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習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貴州習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貴州習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位於貴州省習水縣境內,面積48666公頃,1992年經赤水縣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94經晉升為國家級,主要保護對象為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貴州習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於1994年8月經貴州省人民政府批准為省級保護區,1997年12月經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保護區。2005年10月,習水保護區加入了“中國人與生物圈網路(CBRN)”。

地理環境

位置

貴州習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貴州省北隅,地處習水縣西北部,地理坐標為東經105°50′~106°29′,北緯28°07′~28°34′,屬森林生態系統類型自然保護區。

地貌

貴州習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地處川黔南北構造帶與北東向構造帶交接的複合部位,屬大婁山北坡與四川盆地南緣的過渡地帶。區內出露岩層主要為紅砂岩,以超深切割的嶂谷及劇烈的崩塌地貌形態為主要特徵,崩塌岩塊遍及山麓斜坡,圍椅形懸谷、紅岩柱、崩塌林等特殊的地貌極為醒目,它們與常綠闊葉林構成了綠樹紅岩、峽谷林深的獨特的紅層地貌森林景觀。

水文

貴州習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屬長江水系,其主要河流有赤水河及習水河。赤水河是長江的一級支流,也是保護區所在地習水縣最大的過境河流,流經本縣西南的回龍、隆興、同民、土城等鄉鎮,於小壩居士岩進入赤水市。在縣境內長45.6公里,流域面積1717.1平方公里。幹流落差57米,平均比降1.3‰,平均流量224立方米/秒。水能理論蘊藏量18.08萬千瓦,支流可開發量2.43萬千瓦。

習水河是赤水河的一級支流,發源於習水縣東北的寨壩鎮九龍村高家坡南麓,河源海拔1270米,幹流流經習水縣寨壩、大坡、三岔河、程寨等鄉鎮,在程寨鄉大白塘蜂子岩進入赤水市境,於四川省合江縣城關鎮的李子林匯入赤水河,河口海拔210米。河源至河口乾流全長156公里,落差1059.7米,平均比降6.8‰,平均流量31.3立方米/秒。其中蜂子岩以上習水段長73.7公里,落差866米,平均比降11.75‰。縣境內水能理論蘊藏量8.711萬千瓦,可開發量2.553萬千瓦。

氣候

貴州習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性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無霜期長,降水充沛,雲、霧、雨日多。雲量多(多年平均總量8.2),陰雨天多(晴天日數占年總日數的11~24%),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總量實際上只有3438~3784MJ/M2年,僅相當於太陽輻射總量的28.8~32.3%,是貴州乃至全國太陽輻射最低值區之一。區內年平均氣溫14.7℃,1月平均氣溫4.3℃,7月平均氣溫24.9℃。≥10℃的年積溫3462.9~5888.3℃。河谷地區≥10℃的年積溫近6000℃,海拔較高的林區≥10℃的年積溫為3400℃。由此可見,有效性強的積溫給林木生長提供了良好的熱量條件。

貴州習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年降水量900~1300毫米之間。其雨量分布呈自西北部向東南部減少,自中部山樑向東北和西南減少的趨勢。降水量最多的為6月,占年降水量的11~20%,1月降水量最少,約為年降水量的5%。無霜期240~250天,年均相對濕度82~91%。

土壤

貴州習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土壤系白堊、侏羅系的紫紅、磚紅色砂頁岩發育形成的紫色土最多,黃壤其次,黃棕壤最少。

在紫色土中以酸性紫色土最多,中性紫色土次之,而鈣質紫色土分布很少。酸性紫色土PH值在4.1~4.7之間,有機質、全量氮、磷、鉀及鹼解氮、速效磷、有效鉀的變化範圍大;中性紫色土為壤質粘土,土層薄,PH值為6.4,全鉀含量高,而速效氮、磷、鉀、腐殖質等均屬中下水平;鈣質紫色土亦為壤質粘土,PH值在7.4~7.7之間,全鉀含量頗高;而速效氮、磷、鉀、全量磷、腐殖質等均偏低。

黃壤多分布在平緩地帶,因而土層中厚,PH值在4.1~4.8,鹼解氮和全氮含量較高,全磷、速效磷少,全鉀、有效鉀中等,有機質含量0.92~12.32%。

黃棕壤分布地勢高(海拔1400米以上),土壤風化弱,PH值3.9~4.6,腐殖質含量較高,全氮、鹼解氮較高,而全磷、速效磷少,全鉀、有效鉀居中偏少。

保護對象

自然植被

保護區風光 保護區風光

貴州習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地帶植被為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以殼斗科、樟科、山茶科樹種占優勢。局部地段分布有面積較少的針闊混交林。大面積的原生性常綠闊葉林,以高大挺拔的樹木和濃郁茂密的林冠組成的森林景觀,給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區內有林地面積35094公頃,灌木林地面積8510.7公頃,疏林地面積216.5公頃,森林覆蓋率89.6%。主要森林類型有銀木荷林、青岡櫟林、大頭茶林、福建柏林、絲栗栲林、貴州山柳林、紅翅槭林等。此外,在溝谷地帶常見國家二級保護植物桫欏。

植物資源

貴州習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植物資源豐富,各類植物有266科、765屬、1674種。

大型真菌種類也很多,有38科85屬192種。其中可供食用60種、藥用46種、木腐菌63種、毒菌18種。具有食用價值的有銀耳、毛木耳、木耳、小雞油菌、金針菇、紅汁乳菇等60種;藥用價值有靈芝、樹舌靈芝、香菇、假芝等46種。

