賓州大學醫學研究實驗中心

賓州大學醫學研究實驗中心

費城賓州大學醫學研究實驗中心(Medical Research Laboratory,1957-61)是費城學派的奠基之作,美國現代建築師路易斯·康(Louis Isadore Kahn)設計。醫學實驗樓於1961年落成後,“費城學派”從此得名。 醫學研究中心的任務書,要求建造一所醫學科研、實驗的綜合性建築物。如果按照“國際式”的一般手法,這樣一個設計,往往搞成一個方盒子。而康在研究了任務書里的各部分功能之後,巧妙地把工作室、實驗室、動物研究、管理、辦公等內容分在四個塔里。這裡,康創造性地提出了“主空間”和“輔空間”的概念。

建築介紹

所謂“主空間”指的是周圍包括實驗室和研究室的塔樓,“輔空間”則是中心服務塔樓。兩個區域被豎塔明確地分開,通過聯接的廊道,輔助部分又可很方便地為工作部分服務。

關於功能分區,建築史上的例子已是屢見不鮮。早在1800多年前的羅馬浴場(Theme of Caracalla,211-217)即有這個意思。沙利文(Louis H.Sullivan1856-1924)和格羅庇厄斯、萊特等現代派先驅大師,把它又推進了一步。但象康這樣明確地提出理論和拿出如此精當的設計,卻似乎是創新的。康的分樓分區思想,與米斯將一切內容統統塞在一個簡單的大玻璃盒子裡的方法恰成對照。

所有塔樓均高八層,但從立面上看,樓梯間與實驗室有高低錯落。中心塔樓用後張法預應力現澆混凝土,其餘全用預製,整體裝配。由於場地有限,預製工場在40英里以外,構件全由卡車運至工地。承重體系為框架,橫樑用空腹大梁。由於結構工程師奧古斯特 科門登特(August Komendant)教授和大西洋預製施工公司(Atlantic Prefabricated  Co.)配合默契,實驗中心的施工很順利,結構施工達到每周三層的速度。

空腹大梁當時在美國是頗為先進的技術。它有桁架傳力明確的特點,又不象桁架那樣高,豎桿也承受一定彎矩。更主要的是實驗室的繁多管道可以從中穿過,而不需要另外搞設備層吊平頂。結構、施工的新方法,在施工時就引得絡繹不絕的人來參觀。那時小沙里寧(Eero Saarinen,1910-61)正在附近搞賓州大學的女生宿舍。他也常來工地,並取逗康,“您認為這座樓是建築上的成功還是結構上的成功?”康回答說:“它的結構要素和形狀,是那樣邏輯地關聯著建築上的需要,以至‘建築’和‘結構’不能分開。”

當然,最使人感興趣的還是那富有表現力的塔樓本身。一簇豎塔的集合,高低起伏,在天空背景上戲劇性地勾出一個富有韻律的輪廓。樓梯廳突出的長條光牆面不加一點裝飾,直愣愣地插向青天;緊靠在邊上的實驗室卻是通透的大玻璃,精細的分格和窗框,虛實對比十分強烈,生機勃勃,竟相向上,似乎隨時都會拔地而起。

醫學實驗樓於1961年落成後,“費城學派”從此得名。兩年以後,又在醫學樓旁接出生物樓。

它的外觀向康以至費城學派提出了個問題,也是現代建築的核心問題——“功能”和“形式”的問題。人們問道,這樣一個功能經常變化、實用性很強的建築,搞成如此紀念性,在建築上是誠實的嗎?康對此卻自有理論,他用自己的觀點解釋:“形式是建築的基素”,並進一步補充:“形式從不服從功能;形式指引方向,因為它保持了它基素之間的關係。形式沒有形狀和尺寸,它不是你所看到的,它是你所看到的開始。”從以上這段有點抽象的言論中可以看出,康在設計中自始至終要追求的,就是形式。醫學實驗室的大玻璃造成眩光,於使用並不有利。但對比形成了,康為自己樹立了紀念碑。康的思想歸結起來,可以用他的一句話來概括:“形式引起功能”(Form  evokes function),認為功能是變化的,而形式是不變的。談到“功能”,康總認為那是最低的下限,“功能”滿足只意味著將房子造成遮庇所而已。

應該說,這是康對“功能”的狹隘理解。難道滿足功能僅僅是建造一座遮庇所擋風避雨嗎?舒適,安全,寧靜,美感,空氣難道就不屬功能的範疇嗎?其實,康在設計中刻意追求的,實際上很大一部分也屬功能範疇。醫學研究中心的分區分樓不就很好地滿足了功能要求,同時又創造了前所未見的形象嗎?不過康不一定這樣認為罷了。

康的思想源於德國厭世哲學家叔本華(1788-1860),認為存在的意志是至關重要的,是一切知識的推動力量。這就不可避免地使他一味求新,追求超脫,而建築又是一個實實在在的物質產物。這樣康就經常陷於矛盾和痛苦之中。

建築師介紹

路易斯·康 路易斯·康

美國現代建築師。1901年2月20日生於愛沙尼亞的薩拉馬島,1905年隨父母移居美國費城,1924年畢業於費城賓夕法尼亞大學,後進費城J·莫利特事務所工作。1928年赴歐洲考察,1935年在費城開業。1941-1944年先後與G·豪和斯托諾洛夫合作從事建築設計,1947-1957任耶魯大學教授,設計了該校的美術館(1952-1954)。1957年後又在費城開業,兼任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教授。

路易斯·康發展了建築設計中的哲學概念,認為盲目崇拜技術和程式化設計會使建築缺乏立面特徵,主張每個建築題目必須有特殊的約束性。他的作品堅實厚重,不表露結構功能,開創了新的流派。他在設計中成功的運用了光線的變化,是建築設計中光影運用的開拓者。在有的設計中他將空間區分為“服務的”和“被服務的 ”,把不同用途的空間性質進行解析、組合、體現秩序,突破了學院派建築設計從軸線、空間序列和透視效果入手的陳規,對建築師的創作靈感是一種激勵啟迪。

他被譽為建築界的詩哲,大器晚成的他五十多歲時才真正成為一代宗師,他的建築作品通常是在質樸中呈現出永恆和典雅,而這次在萊斯大學的講演則闡述了建築應該怎樣在反映人類對本質的思考過程中創造的奇蹟;他在演講時提到的光明與陰影,與他在建築作品中善於把握光的作用一樣,都啟發著人們對存在和哲理的思考。通過他的描述,我們可以感知建築學的真諦——對超越物質與技術而存在的人類的夢想的表達。

路易斯·康的建築風格受到科比意啟迪而投入現代建築主流中,一如科比意於《邁向建築》所說:建築是量體在陽光下精巧、正確、壯麗的一幕戲,光也成為康的建築理論範疇。認為建築是呈現光藝術的舞台,而可概分為自然之光與表現之光。

路易斯·康1971年獲得美國建築師學會金質獎章,1971年獲選美國文藝學院院士,1972年獲英國皇家建築師學會金質獎章。有評論認為,路易斯.康應當是這個時代的一位“建築詩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