賓帝

語出:唐 沉佺期 《追冊章懷太子張良娣文》:“恩絶賓帝,七日無歸;義申從子,百齡先謝。”

【bīn dì】
“賓帝”一詞,《詞源》、《辭海》等工具書均未收錄。《漢語大詞典》為單獨義項,釋為:語本《逸周書·太子晉》:“吾所三年將上賓於帝。”孔晁註:“言死必賓於天帝。”後即以“賓帝”指先帝。孤證為唐沈佺期《追冊章懷太子張良娣文》:“恩絕賓帝,七日無歸;義申從子,百齡先謝。”
按,《漢語大詞典》釋義錯誤。“賓帝”非指“先帝”。孔晁注文“言死必賓於天帝”,當為“言死必賓於先帝。”從詞性上看,“賓”乃名詞意動用法,“賓帝”即“以先帝為賓”。《大詞典》收“賓天”一詞,即以天為賓,婉指帝王死亡。故“賓帝”的正確的解釋應是:太子死亡的婉稱。能夠同《逸周書·太子晉》的內容相印證,且內容更豐富、更具體的文獻是《藝文類聚》卷十六“儲宮部”引《春秋外傳》的文字。全文引證如下:“師曠見太子晉曰:‘吾聞太子之語,高於太山,原聞一言。’太子曰:‘吾聞太師之來,喜而又懼,汝知人年長短吉凶也。’師曠曰:‘君色赤,君聲清,火色不壽。’太子曰:‘然,卻後三年,吾上賓於帝,汝慎無言,殃將及汝。’太子時年十五,後三年而卒。”該例證中的“後三年,吾上賓於帝”以及“太子時年十五,後三年而卒”已表明“賓帝”即為太子死亡的婉稱。《大詞典》所引唐代沈佺期《追冊章懷太子張良娣文》中的“賓帝”亦是指太子死亡。尚可補充早證:《北齊書·文苑傳·顏之推》:“昔承華之賓帝,寔兄亡而弟及。”按,“承華”代指南朝梁昭明太子蕭統。“承華之賓帝”即指昭明太子蕭統之死。
[作者簡介]
曲文軍 1957年生,山東煙臺市人。1982年1月畢業於山東大學中文系。1983-1987年參加《漢語大詞典》的編纂工作。現任臨沂大學文學院院長,教授。曾在《文史哲》、《文獻》、《紅樓夢學刊》、《漢字文化》、《江海學刊》、《民俗研究》、《理論學刊》等刊物發表論文70餘篇。部分論文被《文匯報》、《文摘報》、《高校文科學報》、人大複印資料中心轉載、摘登、評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