贅旒

贅旒,詞語,其意比喻實權旁落﹑為大臣挾持的君主。後亦指有職無權的官吏。

基本信息

基本內容

zhuì liú

ㄓㄨㄟˋ ㄌㄧㄨˊ

贅旒(贅旒)

贅,連綴;旒,旌旗上的飄帶。比喻實權旁落、為大臣挾持的君主。後亦指有職無權的官吏。《公羊傳·襄公十六年》:“君若贅旒然。” 何休 註:“旒,旂旒;贅,系屬之辭,若今俗名就壻為贅壻矣。以旂旒喻者,為下所執持東西。” 唐 溫大雅 《大唐創業起居注》卷三:“王大誓師旅,興言感慨,盪清上國,拯厥贅旒。” 清 潘耒 《烈士行贈趙義庵》詩:“苦言賓士不稱意,一官束體如贅旒。” 章炳麟 《答學究》:“以囚之則君若贅旒,而位號未改,幸四鄰可以無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