並不斷招引同鄉來赤坎經商。素有海外謀生習慣的閩浙、潮廣、瓊崖商人聞訊,紛紛前來做生意,鄰近高雷一帶商人也接踵而來,赤坎一度商賈雲集,貿易興旺。

簡介

到了清朝道光年,赤坎已“商旅攘熙,舟車輻輳”,向官府註冊登記的商船達400多艘。不少商人到赤坎貿易,覺得大有商機,便安家置業,久而久之,引聚集居,自成群體。當時,潮州籍居住的人口達1000多人,閩浙的商行船號就有45家。為了便於同鄉聚會、寄宿、統籌生意、議決大事,各路鄉人,便捐資建立會館,從清朝乾隆年至鹹豐年間,赤坎先後建起了五大會館,它們分別是:
潮州會館:位於福建街,現為湛江十一中校園
 潮州會館,位於福建街(今湛江十一中內),建於清朝乾隆58年(1793年)。
閩浙會館,位於民主路(今赤坎區人民醫院內),建於清朝乾隆年間。
雷陽會館即雷州會館,位於關廟街(今市機關一幼內),建於清朝嘉慶年間。
廣府會館即廣州會館,位於福建街(今市四小內)建於清朝嘉慶年間。
高州會館位於高州街(今市四小內)建於清朝鹹豐2年(1853年)。
這些會館都帶有濃厚的明清時期建築風格,四合院磚木結構,面積寬闊,布局得體,踏跺進院,梁架斗拱,飛檐出閣,莊重堂皇。也匯聚了各地民俗文化的特點和精華,把當地傳統的工藝融進建築,混成一體,木雕、石雕、磚雕、瓷雕,各具特色,精美細緻,栩栩如生。潮州會館正堂的巨型木浮雕“金枝長發葉,銀樹永開花”,最具優秀代表性。不少會館都留有名人墨跡。高州會館大門牌匾及門聯,“旅館盍簪同敬梓,海波澄鏡到博桑。”是清吳川狀元林召棠所題。雷陽會館石刻門聯:“雷雨經綸四方和會,陽春德澤萬物棣通”。是清遂溪舉人洪啟元所作。赤坎各大會館都有很高的史學價值和文物價值,可惜在文革中和日後的用地建設中被拆毀,令人婉惜。現只有各會館根盤大地,茂葉如蓋古榕樹倖存,成了歷史的見證。昔日各地移民,到赤坎定居、經商、開展貿易往來,進行市政建設,為開發赤坎付出了艱辛的努力,對赤坎的繁榮和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歷史絕不會忘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