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信息
出版社: 中國經濟出版社; 第1版 (2008年10月1日)
叢書名: 金融實踐前沿問題系列
平裝: 255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501787593
條形碼: 9787501787593
尺寸: 23.6 x 16.6 x 1.8 cm
重量: 399 g
作者簡介
高廣春,經濟學博士,現工作於中國社會科學院財貿所,兼任((銀行家》雜誌社副社長,城市商業銀行獨立董事。
在《銀行家》、 《經濟學家茶座》、《東嶽論叢》、《學術界》及《山東社會科學》等學術雜誌及報刊發表論文40餘篇;合作譯著2部,合作著述4部,參與省部級課題、政府委託課題、金融機構委託課題14項。
內容簡介
《資產證券化的結構:形成機理和演變邏輯》從資產證券化的結構切題,從1970年以來行行色色的資產證券化產品中梳理出絕大多數資產證券化產品均具有的一般性要素,進而從這些要素中再提取出區別於傳統債權或股權融資的要素,由此形成關於資產證券化的五大結構要素即真實出售、SPY、風險隔離、信用增級和償付安排。接下來,運用結構分析和歷史分析的方法對上述五大要素的形成機理和演變邏輯逐一進行了分析。在此基礎上,對我國銀行資產證券化在結構設計上的利弊得失做了診斷,並就存在的問題給出了改進建議。
很遺憾,《資產證券化的結構:形成機理和演變邏輯》尚未付梓出版,與證券化瓜葛頗深的美國次貸危機給了尚在步履蹣跚中的中國資產證券化當頭一棒,有中國金融業高層官員甚至放言,中國不會把一個貸款細分再包裝,搞成債券賣出去。事實似乎正應驗著前述那位經濟學家的預言。
《資產證券化的結構:形成機理和演變邏輯》不打算針對次貸危機再添新的內容,一是有關這方面的討論已經太多;二是本人相信,次貸危機不會對已經成型的資產證券化的結構形成衝擊,形成衝擊的是對資產證券化結構技術的濫用,而不是資產證券化結構技術本身。本人確信,無論是美國,還是英國、歐洲大陸諸國、日本、韓國、台灣等已經走上證券化之途的國家和地區會繼續將貸款細分再包裝,搞成債券賣出去。
目錄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 選題的理論和現實背景
第二節 思路和結構
第三節 本書的主要創新之點
第二章 資產證券化概述
第一節 資產證券化之內涵和特徵
第二節 資產證券化的起源及其演變概述
第三章 真實出售的形成機理和演變邏輯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真實出售的形成機理
第三節 真實出售的認定標準及其演變
第四節 真實出售資產的形成機理和演變邏輯
第四章 SPV的形成機理和演變邏輯
第一節 SPV之風險隔離的形成機理
第二節 SPV的免稅機理
第三節 SPV的演變邏輯:以美國為例
第五章 信用增級結構的形成機理及其演變邏輯
第一節 信用增級的機理和方法
第二節 信用增級結構的邏輯演變
第六章 償付結構的設計機理和演變邏輯
第一節 固定分期償討結構
第二節 從固定分期償付到分期但不固定償討結構
第三節 基礎資產池的戲劇性演變和循環償付
第四節 順序償付結構
第七章 中國大祟銀行業資產證券化的結構分析
第一節 中國資產證券化的動力因素分析
第二節 中國銀行業資產證券化結構問題分析
第三節 完善中國銀行業資產證券化結構設計的對策性建議
參考文獻
附1 金融機構信貨資產證券化試點監督管理辦法
附2 巴塞爾新資本協定中關於資產證券化風險防控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