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明禮

賴明禮(1929~1987) 諱庭訓,字承趨。福建德化上涌桂林人。古瓷都德化一代良師。

畢業於省立晉江中學高中部(今泉州五中),先後進修於廈門大學、函授於華東師範大學數學系。歷任德化尚養農中、泉州培元中學、德化第一中學、德化湯頭中學、德化縣教師進修學校及泉州師專(設辦德化班)教員,德化一中數學科教研組組長、教務處副主任,德化縣第三屆人大代表,縣政協第一、二屆委員會委員等。
民國18年(1929)農曆正月18日,賴明禮出生於著名的九仙山北麓德化桂林下村一書香人家。祖父賴善讀,為清末貢生,一生設帳杏壇,教書育人。父賴宗周(1904~1963),諱維申,字思伯,幼從父學,讀遍《四書》《五經》,後入新制學校,中青年時期流寓於福建安溪等地執鞭教學,1940年代末返回故里,任教於桂林國小。1950年代初改教從商於赤水街。他有學識,善書畫,為鄉族尊長。
賴明禮幼承庭訓,小時啟蒙於桂林國小。1942年秋,偕胞叔賴宗定(1926~1995年,畢業於福建師大,生前為德一中高級教師)同時考入大田縣立初級中學,並同班學習。1945年夏國中畢業後,是秋,叔侄倆又同時考入省立晉江中學高中部,1948年夏同班畢業。由是,胞叔侄遂成為6年中學的同窗。
1949年,賴明禮受聘於德化尚養農中,任高農數學教師,1950年到泉州培元中學任數學教師。1951年秋被選送廈門大學數學系進修。1952年秋德化一中增設高中部,缺高中數學教師,賴明禮被調回德化一中,擔任高中部數學課程。其後,長期教授高三年數學,並擔任校數學科教研組組長。約1958年秋季任教務處副主任,並主持工作,同時繼續任課。“文革”期間,於1970年秋調任湯頭公社(今湯頭鄉)吉山國小教員,未幾又調湯頭中學任負責人。1979年4月調縣教師進修學校,具體擔任泉州師專數學科設辦德化班教授數學。1982年秋調回德化一中,仍任教務處副主任,並授高三年數學課程,直至1987年辭世。
賴明禮自幼天資聰敏,記憶力好,理解力強,在學成績優秀。他沒正式上過大學,但虛心勤奮,努力自學,不恥下問,善於鑽研,實踐中不斷提高自己;“文革”前,函授於上海華東師大數學系,數學基礎堪稱紮實。在教學上,他吃透教材,備課認真;吃透學生,課堂組織教學好,語言表達能力強,極能吸引學生注意力;課堂板書工整,板圖準確清晰,學生一目了然;講解極富邏輯性,善於系統概括,層次分明,條理清楚,由淺入深,語言簡練,突破重點難點,易於學生理解接受,記憶深刻。尤其高三總複習,內容浩繁,他善於高度概括提煉,系統綜合編好提綱,深入淺出,畫龍點睛,使學生學習後耳目一新,事半功倍。平時對學生作業認真檢查,全批全改,哪怕是個別步驟做錯也未放過,批改演示於作業本上,從不馬虎。對課外學生的詢問,則非常耐心講解輔導,循循善誘。他能放下“師道尊嚴”的架子,對學術知識敢與學生平等地、面對面地進行切磋、交流,包容、接受學生的不同意見和見解,達到教學相長。等等,其良師風範,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
賴明禮在課堂上態度嚴肅,課堂秩序良好,課外則平易近人,開朗活躍,與學生打成一片,一起打球跑跳,猶如朋友親密無間。他關心學生困難,了解學生疾苦,想方設法為學生排憂解難。如當時高5組的同學陳福恭,1956年秋念高一上時不幸父親去世,家庭缺乏勞力,經濟困難,面臨失學危機。賴明禮得知後,非常關切同情,受學校委託帶領教師、學生代表多人步行到雷峰蕉溪家訪慰問,找到當地社隊的領導,由社隊為其解決實際困難,借給糧食,組織勞力為他家代耕自留地;回校後又與校領導研究評給助學金,等等,使陳福恭同學得以渡過難關,完成高中學業。陳於1959年夏高中畢業後,是秋參加工作,曾任縣電影發行放映公司經理,2000年退休。
賴明禮畢生治學嚴謹,身體力行,以身作則。在長期擔任教務行政職務期間,一貫堅持在第一線教學授課。同時制訂一系列教學教研計畫,並親自檢查落實教學教研計畫的貫徹實施。他數十年如一日,勤勤懇懇,教書育人,為國家輸送了一批又一批學子升入高等學府或走上社會,服務於各行各業。僅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由德化山溝溝飛向全國、飛向世界的有如現在北京的陳新民、林寶石、張和平、蔡振來等,在上海的有如王朝亨、陳利寅、陳朝玉等,在南京的有如王義炳、陳振成、李周卿等,在杭州的有如張簪樟、張貴後夫婦和李良等,在昆明的有如鄭良土、鄭儒勒等,在廈門大學的有如林興宅曾昭磐、曾廣侃(以上大都是專家、教授和高級工程師),還有遠在新疆和大慶油田的,等等,真可謂“桃李芬芳滿天下”。
賴明禮在學生中具有很高聲望,師生感情濃厚,每逢春節。總有很多老學生登門拜訪問候;遠出外地工作回鄉探親的老學生,常是先去探望賴老師然後返回老家拜見其父母。他一生工作勤謹,不知疲倦,積勞成疾,於1987年3月17日不幸辭世,享年59歲。訃訊傳開,凡當年他的學生、同事與社會人士無不嘆惜;城關各界為他舉行追悼會,會上的人哀慟痛哭,出殯時千人隊伍送行,上百副輓聯和數十個花環擺滿墓前墓後。至今lO多年過去,社會上不少人還常在追憶他、談論他、懷念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