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秀連

賀秀連

賀秀連,中共黨員,歷任湖南省茶陵縣檔案局副局長等要職,2008年11月15日因病不幸逝世。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賀秀連,男,漢族,湖南省茶陵縣人,1954年8月出生,中共黨員,1975年9月參加工作,歷任湖南省茶陵縣檔案局副局長、縣監察局局長、縣紀委副書記、株洲市紀委紀檢三室副主任、紀檢二室主任、市紀委常委、市監察局副局長,為株洲市紀委第九屆、第十屆委員、常委,市政協十屆委員。2008年11月15日,賀秀連同志因病不幸逝世。
賀秀連同志是在黨組織培養下成長起來的優秀黨員領導幹部。在33年的工作歷程中,他模範踐行了 “做黨的忠誠衛士、當民眾的貼心人”的莊嚴承諾,將人生奉獻給了黨的紀檢監察事業;他忘我工作,秉公執紀,嚴格自律,雖身患絕症,仍生命不息,奮鬥不止,用短暫而光輝的一生譜寫了一曲 “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讚歌。為表彰先進,樹立典型,株洲市委2009年7月決定,追授賀秀連同志 “全市優秀共產黨員”稱號,並在全市各級黨組織、廣大黨員幹部中廣泛開展向賀秀連同志學習的活動。

先進事跡報告會先進事跡報告會
學習賀秀連同志,就是要學習他對黨的事業無限忠誠,顧全大局的政治品質;學習他對腐敗分子和腐敗現象堅決鬥爭,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學習他對廣大幹部民眾關心愛護,無私奉獻的公僕情懷;學習他對自己和親屬嚴格要求,克己奉公的高尚情操;像他那樣在生活和工作中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在平凡中見偉大,在細微中顯精神。