保護區苔蘚植物49科119屬279種。其中平珠蘚屬Plagiopus及平珠蘚、雲南青毛蘚、小葉鞭苔等31種為貴州新記錄。

蕨類植物共30科70屬129種。其中有國家二級保護植物金毛狗、桫欏等3種,特別是有“活化石”之稱的桫欏,在溝谷的局部地段形成罕見的單優群落。

貴州習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種子植物149科491屬1074種。種子植物是組成森林生態的主體,特別是殼斗科、樟科、山茶科、木蘭科、竹亞科等種類,構建區內森林景觀格局,為豐富生物多樣性提供了基礎條件。區內分布珍稀植物68種,其中國家級重點保護植物20種。還有眾多的藥用植物、觀賞植物、野生蔬菜等經濟價值物種。

保護區植物區系成分複雜多樣,這裡處於東亞植物區系的中國和日本森林植物亞區華中植物省的西緣,既有豐富的華中成分、華南、華東成分,也有雲南、東喜馬拉雅成分。根據保護區種子植物屬的分析,世界分布34屬、熱帶分布235屬、溫帶分布222屬,除世界分布屬外,習水植物區系的熱帶成分占51.42%,溫帶成分占48.58%,熱帶地理成分略占優勢。在1074種種子植物地理分布中,世界分布23種、熱帶分布245種、溫帶分布806種,除世界分布23種外,熱帶成分占區內總種數的23.31%,溫帶成分占區內總種數的76.69%。中國特有種588種,占區內總種數的54.74%,其中貴州特有種10種。

貴州習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自然分布的國家保護植物23種,一級重點保護樹種南方紅豆杉、伯樂樹等2種;二級重點保護植物桫欏、福建柏、閩楠、楠木、紅豆樹、鵝掌楸、花櫚木、香果樹等17種;《中國植物紅皮書》中的三級保護植物4種。省級保護樹種有三尖杉、川桂、檫木等8種;還有《瀕危動植物貿易公約(附錄二)》名錄中的31種。其中桫欏、福建柏形成單優群落,具有較大的研究價值。

動物資源

貴州習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各類動物資源相當豐富,經重點考察,區內各類動物49目252科1435種,其中國家一級重點保護的有4種,占全省同類保護物種(14種)的28.6%;二級重點保護有28種,占全省同類保護物種(65種)的43%。

保護區獸類有74種,分屬8目25科,占貴州省獸類總數的54%,其中國家一級重點保護獸類有豹、雲豹;國家二級保護獸類有獼猴、藏酋猴、穿山甲、豺、黑熊、青鼬、水獺、大靈貓、小靈貓、班靈狸、林麝、鬣羚、班羚。這些珍稀保護獸類占貴州省重點保護獸類的75%。另有小麂、赤麂和毛冠鹿等3種為貴州省重點保護種類;還有許多經濟價值較高的其它野生獸類,如豹貓、黃鼬、竹鼠等。

值得一提的是,習水保護區為獼猴和藏酋猴分布比較集中的區域。它們主要在植被繁茂的山間群集活動。20~40隻一群,計有500多隻;藏酋猴15~20隻一群,計有260多隻。與此同時,習水林區曾是華南虎的棲息地,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仍有華南虎出沒傷人。

鳥類:144種,隸屬16目36科,占全省鳥類種總數的35%。其中屬國家一級重點保護的有白冠長尾雉1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黑)鳶、普通鵟、白尾鷂、紅隼、紅腹角雉、白鷳、紅腹錦鴞、領角鴞、班頭鵂鶹、灰林鴞等10種;貴州省重點保護動物11種,即蟻鴷、斑姬啄木鳥、黑枕綠啄木鳥、大斑啄木鳥、星頭啄木鳥。

爬行類動物已查清的有34種,隸屬3目10科,占貴州省爬行動物總數的33%;其中24種屬省級保護動物。從區系成分看,有14種屬華中華南地區種,占41.18%,可見這裡是以華中華南區種類占優勢。區內大多數爬行類動物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

兩棲類動物:習水保護區豐富的地表水給兩棲動物的生存提供了優越的環境條件,因而繁多的兩棲動物在這裡廣泛分布。共31種,隸屬2目9科,占貴州省兩棲動物總數的49%。貴州分布的10個科中的兩棲動物有9個科在區內都有分布。其中大鯢、虎紋蛙及細痣疣螈三種屬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

魚類資源在習水保護區不僅種類豐富,而且數量也多。魚類有57種,分屬5目11科。其種數占貴州省魚類種數(202種)的28.22%。其中鯉科魚類34種,占區內57種的59.66%。在57種魚類中,除泥鰍、草魚、鯽魚等魚類在長江水系和珠江水系有廣泛分布外,還有長江水系的特有種,如蒙古紅鮊、翹嘴紅鮊、高體近紅鮊、吻鮊等,習水的魚類完全具備長江水系的特點。魚類的經濟價值是眾所周知的,在習水已知的57種魚類中,有一半以上有較高的經濟價值。

昆蟲資源十分豐富多彩,有15目、161科、693屬、1095種,其中有新屬4個屬,新種71種,中國新記錄14種。

管理機構

管理機構:貴州習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

保護區為全額撥款正處級事業單位,編制總計47人。保護區管理局內設機構有辦公室(財務室)、森林公安分局、林政資源管理科、科研科、天保辦(公益林辦)、開發辦(社區共管科)以及大白塘、三岔、長嵌溝、長壩、小壩、藺江等6個基層管理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