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里尼,F.
正文
義大利電影導演。1920年 1月20日生於里米尼。自幼喜歡繪畫。7歲時跟隨一個雜技團離家出走,幾天以後重返家中。這一經歷給他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成為他創作靈感的源泉。1938年秋,他去佛羅倫斯謀生。半年後來到羅馬,當過漫畫家、記者、噱頭作者、服裝管理員、布景畫家和臨時演員等。1943年他與女演員G.馬茜娜結婚,開始了他們在生活和創作上的長期合作。費里尼與新現實主義電影有著深遠的淵源關係。新現實主義電影的第一部影片《羅馬,不設防的城市》的電影劇本就是由他參加編寫的,此後他還為R.羅西里尼寫了《游擊隊》(1946)、《愛情》(1948)、《歐洲51年》(1952)等片的劇本。A.拉都達的《卓萬尼·艾皮斯科波的罪行》(1947)、《波河上的磨房》(1949)和P.捷爾米的《在法律的名義下》(1949)、《希望之路》(1950)等影片也都是費里尼參加編劇的。《雜技之光》(1950)一片則由費里尼與拉都達合作編導。費里尼獨立執導的第一部影片是《白酋長》(1952),接著他拍攝了《嬌生慣養的孩子們》(1953),描寫一個海濱小鎮中一群無所事事,成天在街頭遊蕩的青年人的生活。費里尼影片的自傳性色彩在這兩部影片中已初露端倪。
使費里尼成為世界名導演的影片是《道路》(1954,獲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大獎,1965年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影片描寫一個善良、純真,但卻有點愚鈍的雜技女演員格爾索米娜的故事,她的悲劇表明,美好事物在一個冷漠、殘酷的世界中是注定要毀滅的。《卡比利亞之夜》(1957,在外國上映時譯為《她在黑暗中》,1957年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繼續選擇《道路》中的題材,描寫義大利現代社會生活中善與惡的鬥爭。在這裡,資產階級的社會結構是通過妓女卡比利亞的眼睛來觀察的。這兩部影片與新現實主義電影的傳統一脈相承,表現出作者對資本主義社會底層的小人物的深切同情。
60年代,費里尼的劇作發生了重要變化,他開始從新現實主義轉向現代主義。《甜蜜的生活》(1960,次年獲坎城國際電影節大獎)一片所關注的已不再是小人物的苦難,而是義大利上流社會的厚顏無恥、腐化墮落和知識分子的驚慌失措、徬徨迷惘。《囪》(1963,獲莫斯科國際電影節主要獎和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是一部很典型的現代派哲理電影,描寫電影導演吉多在開拍他的第 9部影片時所產生的精神上的困擾和危機。這兩部影片在藝術形式上摒棄了傳統的線性結構,採用了以“生活流”和“意識流”手法為基礎的“板塊結構”和“復調結構”。尤其是《囪》把現實與幻想、過去與現在、夢境與事實結合在一起,造成時空、真假的錯亂,以表現人的意識之流的自然狀態。和《囪》一樣,《我的回憶》(1974,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也是一部富於自傳色彩的影片,是對他在家鄉里米尼的青少年生活的回顧與思考。在這裡,怪誕與紀實、客觀概括與日常生活現實交織在一起。這部影片還對法西斯主義進行了無情的嘲諷。《費里尼薩華里康》(1969)和《費里尼卡薩諾瓦》(1976)是借古諷今之作,用古老文明的崩潰預示消費社會的必然瓦解。《樂隊在排練》(1978)和《女人城》(1980)是對極“左”思潮和女權主義運動的嘲弄。《揚帆》(1983)是現代啟示錄式的幻想寓言片。《琴逑和弗萊德》(1986)對商業電視進行了無情的諷刺。
費里尼作為現代藝術電影和哲理電影的大師之一,與I.伯格曼、M.安東尼奧尼有許多共同之處,他們以描繪人在現代社會中的孤獨、疏離、異化等,深刻揭示了消費社會對人性的扭曲,並流露出一種對前途、未來的悲觀絕望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