先進事跡

賀秀連辦案不講情面是出了名的。
即使是領導幹部,只要涉及案情,他照差不誤。為了查案,他甚至直接帶人到一個領導幹部家核實收繳贓物。和賀秀連辦過案的人都佩服他這股不畏強權的勁頭。
賀秀連常說的一句話就是:寧願得罪少數人,決不得罪人民民眾。在他心目中,民眾的利益至高無上。
多年來,賀秀連淌著汗水下鄉辦案,全心全意用腳步丈量老百信的心意,翻山越嶺搞調查,風裡雨里找證據,把一方平安播種在公平公正里。當年在茶陵縣監察局時,賀秀連就步行走遍了350個村,有時他下鄉調查長達半個月不能回家,他不到小鎮上去尋找飯店酒家,而是吃住在農民家裡。吃完飯馬上交錢,遇到講客氣不收的,他就把錢壓在碗底下,以前壓4兩糧票和2元錢,後來壓上5元。他視幹部下鄉是難得的親民愛民機會,當然決不能白吃農民的血汗糧。
2006年4月,賀秀連去茶陵洣江鄉辦一個環保案子。當地一家冶煉廠冶煉重金屬,污染環境。村里40多各人檢查出“鉛超標”。他們就租輛中巴車,集體去告狀。市紀委決定由賀秀連調查處理此案。他和執法室主任周淑梅連夜兼塵趕往這家冶煉廠,查資料、搞訪談、看檢測,把筆錄和其他證據弄的扎紮實實。爾後,他緊鑼密鼓的寫出了調查處理意見書。最後,該冶煉廠廠長劉某、三個村幹部被開除黨籍;村民有病的由縣裡拿錢治病;徹底把廠子關了。賀秀連的“快速反應”、“火速調查”和“定性處理”,這一環套一環的超負荷工作,達到了準確、及時匡扶正義的效果。
2002年,賀秀連率隊查辦市直機關某單位一名副局長的違紀問題。一照面,見來者是賀秀連,此人很是不解:“老賀,咱們是同學,你還查我?”賀秀連當即回答:“我們代表組織對你調查,你必須配合。”幾個回合下來,眼見紙包不住火,此人自認為自己的關係網“硬扎”,狠狠的威脅道:“你們查我,我喊人搞死你們!”
賀秀連正氣凜然:“你這樣做,只能錯上加錯罪加一等。”最終,賀秀連突破重重阻力,徹底查清了案件。此人被依紀免去了單位黨組成員和副局長的職務。
把民眾利益放在首位,成為賀秀連辦案的鐵律。只要發現損害民眾利益的腐敗行為,他無論如何不能容忍,一定要搞個水落石出。市一醫院副院長周某和某衛生局副局長孫某,開辦了收藥販子錢的“夫妻店”,大撈“黑心錢”。賀秀連線案後,先不打草驚蛇,採用從醫院紀委和公安局的調查原點上摸清“線索”的真實脈絡,爾後找藥商調查,一次性就查出十幾個藥品的14000多元回扣費進了這對夫妻的腰包。接下來,賀秀連連續奮戰,查看票據處方,終於查出賄款累計20多萬元。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通過與腐敗分子鬥智鬥勇,賀秀連終於把贓款全部繳獲歸案。周某被移送司法機關。同時,孫某被撤銷了衛生局副局長的職務。
乾紀檢監察20年,賀秀連經辦的案子沒有一起被申訴複查,被民眾稱為“賀包公”。
“選擇了紀檢監察,就選擇了清廉和正義”
賀秀連講原則,狠“犟”。他認準的事,寸步不讓。
他常說:“選擇了紀檢監察職業,就意味著選擇了清貧和寂寞,選擇了清廉和正義。打鐵先要自身硬,我們做到了,別人才無話可說。”
在茶陵縣監察局時,他規定:縣城辦案,辦案人員必須騎腳踏車調查,回家吃飯;下鄉辦案,下到哪個村就在哪個村用餐,但必須交餐票或飯錢。
1996年,賀秀連從茶陵縣紀委監察局調到市紀委,其後8年一直夫妻兩地分居。別人要他去“活動”一下,他不肯。那段日子,賀秀連常常是一把小菜、一塊豆腐乳,就是一頓飯。2001年,他貸款在市區買了套房,可因沒錢裝修,一放就是3年,直到他把老家的房子賣了才做裝修,而該房的貸款,直到2008年才還清。
賀秀連從來“公私分明”。賀秀連的父母生了重病,急需送醫院。他從口袋裡掏出錢來,找著會計,先交錢,再用車。會計不肯收,他堅持要交錢開票,並且很堅決的說:“我是副局長,我就要帶頭遵守。”最終,會計收了錢,開了票。後來,賀秀連的父母先後去世,他提早向全局打招呼:“不要買東西,也不要告訴任何人,用車的時候,請登記次數,開完追悼會,我結算付錢開票。”大夥了解,他說出來的話就是要做到,不打折扣。於是,他把喪事辦的從簡又孝敬,沒有驚動任何人,更沒有影響上班和工作,而且交了500元用車費。大家將心比心,非常感動。
賀秀連有個內弟下崗了,找到賀秀連講:“姐夫,我考了駕駛證,能不能到你們單位開車?”賀秀連聽了,認為安排親戚在自己單位做事,其實就是利用手中權利方便。他內疚的對內弟說:“你的情況,換了別人可以考慮。你是我的小舅子,肯定不行。”一番話,小舅子也明白了姐夫的難處,只好作罷,後來自己到一家醫院打工去了。
有時,賀秀連不通人情,像個“鋼鐵人”,可對待同事和下屬,他卻有一腔使不完的熱情。
“我家是半邊戶,妻子身體又不好,每逢雙搶春插時節,賀局長就會組織沒辦案的同事來我家幫忙,清早來,傍晚走,年年如此。”回憶起賀秀連,同事江會淼不禁淚流滿面,“有這么好的領導,我再苦再累也值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