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市文昌閣景區

貴陽市文昌閣景區

文昌閣,位於貴陽市城區東隅,屹立於東門月城之上,始建於明萬曆二十四年(1596年)。文昌閣座東向西,高20米,色調以青灰為主,門窗雕刻精細,額枋繪有彩畫,翼角起翹平緩,具有顯著的明代建築風格。

基本信息

景點介紹

文昌閣文昌閣
文昌閣,位於貴陽市城區東隅,始建於明萬曆二十四年(1596年)。文昌閣座東向西,高20米,色調以青灰為主,門窗雕刻精細,額枋繪有彩畫,翼角起翹平緩,具有顯著的明代建築風格。

文昌閣造型獨特,其結構為三層三檐九角不等角攢尖頂。底層為四方,二、三層為九方。頂角的劃分是將四周四等分後,再將正面(西面)一條弧三等分,其餘三條弧二等分。據考證,這種造型的閣樓為目前國內僅存。閣樓內含"9"的數甚多:樓楞木二、三層各9根,屋頂為9角。此外,柱54根,梁81根,均為9的倍數。
貴陽古城有“九門四閣”,文昌閣就是東門城牆上的一閣。隨著城市的現代化,古城垣一段段被高樓大廈吞沒,唯有這段城牆、這座閣樓,保留著古老的記憶。從外觀上看,文昌閣無非是一座三層三檐的閣樓,上層祀奎星,中層祀文昌,下層祀武安王。但此閣的修建獨具匠心,頗有“平中見奇”、“點石成金”之妙,古建專家為之驚訝,稱之為“絕世奇樓”與甲秀樓一起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文昌閣坐東朝西,俯瞰全城。其底層呈正方形,而第二層和第三層卻變成不等邊九角形,前面3個角的角度為30°,其餘6個角均為45°。設計者先將圓周作4等分,然後將正面的一段弧平分3段,將其餘3段弧一分為二,這樣便成了不等邊九角形。古建築專家告訴我們,這種不等邊九角攢尖頂閣樓,為國內罕見,堪稱一絕。

昌閣共有81根梁、54根柱,它們都是9的倍數。二、三層的楞木,又剛好各為9根。整個閣樓的結構,都以9為基數,體現了中國崇尚9這個極數的建築思想,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物化形式。建築採用獨特的木構架結構,以梁、柱、穿枋等構成,用榫卯連結,具有足夠的穩定性。有利於緩衝水平方向的衝擊力,增加建築的穩固性。清代嘉慶年間,貴陽發生了一次較強的地震,不少房屋倒塌,城牆也有些地段崩塌,而文昌閣雖閣頂挫斜,卻依然安穩地立在城牆上,得以保存至今。

二、三層的金柱都不穿過樓板,減少一圈柱網,這種做法,擴大了室內使用空間,建築結構精妙、奇絕。東門城牆下左側有君子亭,它是因景仰王陽明的君子節操而建,清人李宗昉黔記》說:“省城外東南近城垣,新建君子亭,為陽明也。”亭為長方形,四周以8根石柱支撐,為木結構攢尖頂建築。光緒年間,緬甸朝貢的大象經過貴陽,在此搭建象柵。光緒十二年(1886年),貴陽人趙以炯高中狀元,監察御史李端棻有感作楹聯一副寄回貴陽,刻於亭柱,曰:“君子高風同仰止”、“狀元及第正歸來”。君子亭1982年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君子亭”匾額為貴州著名書法家陳恆安所題。

隨著城市的現代化,貴陽古城垣一段段被高樓大廈所吞噬,唯有這段城牆、這座閣樓,還保留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