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人設

賣人設,語出作者露娜文章,作者認為,那些熱衷在作品之外販賣人設的藝人大多不夠自信……“背離藝人本身強加人設、過度炒作無疑會引來觀眾反感。將精力過度放在對人設的演繹與塑造上,只會讓明星離好作品越來越遠”

基本信息

現象

早期藝人的人設塑造主要靠作品,比如張涵予的硬漢形象、張柏芝的玉女形象。這樣的人設多貼合於作品的人物,多為一種類型,且沒有排他性——如硬漢的形象也同樣適用於吳京劉燁孫紅雷等。這樣的一種標籤式的人設,僅僅是根據作品對演員進行的一種劃分與歸類。而並非針對個體的形象,其人設運用也多為劇中形象的延伸。

和張涵予、吳京等實力派演員不同,對於熱衷在作品之外“賣人設”的藝人而言,其實是一種不自信。在缺乏代表作的情況下,“賣”人設便成為了增加辨識度的走紅利器。包文婧就是屬於此類。一直以來她的名字只有跟著包貝爾才會出現在公眾視線里,直到不久前參加真人秀《媽媽是超人》,才得到一些關注——也仍然是“餃子(包貝爾女兒小名)的媽媽”。沒有作品支撐,不賣人設,拿什麼讓觀眾記住、還能時不時在綜藝中露臉呢?

經紀公司也會挖掘出藝人身上或者性格中獨特點、或者為了迎合客群而憑空編造出一些與藝人自身性格特點完全不相符的人設,並利用個人微博、真人秀等節目將其進行展現。這些人設是否能夠深入人心,則取決於藝人表演與展現的程度和後期剪輯。強貼、硬凹的,甚至與其自身真實特點大相逕庭的人設,則存在著表演時“用力過猛”被觀眾戳破的風險,甚至會帶來“粉轉黑”的後果。

背後原因

人設背後潛藏的是巨大商業價值

儘管如此,明星與其經紀團隊寧願冒著被戳穿的尷尬與風險,也要不遺餘力地塑造人設——這是走紅的捷徑,可以帶來巨大的商業價值。

藝人需要人設的理由有很多,其中有一點非常重要,那就是人設能給藝人帶來精準的定位。在品牌選擇代言人時,其自身標籤和品牌的契合度是非常重要的。黃磊一直以黃老師、黃小廚、好爸爸等多重身份活躍在娛樂圈。他攜大女兒多多參加的親子戶外真人秀《爸爸去哪兒》,展露出對女兒多多的循循善誘,給大眾留下了“好爸爸”的深刻印象。

顧家好男人的人設也為黃磊帶來了奶粉、教育、家居用品等商業代言。黃磊還在各類綜藝真人秀節目中展現出烹飪能力,塑造並且不斷鞏固了“黃小廚”的形象,並自創了品牌“黃小廚”,成功實現了人設的標籤化、品牌化與商業化。

負面影響

然而,所謂成也人設敗也人設,人設崩塌的事件常有,所帶來的“蝴蝶效應”是巨大的。黃磊在導演了電影《麻煩家族》和主演了電視劇《深夜食堂》兩部口碑極低的影視劇之後,“黃老師”的能力和誠信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質疑。擁有“好男人”人設的明星在出軌等事件上,大眾對其容錯率幾乎為零。所以林丹陳赫出軌事件一經爆出,大眾情緒被瞬間引爆。大眾的信任度降到冰點,個人的品牌與商業價值也一落千丈。“出軌門”第二天,在廣州車展上,林丹代言的品牌就把大幅林丹畫像的展板撤換。

在龐大的信息洪流中,人設之於藝人就好比商品包裝,直接影響著藝人的商業定位和觀眾印象。當越來越多的明星意識到人設的重要性後,就會出現人設同質化與人設崩塌的現象。

迪麗熱巴就經歷了這樣的尷尬,“胖迪”、“吃貨”等人設曾經讓她俘獲大批冬粉,然而,在經紀公司的包裝與助推下,“吃貨”的人設被過度強化,上綜藝時常因用力過猛而被網友詬病。同樣是當紅小花的關曉彤本是深受觀眾喜愛的“國民閨女”,卻在聯考後賣起了“學霸”的人設,被挖苦“自吹學霸怎么著要有能上985的分數吧?”

正常合理的人設往往都是建立在與明星本人特質高度相符的基礎上,然後再體現在作品上。比如“老幹部”人設是收割少女心的利器,但要訣是在自身的沉澱和積累上,否則很容易“玩脫”——此前長年在微博寫繁體字、二十四節氣的“老幹部”靳東,就曾經因為說錯了“諾貝爾數學獎”、以及在訪談節目中推薦了成功學偽書等一連串“事故”,被許多網友嘲諷“別再裝文化人了”。再加上近年來演任何角色都同樣套路,簡直連“演技”的招牌都要不保。

再比如,“總攻”應該是眉宇間散發的一種不讓鬚眉的英氣,這種氣質很大程度上來源於性格的堅韌特質,而不是靠穿個西裝、梳個背頭尷尬玩“壁咚”就能塑造的。張天愛在演“太子妃”走紅後也熱衷賣“總攻”人設,劉詩詩被叫“詩爺”多年,但跟成功塑造了霓凰郡主(《琅琊榜》)、張春華(《軍師聯盟》)的劉濤相比,前二者似乎就不那么“總攻”了。為什麼?依然是演技啊。

如何人設

背離藝人本身強加人設、過度炒作無疑會引來觀眾反感。將精力過度放在對人設的演繹與塑造上,只會讓明星離好作品越來越遠。你看看比較讓人服氣的演員,哪個拚命跟觀眾說“我超級能吃但就是不胖”?章子怡產後,每天曬的就是如何調理身材、運動瘦身。我覺得這比曬“吃不胖”的人,更加真實誠懇。她把時間都用在了演戲上,現在得到的就是一部部紮實的代表作品。而把心思花在其他地方的人,則只能在其他地方找結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