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早在一二百年前,有關赤水桫欏的記載已經見諸於相關書籍。清道光年間編撰出版的貴州《仁懷直隸廳物產志》中就有記載:“地產桫欏,葉如鳳尾,色青。”清道光年間的 十二懷轄區內便包含赤水。
1983年,貴州省人民政府組成“貴州省珍稀瀕危植物考察組”深入赤水金沙溝一帶去考察貴州省珍稀植物——小金花茶。無意中發現到桫欏,並確認這種植物就是世界珍稀瀕危保護植物,從而結束了赤水桫欏長期不為人知的歷史。赤水有大面積桫欏分布的發現轟動了全國乃至世界。
1984年,赤水縣人民政府建立了“赤水桫欏自然保護區”。
1992年,國務院批准“赤水桫欏自然保護區”為“桫欏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2000年10月,國家旅遊局批准,在赤水桫欏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開設地球爬行動物時代標誌植物及其生存環境遊覽觀光園林,正式命名為“中國侏羅紀公園”,這是中國惟一一個以“侏羅紀”命名的國家級公園。
1992年經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次年被接納為中國生物圈保護區。
地理環境
位置
赤水桫欏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市位於貴州省赤水中部葫市鎮金沙溝一帶。地理坐標介於東經109°45′—106°03′N,28°23′—28°27′E。
地貌
赤水桫欏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地處貴州高原向四川盆地遞降的過渡地帶,海撥290~1730米。
氣候
赤水桫欏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屬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年均氣溫17.7℃,降水量1200~1300毫米,年均相對濕度大於84%。 、
水文
赤水桫欏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有赤水河經過,赤水河位於川江南岸,因河流含沙量高、水色赤黃而得名。
區域範圍
赤水桫欏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護面積133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區面積55平方公里,緩衝區面積40平方公里,實驗區面積38平方公里。
保護目標
保護對象
赤水桫欏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以國家級一級珍稀瀕危保護植物桫欏及其生存環境為保護對象。
植物資源
赤水桫欏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桫欏生長良好,分布集中,數量達4萬多株,在很多地帶形成優勢的植物群落,被譽為“桫欏王國”。赤水桫欏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物資源豐富,截止到2007年,據考察赤水桫欏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有國家重點保護植物7種;蕨類植物近200種,種子植物500餘種。
動物資源
截止到2007年,赤水桫欏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有野生動物有獸類10種,鳥類110種,爬行類32種,兩棲類10種,魚類39種,昆蟲100餘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動物18種。
開發利用
赤水桫欏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系貴州高原向四川盆地遞降的過渡地帶,海撥290~1730米。是世界上唯一的侏羅紀地球史跡自然生態園林。
赤水桫欏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開闢了甘溝、大水溝、兩岔河三個景段供遊人觀光遊覽、生態旅遊、回歸自然、領略遠古風貌,面積38平方公里,以“古生物活化石”桫欏為主體景觀。
生態價值
赤水桫欏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有特殊的自然地理條件,生態環境表現出很大的特殊性,成為同緯度地區一種特殊的生態類型,加上這裡地勢險峻,人跡罕至,環境受人的影響甚小,迄今為止保持著原始的“本底”狀態。區內少破壞,無污染,自然環境之間關係平衡穩定。
桫欏系當今地球上保存不多的一種冰川前期植物,被稱為科學研究的“活化石”,在保護區、科研、觀賞上具有重要價值,是國家一級珍稀瀕危保護植物。赤水桫欏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存的桫欏,普通株高4-6米,很多地段成片分布,形成以桫欏為優勢的植物群落,種群數量達4萬餘株,具有桫欏數量多,生長好,分布集中,生態原始的突出特點,是目前國內一處十分少見的桫欏天然集中分布區,典型代表意義十分突出。桫欏作為歷史的見證,科學研究的“活化石”,對研究古後地質節氣候、古環境的演變,對探索生物進化的奧秘,對保證遺傳物種生態系統的永續利用具有極重要的保護及科學研究價值。桫欏也因樹形優美、生態環境特殊而極富觀賞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