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資國寺座落在吉安縣梅塘鄉土坊村委會的龍鬚山麓,坐西北面東南,原名為“長興寺”,宋真宗大中禪符二年(公元1009年)改現名,歷史1200多年。
在長興寺之前,這兒有個小寺叫永興寺。據《江西通志·勝跡略》載:“‘永興寺’在廬陵縣安平鄉(1985年改名為梅塘鄉)。”有關資國寺的真實來歷,後人都是依據宋《周必大遊記》:“資國寺之開山祖為曹溪六祖之弟子法登。”法登為青原山開山祖行思(公元660—740年)之弟,唐代宗大曆(公元766—779年)來此隱居。而其兄行思則於唐玄宗開元二年(公元714年)從廣東韶關曹溪山南華寺來青原山開闢佛堂。因此,資國寺的創建時間僅從唐代宗大曆算起,這樣就較青原山晚了幾十年,迄今1200多年。但民間仍流傳著“先有資國寺,後有青原山”的說法。該縣誌中還載:“資國院(寺)在平安鄉(今梅塘鄉的故稱)龍鬚山麓。唐昭宗時(公元889-903)敕建。明朝嘉靖間(公元1522-1566)廢。國朝(清朝)順治十三年(公元1656)眉庵秀禪師(清初高僧、淨居寺方丈)重建。十六年(公元1657)火焚。十七年(公元1658)復建。康熙二年癸卯(公元1663)僧開一復構塔院及法堂。”
法登在此建寺廟後,初名為法雲禪院,後在山坡上發現唐太宗御賜的“永興寺”匾,便請唐代宗改賜為“長興寺”。唐文宗太和二年(公元828年)“長興寺”改名“長興禪院”。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改“長興禪院”為“資國禪院”,迄今世人稱之為“資國禪寺”。
資國禪寺屢毀屢建。長興寺時期有僧尼三百餘人,一時香火鼎盛。宋亡,愛國詞人劉辰翁不願為元朝官,掛印歸隱家鄉資國禪寺內,在鄉人的支持下在寺的左側辟“二都書院”(當時栗塘、裴家等為四十一、四十二都,故名)。他在這裡邊講學邊著書,其詩詞《須集詞》、《須溪詩》、《須集文集》就是在此完成。元末明初由於戰爭不斷,香火不旺。當時寺內主持為人性貪,趁機捲走寺內財產,遂使眾僧衣無著落食不飽腹,眾僧紛紛離寺而投奔青原,二三十年內寺內空無一人。後來,又由青原山重新委派長老,重開業門。明弘治年間(公元1488——1505年)寺中珍藏的佛經遭焚化所存無幾。到了明代嘉靖年間(公元1522——1566年)不知是天火還是人為,一場大火將資國禪寺化為灰燼。從嘉靖到清世祖福臨登基,資國禪寺沉寂了一百多年。由於鄉人強烈要求恢復資國古剎,由青原山淨居禪寺長老派人募捐,並於清順治十三年(公元1656年)派眉庵行秀禪師負責重建,剛建好寺廟,於順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又遭一場大火。順治十七年復建。康熙二年癸酉(公元1663年)由主持開一大師復建塔院及法堂,但其規模遠比唐宋小了不少。至清光緒二十五年,由鄉人捐資重修寺門及右側的地藏殿及修葺左側的“二都書院”。
民國後,來此修行的和尚不少是國民黨的軍人。解放後資國寺內僧人不多。由圓通和尚為當家師,四川重慶人。由於人手不多,圓通師傅年紀又大,鄉人來此截梁木、樓木,使二都書院一側全部倒塌,很大一部分財產散失民間。1958年此地曾闢為農業中學。文革時,寺內菩薩全毀,大雄寶殿亦將倒塌,僅於1968年整修一次。圓通師傅逝世,寺廟欠缺管理,所有樓木器材、瓦枋全為他人所竊,大雄寶殿及禪師室全部倒塌,資國寺又處於斷垣殘壁。
改革開放後,梅塘鄉經濟不斷發展。在政府的重視和社會信徒的捐助下,由青原山委派僧人重修了雄偉氣派的資國禪寺山門及圍牆;重建了氣勢恢宏的大雄寶殿;新建了客堂、禪堂、大悲樓、彌勒殿、天王殿等,耗資2000餘萬元。不久的將來,這座氣勢恢宏的千年古剎將重現在遊人面前,成為贛中旅遊圈中又一新景點。1982年,吉安縣在文物普查中將資國寺列入了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寺院格局
1998年,青原山淨居寺方丈、當代高僧體光大和尚,應吉安縣、鄉有關人士的邀請,親臨資國寺考察,惜其歷史悠久、環境幽靜和在佛教史上的地位,遂發心重興資國寺,派出數名有道僧人,入住資國寺,並在地藏殿內供佛續香,禮拜誦經,作好復建該寺的前期準備工作。同時,吉安縣有關方面大力支持,將原有保留下來的建築物及1500餘畝的土地、山林一併劃歸資國寺僧團管理。體光大師開始募集巨資,先後構築了山門。占地面積逾千平方米的大雄寶殿也已建成,新建的大雄寶殿,通高21米,二層重檐,挑角歇山頂。金碧輝煌的琉璃瓦掩映在青松翠竹之中,顯得分外莊嚴華麗。一座昔日具有九殿十八堂的佛教大道場,不久也將重現龍鬚山麓。
寺院文物
資國寺不僅在地方文獻中有詳盡記載,在寺內現還保存著不少文物古蹟。其中有唐、宋時代刻鑿纏枝蓮紋、蓮瓣紋青石柱墩近10尊。有光緒癸已(公元1893)刻鐫的青石“地藏殿”、“地藏閣”石刻2方。有香爐峰、木魚峰、翠映鵝公之嶺(鵝公嶺)、仙之崗(仙人崗)、合派之泉流(合派泉)、偏風亞眼(亞眼池)、萬松平(風起傳音)、龜蛇門、獅象關、架裟石、法雨塔等。在萬松坪東邊,解放後還在該處築了一座近百畝的大水庫,為資國寺新添了一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